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4日)是「六四」屠城35周年。不同界別的人士在《港區國安法》加上23條立法後的雙重陰影下,仍然不諱言,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公開悼念「六四」。

社民連前主席、曾任支聯會常委的陶君行,在午夜發文稱「還是那一句:『不想回憶、未敢忘記』!」並附上蠟燭相片。

舞台劇《5月35日》編劇、劇作家莊梅岩同在今凌晨發文,以黑底白字寫上「毋忘六四」。網民留言表示「他們越做更多,越讓人記起,不會忘記,怎能忘記」,也有人用六四相關的相片回應,例如燭光、《5月35日》場刊、「六四」相關書籍等。

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則在今晨近7時,分享大陸詩人孟浪的《愚行之歌》,當中提到「是他們的血靜靜地流在我們身上,而我們的血必須替他們洶湧。」邵並在分享時加上一句:「不怕 我們有彼此」。

另一前立法會議員、近年移居台灣的黃毓民,在今晨發文以黑底白字寫上「六四慘案三十五周年,殺人政權終將自取滅亡」。

朱江瑋:記念六四的犧牲者與難屬

前區議員朱江瑋今午發文,表示「燭光雖微小,卻映照人心裡的良知。記念著六四的犧牲者,記念著天安門母親等難屬,不管在人間還是天上的」,並說「願大家平安!」他並貼出在自己經營的店面的相片,見到放上一排電子蠟燭,並飾上天安門母親運動「說出真相」的貼紙。

惟下午近2時,10多名便衣警員進入店內,驅趕和登記在場記者資料。警員離開後,原本放置於店內的電子蠟燭、「自由六月」明信片和膠紙均「消失」。朱江瑋亦拒絕向記者透露情況,僅說「暫時無事」。

遭港府屢屢針對的社工陳虹秀,則在今早於其fb分別發出兩則貼文,一則提到「今天是6月4日」並附上燭光的圖片;另一則則是分享專頁「昔日香港」在昨晚發出的貼文,顯示1989年6月4日的《文匯報》頭版,當時該報頭版標題為「建國四十年,京華竟現大慘劇。軍警亂槍掃射強進天安門廣場,首都數百民眾血染十里長安街」。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促港府停阻市民悼念六四

海外團體香港人權資訊中心則在昨日,促請香港政府停止阻撓市民悼念「六四」,並引述其在去年6月15日發表的《六四事件34周年報告》,指當時香港警察於「六四」34周年前夕及當日,曾以不同方式阻撓市民公開悼念死難者,包括威嚇組織者不要舉行悼念活動、拆除公開展示的燭光圖畫、對市民進行任意或具歧視性的拘捕、強行帶走及截停搜查,又拘捕或帶走至少32名市民,當中包括記者和進行和平悼念活動的市民。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促請港府切勿重蹈覆轍,尊重市民的和平集會及表達自由,停止阻撓市民以和平方式悼念六四事件。

警方昨晚加強在銅鑼灣佈防,並一度阻止本報記者直播,又一度帶走行為藝術家陳式森(三木),指他出現並造成混亂,人員將該名男子帶返警署調查。經調查後,現已釋放。@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