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以武逼統的態勢日益明顯,令台灣民意更加反感。在此情勢下,三位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在兩岸論述上採取向中間靠攏,以尋求民意最大公約數。選戰開打迄今,哪些因素影響民意走向?各候選人又如何回應國際日益關注的台灣安全問題?記者邀請專家進行解析。

訴求「和平」反映台灣民意走向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28日在不同場合提到,台灣不能像香港、澳門一樣,變成沒有主權的假和平,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真正的和平,台灣應不斷強化國防,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要「備戰」來達到「避戰」,而求得和平。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參選前後曾表明他反對「一國兩制」,但沒有回應對九二共識的看法。他26日在Facebook上發布與前總統馬英九的合照,並說「和平,需要自信堅定、平等對話」,「台灣必須走在和平的道路上」。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8日提到,台灣面對跟中國大陸的交流,必須務實處理,而交流的底線是台灣自主、兩岸和平。媒體問到九二共識時,他說,可以談的部份先談,但也不用把全部力氣發揮在這題目上。

三人用主權、自信、自主等不同字眼,來表達不願意在北京當局設定的條件下與其互動。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張峻豪提供)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張峻豪提供)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5月29日告訴大紀元,中共常年對台文攻武嚇,使得台灣民眾對中國(中共)認同度下降,對台灣本土認同度上升,在此情況下,候選人不願意與中共掛鉤,也不願意刺激中共,以國民黨日前提出「親美和中」,賴清德提出「反共不反中」路線,其實都是想爭取民意的最大公約數。

曾獲《讀者文摘》中文版聘為特約作家孫瑋芒日前發文提到,「中共非中國」的認識在台灣有相當的民意基礎,不論民進黨是否要強化「反共不反中」的論述,2024大選都繞不開這個議題。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5月28日告訴大紀元,中共就像惡鄰居,天天軍機擾台,出動航母穿越台灣海峽中線,「一般台灣老百姓對這樣一個惡鄰居的印象肯定不好,任何一個想要在台灣政治上生存的政黨都不可能與它有太緊密的關係,否則只會在選舉上起到負面的效果。」

侯友宜對中立場模糊 或與黨內形成拉鋸

侯友宜自5月17日確定接受徵召參選至今,被評為國民黨新型態的參選人,現年66歲,本省籍,曾任內政部警政署署長,兩度贏得台灣人口最多的新北市的市長選舉,鮮少發表對兩岸政策的立場,從政迄今與大陸未有太多互動。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陳世民提供)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陳世民提供)

侯友宜迄今對九二共識不表達立場,陳世民認為,侯友宜未來很可能繼續保持模糊態度,這反映出他既不想得罪又不想依循深藍選民路線的立場,不過,距離大選投票還有8個月,他終究還是會被問出其對九二共識的真實看法。

九二共識是近年來是兩岸議題爭議的焦點,習近平2019年定調九二共識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台灣總統蔡英文回應,此定義說明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台灣絕不接受。國民黨則維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說法。

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近日撰文提到,國民黨正面臨如何處理「親中」形象的困難抉擇,黨內有許多人認為「能夠與共產黨交流對話就能安定和平」,在此情況下,侯友宜將提出何種對中政策,成為關注焦點。

張峻豪認為,侯友宜在性格上比較被動,過去也迴避不少關於國政、兩岸的問題,在這次選戰中,他可能傾向保持新北市市長的角色,「不過,他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回應黨內親中立場的人,不過他長期以來在兩岸問題上不太具有論述能力,他若想退去國民黨親中的形象相對會比較困難一些」。

根據正常國家文化基金會政策中心發布最新民調結果,在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人參選下,賴清德以34%支持度領先侯友宜的23%和柯文哲的23%。如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分別加入侯友宜或柯文哲陣營,則「郭柯配」或「侯郭配」的支持度,上升到27%、30%,將逼近賴清德。

三強競逐下 北京藉認知作戰影響選情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25日談到,相較於賴清德、侯友宜,北京可能對柯文哲比較熟悉,「我的感覺是,比起其他兩人,它們(北京)比較願意『支持』柯文哲。」連日來,葛來儀的說法在台灣引起熱議。

張峻豪說,2024年總統大選可以說是自台灣2000年總統選舉以來,第一次有三強鼎立的局面,不過,柯文哲的民眾黨比較屬於個人化的單一政黨,叫做一人政黨,並未深入台灣地方基層,這次大選,能否在民進黨、國民黨之外塑造真正第三勢力,打破過往的藍綠對決,還有待觀察。

陳世民認為,對於北京而言,會希望候選人中有一個支持它「和統」(和平統一)路線的候選人,但是,目前三位都不是北京希望見到的候選人。

「北京確實可能把侯友宜看成是國民黨第二個李登輝,如果侯當選總統,反而可能會推動台灣走向主體化或本土化,讓台灣變得比較團結,就像過去在李登輝執政的時期,這反而是中國(中共)不想看到的結果。」

陳世民認為,郭台銘是否參選,將是未來的觀察重點,「未來關鍵問題還是在於郭台銘會不會出來(參選)。過去這一段時間,可以看到台灣內部還是有一股勢力,希望說服郭台銘出來參選,變成四人參選。」

張峻豪認為,過往台灣選舉時,中共藉操作認知戰試圖影響選情,這次也不例外,它可能從柯文哲支持者中找到中間選民或國民黨的年輕支持者,藉批評執政黨的施政,以影響民進黨的選情。

提升民主與國防 可帶領台灣走向安全

台海議題躍升為國際議題,G7峰會將「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視為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台美關係近年來互動升溫,也讓台灣未來領導人的產生越來越受到美方關注。

張峻豪認為,美國現在最信任的台灣領導人是蔡英文,如果賴清德可以維持蔡英文的路線,他會被美國視為適合帶領台灣走向安全。其次,在台海問題成為國際問題之際,三位候選人中誰能夠更加提升台灣的民主價值,讓國際看到台灣與中國(中共)之間具有非常大的不同,就更能帶領台灣走向安全。

美國情報單位認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指示軍隊,在2027年以前做好武力犯台的準備。

陳世民說,即使中共當前還沒具備拿下台灣的軍事能力,但它持續在做和、戰準備,通過「買台灣」、滲透台灣社會來弱化台灣民眾的抵抗意志,特別是中國經濟增長趨緩,中國國內失業高漲,北京當局為了維持其統治,可能對外訴諸強硬,對內激發民族主義,合理化其統治的正當性。

「面對這樣的獨裁政權,台灣重要的關鍵在於強化本身的軍事實力和防衛實力,與民主自由國家緊密合作,促使國際社會願意協助台灣、嚇阻中共進犯。」陳世民表示,「基於安全的考慮,我認為賴清德強調的強化實力、增強備戰意志,自助才能得人助的想法,最能保障台灣安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