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一直在吹噓其高超音速導彈是能突破美國防禦體系、對付美軍航母的「殺手鐧」,但俄羅斯高超音速導彈「匕首」被成功攔截,使得人們對高超音速導彈的宣傳產生懷疑。

專家表示,高超音速導彈技術存在重大弱點,在高速與精確、高速與不被發現上不能兩全,造價又昂貴,作戰效能也很有限,中俄的高超音速導彈炒作有很大水份。

甚麼是高超音速導彈?

「高超音速導彈」一詞經常會被人誤解,人們可能會覺得,飛行速度達到音速的5倍以上就是高超音速導彈了。但速度並不是它與其他導彈的區別,現在洲際導彈的速度甚至能達到20馬赫以上,但並不能稱之為高超音速導彈。

原因就在於,洲際導彈屬於彈道導彈,只能在太空沒有空氣的阻力之下才能到達高超音速,一旦進入大氣層,速度就會迅速降低至超音速(亞音速低於1馬赫,超音速1馬赫到5馬赫)。此外彈道導彈缺少機動性,飛行過程中不具備再次改變軌道的能力。

高超音速導彈則不同,大部份都在大氣層內飛行,同時也具有機動性,高速、低空和機動性的結合,這才是高超音速導彈的獨特之處。

軍事頻道「馬克時空」的主持人馬克對大紀元表示,彈道導彈的彈道是呈拋物線型的,被發射後遠離大氣層,甚至高達2000公里。然後以拋物線落回大氣層,進入大氣層因為空氣阻力,速度會快速下降,最後接近地面的時候,也就只有不到5倍音速的速度。

高超音速導彈的整個過程都不離開大氣層,基本上都在大氣層的頂端(100公里太空和大氣層的分界線),大概在80到100公里之間非常稀薄的階段飛行。

「這樣的話,高超音速導彈的彈道就變得很矮,雷達不容易發現,等發現的時候距離就比較近了。因為地球是圓的,圓球有一個角度遮蔽,飛得越高的物體,雷達就越容易觀測,發現得就會越早,但對於飛得比較低矮的物體,觀測距離就會明顯縮小,等發現的時候距離已經比較近了。」馬克說。

台灣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對大紀元表示,傳統攔截彈道導彈的方式,是導彈發射之後一路追蹤彈道,計算可能的軌跡,然後在預計它可能落下來的位置進行攔截。但高超音速導彈的彈道比較難預測,有點難攔截。另外它的飛行高度剛好在太空偵測和地面雷達偵測中間的一個死角,可能剛好不在偵測的範圍內。

但馬克認為,雷達的技術也在發展,特別是電腦的演算技術也在快速地變化,所以它即使說發現的距離變短了,但是它的反應時間也變得更快了,所以它相當於是矛和盾同步在發展。


示意圖。(Tom Tschida/Nasa Photo via Getty Images)
示意圖。(Tom Tschida/Nasa Photo via Getty Images)

目前高超音速導彈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由火箭發射到近太空,釋放後沿高層大氣層滑翔飛向目標,期間以高超音速在超高空飛行。第二種是更先進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HCM),全程由火箭或先進的噴氣引擎(如超燃衝壓引擎)提供動力,是現有巡航導彈的更快版本。

一般而言,各國一直專注於使用更簡單的滑翔飛行器,例如中共「東風17」和俄羅斯「匕首」、「鋯石」的高超音速武器基本上屬於第一類,「鋯石」 和「東風17」似乎比「匕首」更先進一些。美國正在研製超音速巡航導彈,但遇到一些工程挑戰,一旦成功,將會很快就可以領先中俄。

為甚麼「匕首」導彈能被愛國者擊落?

