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有著一些搞盛事賺錢的優勢,首先是四周環繞著許多國家與人口,另一原因為英語地區,旅客可輕易前往與溝通。
據London & Partners研究的一項專攻盛事的經濟報告,顯示由2017年至2020年(Covid從約2020年3月開始大面積影響當地),舉辦了571個盛事(另有186個因疫情而被迫取消)總共產生了25.1億英鎊收益 (折合約248.5億港元),而當中絕大部份來自旅客開支,大約是90.4%。
於2019年,國際訪客到達倫敦有創紀錄的超過2,170萬人次,而本地居民參與人數亦達900萬人次。倫敦每年平均舉行180個超級大型活動,覆蓋範疇包括體育、文藝、音樂等,全年Calendar忙過不堪,要找個空檔插個Event入去都難。另據該報告公開的資料,文藝盛事可令旅客逗留的時間最長,平均為3.2天,主要歸因這些Events本身橫跨較長日子,而演唱會與體育的逗留均數為1.6天。每天人均消費方面(不包括住宿),文藝盛事報95英鎊,而演唱會與體育分別報71英鎊和46英鎊,也許因訪者的Profiles不同所致。
從上述數據顯然可見搞盛事確實大有作為,既可帶旺人流,又可激發收益,可謂「人財兩得」。但盛事經濟,到底能否對一個城市產生實質效益,以及是否所有城市只要搞盛事,都能成功與從中獲利?
反觀香港,當美斯隨國際邁亞密訪港期間的出入境紀錄(這裏計算2月1日至2月4日的四天),完全沒有因此獲得淨流入(別忘了,當時還無人知道美斯不會出場),依然一如往常般,北上港人遠超南下陸人,數字為96萬北上,對比53萬人來港,又少了43萬人。香港點搞呀?
其實,在以往的香港,根本不用政府去宣傳搞甚麼「盛事」、「夜繽紛」等,那些Events自己排住隊申請要來,夜晚市民自己會出街。可惜香港不斷的「大陸化」,當這城市已變成跟中國大陸一樣時,旅客又何必要來?
✅閱讀全文:
📍【談股論金】搞盛事也需講先天條件
🆕更多Infographic:
👉🏻Follow IG @et.charts
https://instagram.com/et.charts
👉🏻或瀏覽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InfoG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