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年8天長假已結束,港府稱有143.6萬人次訪港,其中125.5萬是大陸遊客,日均人次超過疫情前2018年同期3%。但有餐飲界人士指出,雖然今年遊客人數看起來有所增加,但是人均消費減少,餐飲業較去年跌15%。餐飲業界更指,如今陸客傾向「精明消費」,人均只花不足100港元。而中國官方數據更反映出,陸客在香港人均消費數字遠遠輸給海南免稅區。

海南人均消費或是香港40倍

今年中國新年的8天長假從2月10日至17日,港府高調稱,在143.6萬人次訪港遊客中,大陸遊客佔87%,達125.5萬,日均大陸遊客訪港人次為15.7萬。其中有5.3%是大陸訪港旅遊團,數量約1,980個。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表示,有半數大陸團都是當日往返,人均團費約200至300港元,遊客大多來自珠海、大灣區等地。

據中共文旅部官方旅遊數字數據,2024年中國新年假期國內旅遊出遊有4.74億人次,年增34.3%;國內人均消費1,335元人民幣(約港幣1,450元),回復到疫情前約9成,高於訪港陸客的人均消費近7倍。

據海口海關18日統計顯示,海南省離島免稅購物金額達24.89億元人民幣,人均消費達8,358元人民幣(約港幣9,000元),雖按年跌15.9%,如果按香港人均團費200至300港元來計算,仍是香港的40多倍。

然而,由於中共數據不透明,真實的數據外界無法獲知。

雖然海南遊客爆滿,但因為運力不足,出現了令約8萬遊客滯留三亞、「急火攻心」的窘況,機票瘋漲到上萬元人民幣。「超8萬遊客滯留每天『被迫』高消費」一度成為微博熱門話題。

陸客在香港的消費力薄弱,雖然今年陸客赴港人數看起來有所增加,但是過年期間香港餐飲業較去年卻跌了15%。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會長徐汶緯對傳媒表示,香港經濟復甦不理想,股市和樓市下跌,市民收入減少,消費力相當薄弱,加上通關後許多港人北上消費,這些因素對香港消費市場都有不利影響。

徐汶緯說,餐飲界原本預計的比較悲觀,預期過年期間生意額會跌20至30%,跌幅15%已是「不幸中之大幸」。雖然香港舉辦的包括花車巡遊和煙花匯演等吸引了大陸遊客,但是陸客的消費力較薄弱。比如在冰室用膳,以前人均消費在150至200港元,而現在跌至50至100港元左右。現在遊客會「精明消費」,每人只會點一個菠蘿包、一杯熱奶茶,然後打卡結賬離開。

同時,遊客的到來也未給化妝品及鐘錶珠寶等消費帶來大的起色。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對傳媒表示,初步數據顯示,受遊客帶動,主攻陸客的香港化妝品及鐘錶珠寶雖然稍有低雙位數升幅,但由於當地消費較弱,超市、電器等出現單位數以至低雙位數跌幅。化妝品方面,遊客偏向買低價的產品,消費力並不很強,旅客消費力減弱情況,由全面通關時已經出現。

另據入境處數字,8天假期中共有194萬人次香港居民經陸路口岸離境北上,比訪港陸客高逾五成。

徐汶緯認為,香港出境人次比入境人次多,說明香港的吸引力不及鄰近的亞洲地區。香港應該有自己獨特的主題來吸引海外及大陸遊客。而周邊鄰國則都有旅遊主題,比如:日本購物,泰國陽光與海灘,瑞士滑雪等。

香港已變成另外一個香港

此次港府高調宣布大陸訪客125.5萬人,日均內地旅客入境人次超過2018年疫情的水平,但實質數字反映旺丁不旺財,中國新年期間陸客在香港人均消費上,數字遠遠輸給海南免稅區。

曾在香港生活多年的資深時事評論員石山在YouTube「石山視點」節目中指出,「現在香港還有甚麼可值得大陸遊客多留幾天的東西,已經沒有了,在中共的一國一制下,香港完全失去了自由,與大陸沒有不同。」

「香港作為一個地區性的旅遊中心,其實已經沒有任何優勢,購物不比別人便宜,東西也不比別人好,文化也不是以前有的東西,演唱會、電影、電視以前很自由的那些東西已經沒有了,跟以前完全不同,已經變成另外一個香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