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葵涌區有三成「劏房媽媽」由於要照顧家庭和小朋友,無任何放鬆時間。有關注劏房戶的團體建議,增加托管服務名額及津貼。

葵涌劏房街坊會在11至12月,透過電話訪問102名居於葵涌區的劏房婦女兒童照顧者。99份有效問卷中,有近八成(81.9%)的受訪者表示她們是家庭裏的主要照顧者,只有約兩成的受訪者(18.9%)表示其配偶或家中有老人家願意分擔照顧者的工作,平均每家庭只有0.2人分擔照顧工作。

三成受訪者:無任何放鬆時間

調查又反映,她們一天會花4小時在處理家務上(包括洗衣服、煮飯、拖地抹地等),其次是子女學業(包括教導做功課、指導溫習等),每天要花1.5小時處理。之後是子女的交通接送、親子娛樂和家中的日常收拾,3項每天均需要一小時來完成。

「劏房媽媽」大多情況下作為家中的主要照顧者,每天要花8.5小時打理家庭和照顧小朋友,調查結果卻顯示她們每天只有1小時的放鬆時間(「ME Time」)可以靜下來讓自己放鬆,這段時間多落在小朋友上課後及晚上小朋友睡覺後。當中更有高達三成受訪者表示,一天裏完全沒有任何放鬆時間。

劏房中處理家務最辛苦

受訪者評最辛苦的照顧類型為家務(10分中得平均6.6分)。大部份受訪者反映,雖然劏房居住環境細小,但並沒有因此減少家務的工作量,反而衍生不少麻煩。例如部份受訪家庭的廁所和廚房在同一個空間,當他們正在煮飯的時候,又遇上小朋友需要如廁的情況,只好把飯菜和材料暫時拿出客廳,導致整個工序繁複和不衛生。

第二高分的是子女學業,獲得平均6.3分。調查中,有近三成(27.2%)受訪家庭屬於SEN(有特殊學習需要)家庭,他們形容每天處理小朋友的功課如同「打仗」。

第三高分的是日常收拾,平均5.7分。部份受訪者反映因為地方狹小,每天均需要花時間整理家中大小物品以騰出空間。

倡增托管服務名額及津貼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本年5月發布的「基層婦女就業度研究」顯示,逾七成受訪者表示現時沒有受薪的工作,近八成從未工作的受訪者表示有意投入職場,但因需要照顧子女及缺乏學歷等原因未能如願。

截至2022年9月,全香港有317,089名6至12歲學童(不包括特殊學校),平均約33名學童爭一個課後托管服務名額。葵涌劏房街坊會樂見政府增設「在校課後托管服務試行計劃」,惠及更多兒童照顧者,但3,000個名額並不足夠,建議政府增加課後托管服務名額,予一眾劏房媽媽騰出空間工作,釋放他們的勞動力。

街坊會指出,現時政府雖然有提供「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和「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為老人照顧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每月3,000元的津貼,但兒童照顧者一直未在津貼受惠範圍內,建議政府增設兒童照顧者津貼。

另外,政府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為非居於公屋、非領取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3年,且未獲首次編配的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截至2023年4月底,已經有約8.77萬合資格人士獲發。街坊會認為,計劃在2024年年中後有必要繼續推行,認為能協助她們應對租金帶來的經濟壓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