5月6日,烏克蘭空軍於宣布在基輔上空,被莫斯科吹捧為「無法擊落」的高超音速導彈「匕首」(Kinzhal)被成功攔截。

專家們認為,「匕首」不是真正有機動性的高超音速導彈,「匕首」導彈使用固體燃料,不能在飛行中變速,以及它滑行的事實,意味著它不會有高超音速武器系統「改變遊戲規則 」方面的機動性特徵。

舒孝煌表示,「匕首」可能並不是具有機動或變軌的高超音速導彈,就是把彈道導彈裝在戰鬥機上,然後用火箭全速往前推進,彈道可能不太會變化,容易被反導彈系統偵察到或攔截。但詳細的資料並不清楚,可能之後也許有些調查報告才會講得比較清楚一些。

馬克表示,以前都沒有經過實戰,大家只是認為,防空導彈最快也就四到五倍音速,按速度說,可能攔截不了高超音速導彈。但這基本上都是俄羅斯和中共這方面的宣傳,美國從來沒有說能不能攔截。

馬克說,「『匕首』實際上就是空中發射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基本性能跟伊斯坎德爾差不多,也像彈道導彈,飛出大氣層再重回大地層,飛出大氣層的時候速度最高可達10馬赫,但重返大氣層的時候,速度就迅速地減少5倍音速以下,相對來說更容易攔截一些。」

「像愛國者導彈屬於迎頭攔截,就是頭對頭攔截,只要它的雷達、火控系統能快速解算『匕首』導彈的彈道數據,知道它的整個飛行路徑,然後在飛行路徑上的某個點撞擊它就可以了。實際上基本上這次攔截應該就是這樣。」

「雖說『匕首』可能是末段會有些機動性,但從它的彈頭形狀來看,它想要做機動實際上很困難。基本上是以1980年代美國潘興2為基礎的彈頭,可以稍微平飛一下,但是劇烈的機動是不太可能的。美國曾經用愛國者導彈攔截過潘興2這種彈道導彈,從技術上來說,美國很早就掌握了這種技術。」馬克說。


美軍的MIM-104愛國者地對空導彈系統。(美國陸軍)
美軍的MIM-104愛國者地對空導彈系統。(美國陸軍)

透視高超音速導彈的宣傳與實情

「匕首」被成功攔截,引起了人們對中俄高超音速導彈宣傳戰的懷疑。中共當局一直在吹噓其高超音速導彈是對付美軍航母的「殺手鐧」,說東風17能「10倍音速的突防速度,再加上左右『衝浪』式不可預測的飛行軌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導彈可以攔截它,至今仍然能傲視全球沒朋友。」

五角大樓也稱在高超音速導彈領域落後於中俄。不過馬克認為,美軍是從料敵從寬的角度來說,會把對手的實力按照對方宣傳的方式來看待,如此才能不斷促進本國防禦系統的發展和研發,獲得更多的經費。

如果回顧一下歷史,就可以發現,美國早已開發出高超音速導彈技術,但發現存在重大的弱點而放棄。而美國放棄的東西,又被中俄重新撿起來。

在冷戰時期,前蘇聯為了攻擊美國的航母艦隊,要求導彈的速度越來越高,才有可能突破美軍的防空網絡,襲擊美國的航母艦隊,所以大力發展高超音速導彈。

馬克說,中共主要是學俄國和蘇聯,讓導彈飛得越來越快,以速度來突破美軍的防禦系統。但速度快了導致空氣中的摩擦,產生的熱能太高。因此高超音速導彈只要一發射就很容易被發現,這是它的致命弱點。美軍向來知道有這個弱點,早就開發出了導彈監視系統,只要一發射它就知道了,又因為體積大量重,美軍後來只是做了一些科學的研究,沒有太做努力。

「美軍後來就傾向於發展到隱身方向,飛機速度雖然不是很快,但雷達很難發現,以隱身來抵消速度劣勢。後來美國在這方面走得更遠,更強調飛機可以隱身,導彈也讓它隱身,也不容易發現,同時無人機這方面也開始走了隱身的方向,包括可以隱身的無人加油機等等。」

馬克表示,中共和俄國主要在所謂乘波體這種模式上有比較大的突破,乘波體可以在大氣層中高速飛行,把阻力變成了升力。實際上美國在1990年代的X43、X51上就做過乘波體科學實驗。因為產生了很大的熱量,美軍沒有太去開發。這套東西被中共和俄國拿去了後加以發揮和研究,採用飛到大氣層邊緣地方,利用空氣吸管的優勢,讓熱量和各種阻力都變小了,可以飛得更快,在這方面有了比較大的突破。

