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表示,面對中共國等擁有「不公平優勢」國家的威脅,歐盟在捍衛自身經濟利益時絕不能「被動」,他認為歐盟應該採取更多的關稅和補貼政策。

周五(6月14日),德拉吉在接受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Felipe VI)頒發的卡洛斯五世歐洲獎(Carlos V European Award)的演講中表示,「我們不希望歐洲變得保護主義,但如果其它國家的行動威脅到我們的繁榮,我們不能被動。」他還指出,歐洲面臨的挑戰比美國更大,因歐洲在面對貿易問題時經常「無所作為」。

卡洛斯五世歐洲獎由歐洲尤斯特學院基金會(European Academy of Yuste Foundation)頒發,授予為歐洲文化、科學、歷史和歐洲統合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德拉吉是銀行家、經濟學家,曾任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及意大利央行行長,於2021年2月出任意大利總理,2022年7月辭職。

這位歐洲央行前行長表示,歐盟應該頒布更多的關稅和補貼政策,這表明他在即將發布的關於如何提高歐洲競爭力的報告中支持「干預主義」的產業政策。

去年9月,德拉吉受歐盟委員會委託為歐盟撰寫一份報告,探討如何在面臨新的安全威脅、氣候變化和快速技術變革的世界中保持經濟競爭力。

該報告預計在下個月發布。德拉吉在西班牙發表演講時,對報告內容進行了預告。

歐盟執委會6月12日宣布將對中國電動車加徵17.4%至38.1%的反補貼關稅,理由是整個中國電動車價值鏈中都存在不公平補貼,對歐盟產業構成明顯「可預見且迫在眉睫」的損害。

這一決定是緊隨美國將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提高至100%的舉措之後宣布的。

德拉吉警告稱,歐洲正面臨中國廉價的、過剩產品的傾銷,「有充份證據表明,中國取得部份進展得益於巨額成本補貼、貿易保護和需求抑制,而這將導致我們經濟體的就業率降低」。

他同時呼籲努力恢復多邊貿易規則,鼓勵更多外國直接投資進入歐洲,並指出,提高關稅和補貼應作為「務實、謹慎和一貫」方針的一部份。

然而,這一舉措在歐盟內部引發了分歧。德國等一些成員國擔心,這可能導致北京的報復,從而損害其汽車製造業。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計劃下周訪問中國,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他在歐盟發布新關稅政策後的話稱,「關稅總是作為政治工具的最後手段,通常是最糟糕的選擇。」

德拉吉對歐盟的最新政策表達了支持,他援引了有關數據,稱中國用於工業政策的支出是德國或法國的3倍左右,而其經濟規模卻只有後者的三分之一。他認為,歐盟應更多地利用關稅和補貼,「抵消工業政策和國外實際匯率貶值帶來的不公平優勢」。#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