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被免職有蹊蹺 亂港十年 清洗或蔓延香港
3月2日,中共全國政協會議通過免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張曉明職務的決定,顯示張曉明在擔任這一閒職近兩年後被免職。張曉明在港任職期間,香港陷入亂局,其被指是香港社會大撕裂的幕後操盤人。
張曉明是江蘇泰興人。1986年,其加入港澳辦工作,出任副主任科員,1988至1990年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三秘,1994至1997年任港澳辦香港政務司處長,2004年至2012年期間出任港澳辦副主任。2012年,張曉明出任香港中聯辦主任,直至2017年接替退休的王光亞任港澳辦主任。
在中共官場中,要明白事情的底蘊就要看涉事人物在黨內的人士脈絡。張曉明是江派關鍵成員。張曾任前港澳辦主任廖暉的秘書。當年曾慶紅任中共國家副主席時,廖暉是曾用來控制香港的三個關鍵人物之一。
大紀元主筆、中國問題專家石山在其YouTube節目分析說,以前在治理香港方面,是廖暉的地下班子的那批人,在香港主權交回去之後,即97之後就很不滿意,原因是香港主權回歸後,沒有讓一直在治理香港的這個班子得到經濟好處,「輪都輪到我們了,但是不是,是一批港英餘孽,一批資產階級,繼續在那裏馬照跑、舞照跳,所以這班人是很不高興!」
2012年,張曉明任中聯辦主任後,聽命於江派,和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勾結,態度強硬,被指「搞亂香港」。
石山說,張曉明到香港做的最大事就是把前特首梁振英推上台,「之前香港政府也好,資本家也好 北京也好,是想過唐英年,你知道弄個資本家是比較好一點的,面子上比較好看的,張曉明來了之後,就推了梁振英!」
他說,梁振英2012年開始上去之後,一系列的事情就發生了;2014年雨傘運動、2019年的反送中,「包括那個DQ議員,包括這個人大,改了香港的選舉的方法,甚麼釋法這一系列的東西,香港就忍不住了,2019年就變成反送中運動......」
張曉明在港期間,香港爆發震驚中外的雨傘運動和反送中運動,香港社會大撕裂、陷入亂局。張曉明被指是香港治理大失敗的直接操盤人。
2020年2月,中共國務院免去張曉明的國務院港澳辦主任職務,改任港澳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2022年6月,張曉明任中共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中共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職務通常被視為閒職。當時正值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前夕,當局公布張曉明任這一職務,雖然仍為正部級,但外界認為其重要性大打折扣。港媒《明報》認為,無論如何,張無疑是被邊緣化了。
2020年8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其中包括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副主任張曉明等。
2023年3月,張曉明任中共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除了張曉明,本次中共全國政協會議還追認關於撤銷吳燕生、劉石泉、王長青及王小軍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資格決定。
石山認為,中共在兩會召開前夕即宣布免去張曉明的職務,不排除張曉明已經被查,提早宣布免去他的職務是避免了外界追問張的情況。
他更說:「現在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跟張曉明相關的那一批人,可能會很危險,如果你是外圍的 那就沒有麼所謂的,就是比較遠一點,但是跟他在那幾年拉得很近的那一批人,現在其實是很危險的!」
李強做報告港股下跌 記者會取消引負評如潮
中共全國人大會議今(5日)早開幕,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但未能如期刺激港股;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恆指上午跌近2%,下午跌幅擴大。另昨天官方宣布取消總理記者會,持續引發負評。
中共全國政協和人大「兩會」近兩天先後開幕,此前香港各界尤其是股票投資者都期待北京方面將會在「兩會」上公布一些刺激經濟的措施,令疲弱多年的港股受惠。
不過,昨天全國政協首先舉行會議,並未對港股帶來刺激作用,恆指全日僅微升6個點;李強今早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恆指上午一度跌近400點或逾2%。截至午間收盤,恒生指數跌1.95%,報16272.77點,恒生科指跌3.18%,國企指數跌1.83%。港股午後跌幅擴大,恒生指數跌2.59%,恒生科技指數跌4.09%。
