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猝死地點敏感 習缺席重要活動

中共前總理李克強之死疑雲未散,第6屆進博會就在上海開幕。習近平缺席了進博會開幕式,僅以致信方式發表簡短講話,引起外界猜測。

11月5日,第6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簡稱進博會、CIIE)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進博會是習近平親自推動的項目,自2018年以來已經舉辦五屆。

此前的五屆進博會開幕式,習近平不是親自去現場,就是通過影片發表主旨演講或致辭。但今年的進博會開幕式,改由中共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只給進博會發了一封簡短的信件。

習近平對進博會的低調反應,引起外界猜測,認為這可能與前總理李克強之死有關。據中共官媒報道,李克強近日在上海休息,10月26日晚在上海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7日零時去世。
68歲的李克強,剛剛退休就在上海猝死,引發外界種種聯想。專家認為,李克強之死與中共高層內鬥密不可分。

中國問題專家橫河日前對大紀元表示,有人要扶李克強作為一個對付習近平的旗幟,打出「習下李上」,對於習近平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儘管這個旗號是別人打的,這對李克強又是一個不利的因素。

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縱覽中國》總編陳奎德接受大紀元採訪時也表示,中國的局面非常複雜,一旦出現變動,「中共黨內、軍內、各方面的政治力量推出來取代習近平的第一個人選,恐怕就只有李克強。所以說在習近平心中李克強仍然是他的威脅之一」。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11月5日在大紀元撰文分析說,習近平不去上海參加進博會,一是可能擔心民眾引發聯想,讓自己難堪;二是身邊有所謂高人、相信政變暗殺預言的他,可能擔心反習力量對自己不利。

作者表示,李克強死後引發悼念潮,除了民眾藉悼念表達對中共暴政的不滿外,人人自危的黨內高官又有多少人不寒而慄,他們是否會私下醞釀甚麼習所不知道的行動呢?

周曉輝說,「雖然上海一把手和新上任的武警司令都是習陣營之人,但江曾派系在上海經營這麼多年,誰又能保證不出現甚麼紕漏呢?」

周曉輝認為,如果李克強之死與習近平存在關係,可能習近平從心理上也不願去李的死亡之地。

李克強之死,對中共政權造成很大衝擊。時事評論員英慧表示,圍繞李克強的去世,習中央的一系列應對,諸多的疑點,讓人們更加認識到中共的恐怖,暴露出中共的殘酷。

房地產業大洗牌 中國百強房企大變化

隨著恒大、碧桂園爆煲,民營房企深陷債務泥潭之際,中共央企和國企佔據了銷售排行榜前列,同時大舉拿地,搶佔資源。有分析認為,在民營房企普遍融資難的背景之下,中共政府正在加速房地產業的「國進民退」,中國房地產勢力版圖面臨重新洗牌。

機構數據顯示,1~10月中國百大房屋實現銷售總金額為4.56兆元(約6,2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降低12.8%。銷售榜中的五強被中共央企或國企背景的房企佔據。

銷售榜第一是老牌央企保利發展。1~10月合同銷售額同比增1.4%,為3,682.1億元(約504億美元)。這個數量是排第22名的中國恒大546億元(約75億美元)的6.7倍。

銷售榜第三名至第五名的分別是:中海地產,同比增12.8%;華潤置地,同比增14.1%;招商蛇口,同比增9.6%。這些都是老牌中共央企,在這輪房地產震盪後勝出。

排名第二的是具有國企背景的萬科,合同銷售額3,116.1億元(約437億美元),同比下滑8.5%,表現頗遜色於其餘四強。

縱觀1~10月房企銷售排行榜,百強房企格局正在發生大變化,民企碧桂園跌出前五名、排名第六,合同銷售額同比猛降49.3%;另一家民企融創中國跌至17名,合同銷售額同比在前50名中跌幅最大,高達50.5%,堪稱斷崖式下滑。

