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潮商學校位於西營盤薄扶林道,與上期所介紹的聖安多尼學校只是一條山道之隔。學校是一所資助的男女子小學,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2023/24學年,學校提供總數23班,小一3班,小二至小六各4班。學校小一派位學額有100個,自行分配及統一派位的學額約各半,校訓為「禮、義、廉、恥」。

顧名思義,香港潮商學校由香港潮州商會創辦至今。潮籍人士自香港在1841年開埠已開始來港工作,在1871年已有由潮籍商人成立的聚和堂,直至1906年亦有潮籍人士開始計劃創辦潮籍商會。香港潮州商會的前身「旅港潮州八邑商會」在1921年正式成立,會員仍以在港潮籍工商界人士為主,直至1945年香港光復後更名香港潮州商會。

旅港潮州八邑商會在1923年在干諾道西會址(現中區警察總部對面)以4,390元創辦學校,初時學校名為旅港潮州八邑商會附設小學校,主要供潮籍同鄉子女入讀,但教學語言早是廣東話,希望能方便潮籍子女在港溝通。學校初時開辦初小三班及高小兩班,學生數目不到百名,學校在1928年於永樂街(現僑港大廈)開設分校,並在1929年隨商會遷至德輔道西(即現海味街中間位置)。商會在同年增辦中學課程,但因需投入的資源太大,後在1931年取消。學校運作至1941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停辦,直至1946年復辦,並在1947年於石塘咀皇后大道西與南里交界開設分校並復辦中學課程,在1950年增辦免費夜校。

學校各課室及特別室等均以潮商或其寶號命名,圖為乾泰隆課室。(鄺嘉仕提供)
學校各課室及特別室等均以潮商或其寶號命名,圖為乾泰隆課室。(鄺嘉仕提供)

學校禮堂側的學校歷史廊。(鄺嘉仕提供)
學校禮堂側的學校歷史廊。(鄺嘉仕提供)

到1949年中國主權易手難民湧港,香港潮商學校的學額雖然不斷增加但仍供不應求,加上一直以租借形式辦學缺乏彈性,香港潮州商會隨即開始研究興建獨立校舍。商會雖曾獲香港政府批出銅鑼灣天后廟道土地,但商會認為會員多住在西區交通不便而作罷,商會復在1957年獲香港政府批出現址土地興建學校。

學校校舍由著名建築師周耀年先生設計,建築費接近100萬元,政府資助當中四成,再免息貨款約18萬元,其餘30多萬元由商會自行籌措,當中以呂明才先生捐款五萬元為最多,學校禮堂因而命名。學校各課室及特別室等均以潮商或其寶號命名,有香港南北行第一潮商之稱的陳煥榮及代陳慈黌父子創辦的乾泰隆,創校時亦有捐款一萬元,課室因而命名以作紀念。

學校內望。(鄺嘉仕提供)
學校內望。(鄺嘉仕提供)

呂明才禮堂。(鄺嘉仕提供)
呂明才禮堂。(鄺嘉仕提供)

當1961年,香港潮商學校於薄扶林道的校舍落成啟用時,學校同時提供小學、中學及免費夜校課程。小學的上午校為私立而下午校為政府津貼,上午校直至1966年才轉為政府津貼。六層高的校舍共有標準課室24間,免費夜校一至四年級共6班,開學時共有學生2,500名。商會在1986年獲政府批准於馬鞍山的恒安村興建中學,潮州會館中學在1987年落成啟用,成為馬鞍山區第一間擁有標準獨立校舍的資助中學,而只提供小學課程的香港潮商學校在1997年轉為全日制。

近年,香港潮商學校均會在9月初舉行年度的學校開放日,歡迎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預先報名參與。開放日分開家長及子女兩個方面,家長首先參與講座,聽取學校的特色、課程簡介和小一的選校策略等,之後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校舍及設施。而子女則會參與一些體驗課程,如學校近年主打的課室電子白板互動學習活動、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及英語視藝活動等活動。而家長亦可再行預先報名參與家長觀課體驗,家長會在到訪的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內到校觀課,更能了解學校的上課情況及教學方法等。

學校圖書館。(鄺嘉仕提供)
學校圖書館。(鄺嘉仕提供)

根據紀錄,香港潮商學校在2003年開始,便已每五年舉行一次慶祝校慶的開放日,2003年的是創校80周年紀念開放日及嘉年華會,每次嘉年華會均有新的學校設施落成啟用以作慶祝。而在2023年的11月,學校為慶祝創校100周年,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仁,以愛啟迪,展翅翱翔」為主題,舉辦為期兩天的百周年校慶嘉年華。

學校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坐落在校務處外的打卡位。(鄺嘉仕提供)
學校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坐落在校務處外的打卡位。(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開放視藝室作視藝展覽。(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開放視藝室作視藝展覽。(鄺嘉仕提供)

香港潮商學校的百周年校慶開幕禮在嘉年華的首天上午舉行,由教育局局長主禮,典禮完畢後嘉年華會隨即展開。學校開放了四樓及以下的課室及特別室、禮堂及操場等,安排了不少活動供公眾自由參與。學校首先分別在禮堂及操場,梅花間竹地安排了學生表演,項目分別有中國舞及街舞、民歌及聲樂,扭計骰及魔術,敲擊樂及小提琴等。在操場上的多是遊戲及美食攤位,地下的學校大堂及禮堂亦安排了拍攝區及歷史展覽,而二樓至三樓的課室則安排了不同學科的成果展覽,圖書館、視藝室和STEM Room 等均安排了相關的工作坊,讓公眾人士自由參與。

學校開放日中其中一個最吸引的,是學校百年來的歷史,亦是香港潮州商會的百年史,更是百年來在港潮藉商人的簡史,全都反映在學校地下大堂的眾碑銘,禮堂內的校史廊及牆上四周的建校元老及歷任校董的畫像、瓷像和介紹上,各課室及特別室的名字及其介紹碑銘等,點點滴滴反映出來。◇

學校在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在安排的多元活動展。(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在安排的多元活動展。(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在操場安排了不少攤位遊戲及表演環節。(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在操場安排了不少攤位遊戲及表演環節。(鄺嘉仕提供)

學校旁為山道天橋。(鄺嘉仕提供)
學校旁為山道天橋。(鄺嘉仕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