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今年中國經濟成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中共當局此前稱2023年的經濟增長為5.2%,但廣受質疑,被認為實際上會低於1.5%。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人大昨天宣布人大會議後沒有總理記者會,而且本屆人大的今後幾年也不再有。這意味著1990年代形成的人大會後開總理記者會慣例被打破。外界認為這一改變意味著中共對信息管控進一步收緊、對外開放程度倒退。
有在現場的《聯合早報》記者寫道:「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婁勤儉宣布上述消息後,大廳里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數百名中外記者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
《明報》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共駐美大使謝鋒昨午前往大會堂準備出席政協會議開幕會時被問到看法,他稍有遲疑答「我還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反問媒體「沒有嗎?」稱覺得「奇奇怪怪」,「如果交代一下比較好」。
中央社報導,對於中共官方取消總理記者會,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只是笑了幾聲、不做評論,並在媒體的包圍下快步走入會場。
官方這一宣布引發負評如潮。但許多官媒在微博發布的相關新聞視頻下邊,顯示「評論內容暫不顯示」。
一些大陸網民則間接對此進行了諷刺。他們分享和轉發一部大陸拍攝的古裝劇片段,劇中扮演宋太祖朱元璋的人物說,他將廢除宰相職位並承擔更多責任,「咱要既坐朝也治國……省得那些宰相從中作亂。」
在海外社交平台X上,有網民聯繫12年前的兩會後總理記者會上 ,溫家寶當時說,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網民表示,「雖然可能是一些漂亮話,但是12年後的今天,不僅這些話不能說了,現在連記者會都沒有了。」
也有網民說,可能是為防止再次出現李克強「6億人口收入不足1000元」的翻車局。
日本知名媒體人矢板明夫在自媒體節目中表示,中共不開總理記者會,是把好不容易形成的一點改革開放和政治透明拿掉,把門關上,重新後退。
他認為主要是習近平本人非常計較部下要不要出風頭。之前出風頭後不妙的是王岐山和李克強,李強知道他不能挑戰習近平,所以他不出風頭,不開記者會。加上經濟問題這麼差,他也沒有好的對策,所以不如不開。
特朗普勝訴 可參加總統初選
3月4日,美國最高法院表示,特朗普可以參加今年的總統大選,特朗普的名字可以出現在選票上。高院裁決也結束了多州的此類訴訟。
當天的裁決推翻了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的一項裁決,該裁決稱特朗普因試圖推翻2020年選舉的失敗結果,而喪失了再次競選總統的權利。高等法院在「超級星期二」(3月5日)前一天採取行動,5日科羅拉多州和其它14個州以及一個地區將舉行總統初選。
當天,最高法院大法官們一致推翻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做出的決定,去年12月19日,科州法院根據很少被使用的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取消特朗普再次擔任公職的資格。
但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均裁定,各州無權單方面取消聯邦候選人的資格。
最高法院在一份未簽署的意見中指出:「我們的結論是,各州可以取消擔任或試圖擔任州內公職人的資格。但根據憲法(第14修正案)第3條,各州無權決定有關聯邦職位,特別是總統職位的(選舉資格)。」
大法官們發現,只有國會才能對聯邦官員和候選人執行該憲法條款。
巴雷特大法官寫道:「法院在總統選舉的動盪季節,解決了一個充滿政治色彩的問題。特別是在這種情況下,法院的裁定應該降低而不是升高全國的(分歧)氣氛。」
巴雷特說,「就目前而言,我們的分歧遠不如我們的一致性重要:所有9位法官都同意本案的結果。這是美國人應該獲得的信息。」
特朗普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領跑者,將在11月5日美國大選中挑戰民主黨總統喬‧拜登。特朗普唯一剩下的黨內提名競爭對手是前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尼基‧黑利。
科羅拉多州州務卿耶娜•格里斯沃爾德(Jena Griswol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最高法院的裁決確認特朗普是「科羅拉多州2024年總統初選的合格候選人」。
這項裁決並不是最高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中唯一與特朗普相關的歷史性案件。今年4月,大法官們將聽取特朗普的論點,即他享有總統豁免權,免受針對他密謀顛覆2020年選舉結果的刑事指控,該案將影響特朗普四項起訴中三項。他對所有91項指控均表示無罪。@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