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零售銷售情況惡化,4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數字為296億元,按年跌14.7%,更是2020年7月以來最差。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預料全年的整體零售業銷售總額亦會錄得低雙位數跌幅,形容業界處於水深火熱、生意困難,並指如果要數月後追至2018年水平,是「不切實際」。

謝邱安儀今(16日)在一個電視節目指,業界的情況比寒冬期更嚴重。被問到政府的盛事、夜繽紛措施是否有用,她表示並非無用,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有效,希望能推動業界合作,將盛事活動轉為生意及商機,又主張政府爭取增加旅客免稅額至每人每年10萬元,與海南省看齊。

至於香港同大陸的商品價格比較,她直言香港「真係無得鬥」,認為本港業界可推出不同優惠,提升產品的「性價比」,並提供高質產品。

政府於6月初推「全城禮貌運動」。謝邱安儀承認包括零售業的每個界別,服務水平均有參差,以往遊客只會到尖沙咀、銅鑼灣等傳統遊客區;但現在旅客深度遊,部份尚未接觸過旅客的商店,亦要接待旅客,他們或未達到準備接待遊客水平,有參差無可厚非。她並認為,香港的服務態度方面可多做一步,為旅客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但如果要同大陸一樣,部份商店提供排隊時的修甲等服務,則受限於人手。

講到人手不足問題,謝邱安儀指有約三成業界會員已申請輸入外勞,部份已開始工作。不過有兩成多受訪會員表示不會申請,其餘五成仍在考慮,因素包括輸入外勞成本高、只需要本地人才、條件不適合零售業等。@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