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醫院一名24歲頭部受傷的男病人,於3月21日入院,並於4月11日轉到神經外科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其後,病人的肝酵素在6月中急速上升,院方在6月15日安排了病人進行肝炎病毒測試,結果對丙型肝炎呈陽性反應。然而在4月時,該病人的丙型肝炎病毒測試結果為陰性。

瑪嘉烈醫院發言人指,由於病人一直在院內接受治療,故此院方對個案非常關注,並跟進病人可能感染的途徑。經調查後發現,一名52歲丙型肝炎帶菌者於4月20日至5月24日期間,曾於同一病格留醫。基因排序顯示,兩名病人感染的丙型肝炎屬同一基因型,根據流行病學兩者有所關連,不排除該名24歲男病人於院內受感染。

發言人解釋,院方已向衞生防護中心報告事件,及會繼續與中心跟進及調查個案的傳播途徑。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透過接觸受污染的血液或體液傳播,例如共用針筒針嘴注射毒品,共用紋身及穿環工具。國際過往亦曾發生因為未有遵循標準感染控制措施引致的院內感染。事件涉及的兩名病人由於病情需要,留醫期間同樣需要使用入侵性導管,經常接受血液檢查,靜脈注射和傷口護理程序,亦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至於相關病房已徹底清潔,同時院方已檢視相關病房的感染控制措施,並會加強手部衞生,環境清潔和護理程序之相關感染控制培訓和監察。

同時,院方已為病人處方抗病毒藥物,並已向其家屬講解情況,病人因自身疾病目前情況嚴重。目前治療急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療效顯著,一般而言,可治癒九成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

醫院現已展開接觸追蹤調查,16名病人曾於上述期間在同一病格留醫,包括該名24歲男病人及一名因自身疾病而離世的男病人。醫院會向他們詳細解釋事件,並安排進行肝功能及病毒測試,持續監察他們的健康狀況。 

瑪嘉烈醫院已將事件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呈報。@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