與此同時,一些新面孔正在跨越式晉級。大型中共國企象嶼地產銷售額同比增72.4%,在銷售榜排名中上升至第36名,跳躍37個座次。

上述房企銷售額表現出的「國進民退」在搶佔土地市場方面的表現更為顯著。土地儲備是房企開發的後備資源,決定企業未來的市場佔有率。但現在,受制於資金實力以及地產業下滑態勢,曾經的大型民企都已經無力或不敢拿地。而中共央企、國企趁勢大舉搶佔優質土地資源。

根據統計,1~10月末,百強房企中,2023年有近五成房企幾乎暫停拿地,這些房企多數的銷售業績排名在50強之後。

拿地前十名的房企分別是: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保利發展、萬科、建發房產、綠城中國、招商蛇口、濱江集團、中國鐵建、越秀地產,都是中共央企、國企背景的企業。

數據顯示,拿地金額TOP 100中,央企國企拿地金額佔比達66%,民企僅佔22%。從數量來看,上榜數量最多的地方城投平台,佔比達四成。這就註定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的主導權掌握在這些央企、國企之手。

大型中共央企中海地產佔據拿地榜第一位,新增土地價值1,063.9億元,是目前唯一拿地金額超過千億元的房企。10月24日,中海地產還以240億元拿下上海「巨無霸」地塊。

北美投資顧問Mike Sun對大紀元表示,「看準了民營房企的高槓桿困境,央企、國企出手拿地,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穩住基本盤,因為全中國的土地歸中共所有,最大的地主當然不希望土地貶值或無人問津。第二,大牌國企在擠出泡沫、降低槓桿的這一輪慘烈大洗牌過程中損失不大,趁民企衰退之際,加速推進房地產勢力版圖的『國進民退』。」

Mike Sun認為,自1998年以來以房地產開發及城鎮化為龍頭的經濟發展模式,目前已經走到盡頭,房地產崩潰的結局已無法改變。

中國房地產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房價持續下跌,徹底改變了此前房價只漲不跌的市場行情。中國經濟也呈下滑趨勢,年輕人失業率連創新高,官方7月發布的數據升至21.3%,更有學者指出,實際數字恐達46.5%。中國房地產公司的爆煲開始波及金融領域,恐引發一場巨大經濟危機。

原工行高管遭反腐調查 太子黨利益線受關注

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1月4日通報,中國工商銀行(簡稱工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調查。

作為中共金融反腐的最新案例,張紅力被調查再次讓外界聚焦太子黨利益線。

張紅力是首位從國際金融機構獲聘至中國國有銀行的高管。他在5年前以家庭原因從工行辭職。

他出生於1965年1月,在正式加入工行前,曾長期任職於外資機構。他曾在惠普、施羅德和高盛工作,並在2001年加入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離職前,他擔任該行環球銀行業務亞太區總裁、中國區董事長。

2010年,張紅力任工行副行長。據悉,因為他在幫助工行海外首次發行募股(IPO)過程中表現出色,被工行領導看中,特意從德意志銀行挖角。

有接近德意志銀行的知情人士曾向大紀元披露,張紅力自從2001年加盟德意志銀行後,開始幫助該行在中國快速發展業務,利用所謂的人脈達成了很多樁生意。同時,該行在張紅力的舉薦下,亦聘請了多名大陸官員、央企老闆的子女等。

美國《紐約時報》、《南德意志報》在2019年的聯合報道說,德意志銀行過去在其中國和香港的分行中,聘用了上百名太子黨,目的是為了給德意志銀行爭取到訂單,主導這項行動的人就是張紅力。

德意志銀行的內部郵件顯示,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太子黨除了擁有家庭背景之外,其它方面並不符合該行的招聘條件。

調查人員發現,19位「太子黨」員工為德意志銀行促成了103宗銀行業務,帶來了一億九千萬美元的利潤。太子黨包括多位中共政治局常委家人。

還有一份研究顯示,從2002年到2008年,德意志銀行官員向中共官員、他們的親屬和國有企業高管贈送了逾20萬美元的禮物。超過四分之一的資金流向了政治局委員或他們的親屬,包括江澤民等人。

除了太子黨,還有一些是中共高官的白手套,直接從德意志銀行撈所謂的「諮詢費」,這類「諮詢費」動輒百萬美元,甚至更高。@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