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1歲病人在聖保祿醫院接受更換心瓣手術後死亡,事主家屬質疑事件涉及醫療事故,而協助個案的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期望院方盡快完成調查向家屬交代。聖保祿醫院則表示,個案已交死因庭跟進,拒絕作出評論。

鄧家彪與死者兒子和太太周四(23日)舉行記者會交代事件經過,指事主今年4月17日早上8時半在聖保祿醫院接受更換心瓣手術,術前醫生曾經表示手術成功率達95%。事主在同日下午1時完成手術後被送至深切治療部(ICU)休養,當時醫生仍表示手術成功,不過事主在48小時後離世。

死者兒子陳先生表示,院方原先指病人術後需要在ICU觀察2日,醫生於術後向家屬表示,手術過程中出現了「小枝節」,包括送心瓣的步驟由術前原訂的右腳大動脈轉為左腳大動脈,以及手術期間左腳大動脈中兩條血管血流不止,要緊急施行導管支撐手術作止血之用,原三條血管只剩下一條血。院方在手術後翌日中午就將事主轉往普通病房,與術前的說法並不一致。

事主由4月18日下午約1時半開始,腹部右下方出現劇痛及明顯腫脹,至4點30分前醫生3次檢查仍表示是正常情況。至晚上約10時45分,院方才為事主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家屬表示事主在等候期間精神狀態不斷惡化,檢查後已進入半昏迷狀態。

至晚上約11時45分,血管科醫生發現出血位置,並進行手術,醫生發現事主腹痛的位置,一個用作止血的「酒塞」鬆脫導致病人內出血。醫生亦向家屬透露,事主在緊急手術期間曾出現心臟停頓約3至4分鐘,但其後又指事主心臟停頓時間實為8分鐘。及至4月20日凌晨5時15分,院方通知家屬事主的情況未如理想,在最後階段使用了多支強心針及心外壓等方式進行搶救,最終病人在當日早上6時24分離世。

陳先生質疑事主被轉往普通病房後,醫護人員未有指明事主需要特別護理,很快便拆除尿喉,懷疑止血「酒塞」是在不當護理下導致鬆脫;而普通病房的醫護人員亦對事主的病情並不知情,以致未有重視事主的腹痛情況。另外,陳先生又指院方對事主心臟停頓時間的說法前後不一,若家屬知道事主的心臟停頓達8分鐘的話,便不會考慮作心肺復甦術,以減輕事主的痛楚。

家屬曾與院方了解事件,院方回覆指需4個星期徵詢法律意見和調查,家屬已按醫務委員會及衞生署機制投訴。聖保祿醫院發言人表示,由於有關個案已交由死因庭跟進,現時不作評論。@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