馬克說,總體來講,美國很早就有科研的基礎,只是中共在這段時間相當於在美國停滯的技術上,利用美國的一些科研的基礎,一些公開的論文,也許它偷了一些技術,打了一個時間差而已。

今年1月份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沒有發展高超音速導彈的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極端熱量所產生的技術難關;二是彈道導彈也很難防禦,美國的潛在對手還沒有部署此類防禦措施;三是許多任務並不需要高超音速導彈快速打擊,亞音速巡航導彈就足夠了;四是高超音速武器比其它導彈要昂貴。

「美國的技術非常先進,用短程的精準武器,然後加上這個先進的載台即戰鬥機來發射,成本比較低,一樣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舒孝煌說。

俄羅斯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鋯石」(Zircon)就存在重大弱點,英國智庫「王家聯合三軍研究所」(RUSI)的海軍研究員Sidharth Kaushal撰文表示,「鋯石」的作戰部署是一項重要的發展,但其意義不應被誇大。「鋯石」不能同時做兩件事:以近7000英里/小時的速度飛行,或者擊中一艘移動的船隻。

因為以5馬赫及以上的高超音速飛行的物體,會電離其周圍的空氣,在彈頭周圍形成一個阻擋雷達信號的等離子體鞘,因此導彈必須減速到遠低於高超音速的速度,才能追蹤移動目標。

對付固定的目標如陸上建築物沒有必要減速。但當獵殺船隻時,「鋯石」可能必須減速到超音速才能使用其雷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當它接近目標時,速度不會比早期的俄羅斯反艦導彈更快。

另外,超音速導彈可以在水面上滑行以避免雷達探測,但飛得更高更久對「鋯石」更容易被雷達發現。既能高超音速,也能避免被發現,兩者不能同時做到。類似的問題影響了其它高速導彈,如中共的反艦彈道導彈。


圖為2019年的大型閱兵式上,中共軍方展示的東風17(DF-17)高超音速導彈。(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2019年的大型閱兵式上,中共軍方展示的東風17(DF-17)高超音速導彈。(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匕首」被擊落 對台海局勢的影響

中共的高超音速導彈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跟「匕首」導彈比較相似的,就是東風21D、東風26B、還有鷹擊21,這些系列的源頭都是美國的潘興2導彈,這部份導彈也是中共目前數量最多的中程導彈。

中共一直把高超音速導彈作為對美軍艦艇的威脅手段。如果烏克蘭的防空導彈能擊落「匕首」,等於驗證了美軍導彈防禦系統的實力,可能對中共的導彈部隊造成重大影響,東風和鷹擊系列導彈所謂「不可攔截」說法也被打破,這將大大降低中共大量彈道導彈對台海地區的威脅。

馬克表示,「匕首」導彈被吹噓得很厲害的導彈,作戰效能實際上是很有限的,包括是否能夠準確地命中目標都是一個問題。俄羅斯只公布過一次「匕首」導彈擊中目標的影像,也被發現作假。實際上「匕首」導彈到底有沒有打中擊中目標,真正攻擊效果如何,外界都不清楚。

馬克說,中共一直把高超音速導彈作為對美軍艦艇的威脅手段,但實際上對美軍艦艇的威脅實際概率並不是很高,特別是美軍擁有了很完善的反導防禦系統。即使導彈防禦系統不能夠100%攔截高超音速導彈,但它實際能夠產生的效果,並不像中共或者是俄羅斯所宣傳的那麼樂觀。實際上,海上艦艇目標是快速移動的,並不容易搜索和鎖定目標的。所以大家都質疑中共宣傳高超音導彈能夠擊中艦艇的這種說法。

馬克表示,對未來台海的影響,也許不會像中共所宣傳的那麼大。因為你只要對於美軍的航母或者軍艦發動了攻擊,這就相當於二戰的時候日本對珍珠港的攻擊的性質是一樣的。美國肯定會全面反擊。只要第一波導彈攻擊如果達不到效果的話,美軍如果對中共導彈發射機進行全面反攻的話,中共可能第二波或第三波的導彈根本就沒辦法發射,而且中共的空軍可能馬上會被癱瘓掉。#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