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人氣最高的歌手,該數「AI尹光」了。他翻唱姜濤的〈Dear My Friend,〉和林家謙的〈一人之境〉,技驚四座,有些人甚至覺得比真人原唱更好。

其他AI歌手也如雨後春筍,我也聽過AI黃家駒、AI張國榮和AI陳奕迅,效果明顯比真人差,但想到這波AI潮流只開始半年,已把昔日種種「不可能」變成「可能」,不難預視未來數年,人類的工作和娛樂方式必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要製造AI歌手,須運用機器學習、深度神經網絡和文本轉語音等技術。只要收集大量聲音數據,提取包括音調、音域、發音等特徵進行訓練,反覆改進,就可以令AI對任何歌手都模仿得維肖維妙。

若結合全像投影和ChatGPT那類自然語言處理模型,那麼任何人都可透過AI,讓天王天后的「分身」在自己的生日會或婚禮上獻唱,甚至對談,很不可思議吧?

也許越來越多人覺得,AI既這麼厲害,天文地理無所不曉,精通古今各國語言,可以寫詩、畫畫、作曲,現在更能歌善舞,人類努力學習尚有什麼意義呢?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認為AI越強,人就越有必要學習。2002年,中国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寫過短篇故事〈詩雲〉,結局很發人深省。

〈詩雲〉探討的核心問題是:神一般的科技,能否代替智慧生命的精華和本質,寫出藝術價值超越李白的詩呢?小說寫一個愛好藝術,能穿梭十一維度,且擁有極高技術的生命體(簡稱「神」),它利用人類一根頭髮,把自己複製成李白的模樣,然後模仿唐人生活,可惜始終寫不出能勝過李白的詩。

在「神」眼中,詩不管好壞,都是「方塊符號矩陣」而已。於是它想出一種超越李白的方法:用量子電腦窮盡漢字所有可能組合,將人類已寫或未寫的數以億兆計的五、七言詩,全部當作矩陣排列出來,當中儘管九成九是垃圾,但必然包含能超越李白、杜甫的詩。

然而結局十分諷刺。儘管「神」成功透過技術,造出包羅萬有的「詩雲」,當中也有「超李趕杜」的好詩,但技術在藝術中再次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由於具備古詩鑒賞力的軟件未能編寫出來,「神」無法在無窮無盡的垃圾詩中檢索出好詩!

現在AI創造的內容,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好比故事中那團包含古往今來所有漢詩的「詩雲」,你如果缺乏知識,又如何評鑒優劣,披沙揀金呢?試想在不久將來,AI不是用來模仿尹光,而是用來複製以古希臘語談話的「柏拉圖」,以亞蘭語講道的「耶穌」,你沒有相關知識,能夠玩的遊戲就沒有那麼豐富了。

在未來世界,學習的意義不再限於理解現實,也在於能跟虛擬的「神」溝通。當然,我這種想法對某些人來說,未免太脫離現實了,例如香港保安局長,他明年的「目標」可能是禁止AI模仿黎明唱〈願榮光〉,諸如此類。人類一切文明進步,都是這群人眼中的「国安」危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