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老朋友賴來這麼一大則他認為「有趣的笑話」:
「醫生一罷工,全國死亡率下降50% !真希望這是笑話,但確實這不是笑話!
1976年哥倫比亞的堡高塔市的醫生罷工52天,出現了一個被稱為『不尋常的副作用』:就是當地死亡率下降了35%。
同年,在美國洛杉磯,當醫生對醫療事故保險漲價不滿而罷工示威時,全市病人死亡率下降了18%。
1973年,以色列全國醫生大罷工為期長達一個月,根據耶路撒冷埋葬協會的統計指出,該月的全國死亡人數下降了50%。
十年後,1983年,以色列醫生再次舉行全國總罷工,這次罷工的時間長達85天,神奇的事情又發生了。以色列耶路撒冷埋葬協會又做了一次統計,在這85天中,全國人口的死亡率又下降了50%。
波美拉特博士(Dr.Bruce Pomerant)對1980年代西方國家醫生罷工與死亡率下降的調查指出:死亡率的下降與醫生罷工日期的長短成正比。
例如:
1. 在加拿大曼尼濤巴省的醫生罷工兩周,死亡率下降20%。
2. 在卑詩省的醫生罷工3周,死亡率下降30%。
3. 在以色列醫生罷工85天,全國死亡率下降則為50%。
也就是說,西醫的醫生罷工時間越長,全國的死亡率越低,目前世界紀錄是降低50%。
目前中國每月死亡100萬人。假如全中國的西醫罷工3個月,原來3個月死亡300萬人,降低到死亡150萬人。也就是說,中國的西醫大罷工3個月,能讓150萬人避免死亡,相當於一個城市的人口免於死亡。
推論下來……還是別推論了!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於不合理用藥,而不是疾病本身。還有三分之一死於醫源性事故。
三分之一是被藥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
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實驗證明,老人只要相信自己年輕了,身體便會做出配合。
最近讀到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倫·朗格教授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專注力是與歲月對抗的力量〉。
這裏所指的專注力,是說我們需要時不時地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我們在做甚麼,在某個情境下是怎樣反應的,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朗格教授進行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實驗。她和學生搭建了一個『時空膠囊』,把這裏布置得與20年前一模一樣,然後邀請16位七八十歲的老人,8人一組,分成『實驗組』和『控制組』,讓他們在『時空膠囊』生活一個星期。七天裏,老人們都沉浸在20年前的環境裏,他們都被要求更加積極地生活,沒有人幫助他們穿衣服或攙扶走路。唯一的區別是,實驗組的老人言行舉止必須『活』在20年前,而控制組的老人是用懷舊的方式談論和回憶20年前發生的事情。
實驗的結果是,兩組老人的身體質素都有了明顯改善。實驗前,他們幾乎都是家人陪著來的,老態龍鍾、步履蹣跚。一周後,他們的視力、聽力、記憶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血壓降低了,步態、體力都有了明顯改善。相比之下,實驗組,也就是那些『活』在20年前的老人們進步更加驚人,他們手腳更加敏捷,智力測驗中得分更高。局外人看他們實驗前後的照片,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實驗證明,老人們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輕了20歲,於是身體便做出相應的配合。『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老年人的虛弱、無助、多病,常常是一種習慣性無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過程。』比如說人老了,記憶就一定衰退嗎?答案並不是絕對的!
真正抑制我們潛能的是我們身處一個崇拜青春而厭棄老年的社會。我們固執地認為,衰老和能力減弱有著必然的聯絡,這種思維定勢極具殺傷力。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權,由自己決定娛樂節目,自己照顧房間裏的植物,就會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顧的老人更加快樂、年輕和長壽。
朋友們,別在歲月如梭面前無奈地嘆息了,讀了此文,你一定大有收穫!」
這當然不是一則笑話,而是很重要、很嚴肅、很有啟發性的一篇文章,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言:「朋友們,別在歲月如梭面前無奈地嘆息了,讀了此文,你一定大有收穫!」所以,實在很有必要將之廣傳,讓大家都能分享,由而收穫滿滿。
就我而言,對文章後半部的「實驗」結果,是心有慼慼焉,而「人者心之器」、「相由心生」、「魔由心生」、「七分精神三分病」、「無非是人心」等等話語立即浮現腦際。畢竟「人是由心器使、帶動」,心篤定就有「信心」,反應出的行為是勇敢、積極做對事、做好事、樂觀,反之,「怕心」出現就會畏首畏尾、悲觀,做錯也就跟著來。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而「生」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但「老、病、死」卻和個人的「心理精神」大有關係。若心中一直存在「老病死」的念頭,就容易掉入該漩渦中,正如20世紀世界首富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在1911年寫給其子小約翰的第13封書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所說的:
「如果你想使一個人殘廢,只要給他一對枴杖,再等上幾個月,就能達到目的;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定時間內,你給一個人免費的午餐,他就會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別忘了,每個人在娘胎裏就開始有被『照顧』的需求了。……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就搶走了他的命運,這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任何一個人一旦養成習慣,不管是好或壞,習慣就一直佔有了他。白吃午餐的習慣不會使一個步向坦途,只能使他失去嬴的機會。而勤奮工作卻是唯一可靠的出路。」意思是說一個人要自己勞動,自認能勞動,不要存有「老了、病了、要死了」的心理,更不要讓「被照顧的依賴心理」滋長。
至於文章上半段舉出的「醫生罷工、死亡下降」歷史數據,容易被誤為「假訊息」,不過,「被藥死的」、「被治死了」事件比比皆是,但很難讓人相信「沒醫生、醫藥、醫療,死亡會下降」。不過,我們也不能否認醫療訊息、廣告過於浮濫,很容易讓人生出恐懼,從而損傷心理,讓人疑神疑鬼以為自己得了甚麼病、甚至得了絕症了,終而「心病傷身」。我們不是常聽到某人原本活得好好的,但體檢後被告知患病,於是恐懼、擔心、煩心一一來到,趕緊就診、從事醫療,卻很快就去世的實例,而庸醫、假藥、誤診等等事件也都所在都有。不過,我們終究無法全盤否定或丟棄醫療,但不必要過份依賴,人人強化「心性」積極樂觀自我勞動過日才是正道。#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