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周三(9月4日)發布的一份產業報告,中國公司正大肆購買晶片製造設備,今年上半年的開支超過了美國、韓國、台灣和日本的總和。

據全球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中國在採購晶片製造設備上的開支高達247.3億美元。這比同期韓國、台灣、北美和日本的總支出236.8億美元還要多。美國佔北美地區支出的大部份。

自美國2022年10月收緊出口管制以來,中國快速增加了晶片設備採購開支,以應對西方實施的貿易限制。

中企仍無法與國際巨頭競爭

不過,中國的投資重點為「尾隨節點」,即較不先進的製程。先進製程設備取得不易,中企至今仍無法與國際巨頭競爭。

根據SEMI的數據,中國的年度支出從2022年的280億美元,激增至2023年的366億美元,SEMI預計今年的數字也將超過350億美元。

SEMI市場情報高級總監曾瑞榆向CNBC表示,這種過度投資最終會導致「未來產能效率低下或利用率不足」,對中國以外的同業造成價格壓力。

全球或快面臨傳統晶片產能過剩

中國企業在生產傳統晶片上擁有豐富經驗,這些晶片使用的是28納米以上的工藝節點。這些晶片廣泛應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醫療設備和家電等。

這意味著,全球可能很快就會面臨傳統晶片產能過剩的問題,這種情況在其它中共重點發展的產業上已多次出現,如鋼鐵、電動車和太陽能電池板。

未來,廉價的中國晶片可能充斥市場,如果西方國家沒有進一步的限制,各國製造商可能很難與中企競爭。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講師兼Hinrich基金會研究員Alex Capri向CNBC表示,在更先進、更強大的晶片上,「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Alex Capri指出,美國的出口管制有效地將中國與尖端製造技術(即極紫外線設備)隔絕開來。這造成了一個瓶頸,可能會嚴重挫敗中共進軍尖端晶片製造的野心。

去年,荷蘭和日本對中國的尖端半導體設備實施出口限制,此舉符合華盛頓的利益,斷絕中國與關鍵技術的聯繫。

「他們正試圖找出製造方法,但幾乎是不可能的。」Alex Capri說。

他指出,華為去年推出搭載7納米晶片的Mate 60 Pro智能手機是個例外。

納米晶片是突破 但製造效率較低

Alex Capri說,確實在沒有極紫外線設備的情況下,製造出7納米晶片是一項突破,但他表示:「這樣做的效率較低,成本也比使用尖端設備高得多。」

Alex Capri警告,中國公司可能正在預先囤積晶片製造設備,以應對華府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對該產業實施進一步出口限制的潛在風險。

8月底,中國半導體巨頭中芯國際公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以人民幣計,儘管營收年增逾兩成,但淨利潤同比崩跌45%,毛利率也大幅下滑8.5個百分點至13.9%。分析認為,為挽救華為,花費不合理成本量產7納米晶片是利潤下滑的一個主因。

產能過剩或導致中芯國際利潤下滑

此外,截至今年第一季,中國傳統晶片產量已成長40%。業界認為,產能過剩也可能是中芯國際利潤下滑的原因。

中芯國際的聯席行政總裁趙海軍在5月的電話會議中也坦承,由於國內競爭對手大幅擴產,公司面臨巨大的價格壓力。

目前,歐盟已開始徵求歐洲半導體企業對中國擴大成熟製程晶片產能的看法,並可能進一步制定應對措施,防止大批中國晶片湧入歐洲市場。

今年7月,一位歐盟發言人向路透社證實,歐盟和美國可能會「制定聯合或合作措施,以解決晶片業依賴或扭曲狀況」。

美國商務部在2024年第一季度已調查了約100間美國公司,以確定他們在成熟半導體方面對中國公司的依賴程度。美國官員擔心,產能過剩可能導致企業對中國產生更大的依賴性,使美企更容易受到供應鏈中斷的影響。◇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