消委會今日(15日)發表調查報告,檢視了超過60件於過去約3年半在容量或重量上有變動的超市貨品,發現當中逾九成的容量或重量均有所減少,減幅最高達到三成。若以貨品的平均每單位建議零售價計算,近四成獲廠商提供建議零售價的貨品「變相加價」幅度逾10%,升幅最高的更達到 26.2%。
消委會表示,這種減少容量或重量,雖然價格不變,但是在消費者眼中則等同「變相加價」,稱為「縮水式通脹」(shrinkflation)。
消委會同時呼籲廠商及零售商提高貨品資訊透明度,若貨品容量或重量有所改變,應在包裝上和銷售點清晰標示相關的改動,並標示每單位售價,讓消費者能取得更全面的資訊,亦可避免令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負面印象的風險。
消委會根據「網上價格一覽通」的數據,擷取由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在超級市場網站顯示在容量或重量有改動的貨品,資料經整理後交予相關廠商核實。調查範圍包括貨品原有及現有的容量或重量的變動、建議零售價有否變動及變動的原因等,總共涵蓋62件貨品,包括食品(43件)、日用品(17件)及寵物食品(2件)。
而62件有相關變動的貨品中,逾九成(58件)均有減量,減幅由1.3%至30%不等,當中25件減少10%或以上。減幅最大(30%)的為1款粟米片,重量由250克減至175克;容量或重量有所減少的最普遍為糖果、餅乾及零食(24件),減幅由2.3%至17.5%。
貨品的容量或重量雖然減少,然而亦有消費者向消委會反映價格不跌反升。
消委會檢視39件獲廠商提供建議零售價的貨品中,有16件的每單位售價錄得10%或以上的實質升幅,當中以糖果、餅乾及零食以及個人護理用品為主。升幅最高的1款夾心橙餅,重量不但由176克減至154克,建議零售價更由$33.5增至$37,即每10克的售價較其重量變動前上升26.2%,是每單位建議零售價加幅最大的貨品。
消委會認為消費者是最終受影響和付款購買的持份者,廠商有責任在貨品包裝或銷售點,清晰列明貨品的容量或重量作出的相關改動,增加貨品資訊透明度,讓消費者能獲取正確資訊的權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