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當局持續整肅官員,多人連續落馬,僅6月17日當天就有三名官員被「雙開」。與此同時,中共當局聲稱,黨內「不允許搞團團夥夥、幫幫派派」;黨魁習近平也威脅官員不要觸碰所謂的「高壓線」。時政分析人士表示,中共黨魁習近平是在利用黨組織紀律對黨內的不同意見進行整肅,中共每次在召開重要會議前必定會有所動作,習以此作為殺手鐧進行內部清算,中共的黑社會團夥性質從未改變。

6月17日,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集中通報了三名落馬的中管幹部被「雙開」(即開除中共黨籍和公職)的消息,包括中共新疆自治區黨委原副書記李鵬新,黑龍江省原常務副省長王一新,以及河北省紀委原副書記、省監委原副主任陳玉祥。

中共官方稱,李鵬新「培植個人勢力」,對中共「不忠誠、不老實」,賣官鬻爵,腐化墮落;貪婪無度,政商勾連等。

中共通報稱,王一新結交政治騙子,對抗組織審查,隱瞞不報家庭房產情況,並涉及權色、錢色交易等問題。

關於陳玉祥,中共稱他熱衷於吃喝享樂,長期頻繁接受宴請,違規接受旅遊、健身等活動安排;干預和插手司法及執紀執法活動;甘於被「圍獵」,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權錢交易等。

6月16日,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稱,卸任中共西藏黨委書記職務不到三年的吳英傑被查。吳英傑在落馬前已退居二線,擔任中共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

吳英傑落馬前最後一次出席公開活動是在6月7日。據中共央視《新聞聯播》畫面,當日吳英傑還陪同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會見了訪華的委內瑞拉外長。吳英傑的落馬,使得中共十八大以來被查的曾任省級黨委書記的高級官員增加到了12人。中共十八大以來,西藏已有六名高官落馬,吳英傑是其中唯一的正省級高官。

特殊時期中共再提「團團夥夥」並敲打官員

6月17日,中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發布了中共黨紀處分條例政治紀律修訂重點內容。

文章聲稱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障黨中央政令暢通」,並要求官員在這一點上「絕不能有絲毫含糊和動搖」;還強調「不允許搞團團夥夥、幫幫派派」,並要求對此進行「嚴格防範」。

同一天,中共喉舌媒體央視網也發文將習近平近年警告黨員幹部的講話做了一個匯總,並強調習近平警告黨員幹部勿碰中共「黨紀」這一所謂的「高壓線」。

有分析認為,根據中共的執政習慣,每逢重要時刻,中共領導人總是會通過官媒對黨員幹部進行敲打,而央視網的這篇文章顯然也是如此。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從去年秋季罕見地延遲到今年7月,外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中共黨內存在重大爭議,習近平一直未能解決。

6月19日,原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李元華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共每次在召開重要的會議前必定會有所動作。所謂的搞「團團夥夥」實際是站錯了隊、跟錯了人。在中共官場,官員無幫無派是不可能晉陞的。在中共的官僚體系中,互相爭鬥、利用收集的材料陷害對方是一種常態,一旦跟錯了人,這一夥人就會被對方的一夥人整治。

旅美時政分析人士藍述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習近平是在利用中共黨組織的紀律對黨內不同意見進行整肅。他分析道,習近平對中共的統治方式類似於斯大林式的統治,對黨內不同意見進行整肅,方法就是利用所謂的黨的紀律。但這種整肅尚未達到權鬥的層面,因為權鬥必須有一定的實力才可能發生,而目前中共黨內幾乎沒有任何派系能夠與習近平抗衡。

旅居加拿大的華裔女作家盛雪也告訴大紀元記者,在一些重要關頭,中共黨魁總是會以所謂的黨紀法規作為殺手鐧進行內部清算。縱觀中共歷史,它就是一個內部不斷分化瓦解、殘酷鬥爭到你死我活的過程,其黑社會團夥性質從未改變。

三中全會前 中共救樓市「三大招」備受質疑

中共官媒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將聚焦經濟體制改革。面對經濟持續下行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局面,5月17日,中共國務院召開房地產工作視訊會議。當天,中共央行、金融監管機構接連推出「三大招」,配合中共副總理何立峰在會上所稱的「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然而,市場對這些政策持懷疑態度。

這三個所謂「大招」包括:降低購房首付比。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15%;二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市場反饋認為,這一政策只是讓購房者輕鬆「上車」,但變相增加了購房者的月供以及房貸總額,是需要與房貸利率綜合考慮的「陷阱」。

第二招,降低房貸利率,包括下調購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以及取消商業房貸利率下限。市場人士認為,此次當局正式宣布取消購房貸款利率下限,此前已實施了下調或取消了購房貸款利率下限的城市,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並不大。對於此前未作調整的一線等樓市較強勢的城市,有多少會跟進這一政策還有待觀察。

第三招,中共當局釋放直接收購住房庫存的意圖。何立峰稱,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政府可以合理價格收購部份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宅。隨後,中央行宣布,擬設立保障性房屋再貸款,規模3,000億元(約合415億美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

然而,專家分析顯示,中共當局欲救樓市,面臨所需資金嚴重不足的現實。加拿大研究機構BCA Research首席新興市場策略師布達葛揚(Arthur Budaghyan)認為,需要向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市至少注入5萬億元人民幣(約6,910億美元)資金,才能廣泛對經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而中共當局目前的財力值得懷疑,其3,000億元人民幣的再貸款計劃無異於是「杯水車薪」。

美國資深中國投資策略專家、私人投資顧問Mike Sun早前對大紀元表示,北京推出的號稱史上最強的三大招對提振樓市的作用有限。政府債務纏身,已拿不出錢,想去庫存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最關鍵的問題是,作為住房需求端的老百姓對未來經濟普遍缺乏信心,購買意願大幅度下降。

李元華認為,中共在三中全會前放出這些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所謂的「穩定」,主要是安撫人心,讓人們感覺房地產還未到瞬間崩盤的地步。然而,中共放出這些消息實際上表明市場狀況已非常糟糕,許多地方政府負債纍纍,根本沒有資金回購這些房產。

藍述也認為,中共當局放出這些大招的目的並非刺激經濟,而是要鞏固中共的統治。他表示,中共政府低價回購那些商品房「可以作為福利房,解決一部份跟隨中共、聽從中共話的人的住房問題。其策略是通過利益拉攏一部份人,使這些人跟隨中共」。

他還表示,中共當局目前的做法並非在拯救經濟,而是在向私有資本開戰。中共認為私有資本在中國已經壯大到直接威脅中共政治體制的地步,因此它正在做出選擇——要麼犧牲中國以私有市場經濟為動力的經濟,要麼讓這種經濟不斷壯大,但最終威脅中共的獨裁統治,而習近平選擇了延續中共的統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