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去年新組建的中央科技委的負責人,此前一直未公開。周二(25日),中共政治局常委丁薛祥首次以中央科技委員會主任的身份露面。觀察人士對丁薛祥當科技委主任並不看好,認為中共科技界將進一步「政治掛帥」。

據中共新華社消息,6月25日上午,中共全國科技大會和兩院院士大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丁薛祥首次以「中央科技委員會主任」的身份對外亮相。

2023年3月拋出的中共黨國機構改革方案提到,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簡稱科技委),辦公室設在重組後的科學技術部(簡稱科技部)。2023年8月有陸媒報道顯示,科技部多個部門開會,學習中央科技委第一次會議精神。但沒有提到科技委的最高領導人是誰。

中共之前有一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組長是時任總理李克強,這個小組在2018年被撤銷。曾有猜測認為,對應這個小組的規格,中央科技委的主任很可能是總理李強。但中共二十大出爐的政治局常委中,分管科技的是丁薛祥。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2024年)6月26日對大紀元表示,丁薛祥當了多年的習近平大秘,他能當上政治局常委、常務副總理,本身就是靠政治的表忠,他不懂經濟。他可能讓習近平放心,但會令科技領域進一步政治掛帥。「看看他接管教育後更強調政治安全就知道。這樣對中共的科技創新反而是壞事。」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6月18日曾對大紀元表示,誰掌管科技取決於誰比較得到習近平的信任。丁薛祥雖然過去在大學讀書是理工背景,但是他並不是科學方面的博士,也沒有非常強的科學背景,只是一個技術的官僚。

據北青政知新媒體報道,近幾個月,河南、內蒙古、浙江、江西、吉林、四川、海南等省份的省級黨委科技委也召開了會議,顯示多個省份的省級黨委科技委主任由省委書記、省長共同擔任。

中共黨魁習近平6月24日在全國科技大會上,強調「加強中共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在6月25日的會議上,丁薛祥則強調要以新型舉國體制推進科技創新等等。

去年3月拋出的中共黨國機構改革方案提到中央科技委的首條職責,就是所謂「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教授曾對大紀元分析說,中共當局建立中央科技委,是要處理美中對抗,涉及美國對中共科技的壓制,還有通過舉國體制的方式去集中資源,推進科技的自主性和創新。

寇健文認為,當局在金融、科技等方面強調中央集權,與感到政權處於不安全的環境有關。但科技的發展創新是需要自由的,自由的程度不夠,又通過舉國力量來搞,自主創新的空間會變得比較小,這是很大的風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