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總體罪案數字按年急升48.4%,由去年首季約1.39萬宗,升至今年同期約2.06萬宗。其中「詐騙」案升幅最多,由去年首季的5,378宗增加至今年同期的8,886宗,增幅高達65.2%;「三合會相關罪案」由296宗增加至503宗,增幅高達69.9%。翻查資料發現,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首季總體罪案數字分別只有約1.28萬宗,遠低於今年同期的大約2.06萬宗。

警務處近日公布最新罪案數字,今年首3個月總體罪案數字高達20,584宗,比去年同期的13,866增加6,718宗,按年增幅達48.4%。當中以「詐騙」案數量佔最多,今年首3個月錄得8,886宗,比去年同期的5,378宗增加65.2%;其次是「盜竊案」, 今年首3個月錄得5,340宗,比去年同期的3,678宗增加45.2%,其中「雜項盜竊」由1,823宗增加至2,909宗,按年增幅達59.6%。

按年增幅最多的案件類別是「扒竊(打荷包)」,由45宗增加至94宗,增幅高達108.9%;其次是「非禮」案,由143宗增加至244宗,增幅高達70.6%;「三合會相關罪案」由296宗增加至503宗,增幅高達69.9%。另外,今年首3個月錄得2宗「金舖 / 錶行劫案」,而去年同期只有0宗。

隨著放寬防疫措施、中港兩地通關,被捕的中國大陸旅客人數激增,由去年首3個月的37人大幅上升至今年同期的266人,增幅高達618.9%;被捕的其它國家旅客人數亦由去年首3個月的128人增至233人,增幅達82%。而10至15歲被捕少年罪犯,亦由去年首3個月的157人增至今年同期的305人,增幅達94.3%。

鄧炳強:疫情令傳統罪行減少

5月15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出席撲滅罪行委員會會議後見記者,他解釋香港整體罪案數字比去年同期有相對顯著的升幅,主要是受到兩個因素影響。第一個是由於詐騙案在去年一直持續攀升,今年首季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大約六成半,佔整體罪案數字超過四成。鄧宣稱騙案的上升趨勢並非香港獨有,對比其它城市的情況,例如新加坡及倫敦的升幅,都是介乎三成半甚至五成,與香港情況相若。

另外,鄧又指去年首季是第五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當時社會實施了比較嚴厲的社交距離措施,社會上活動因此大減,當時比較少人出街,因此導致大部份傳統罪行,例如盜竊、行劫、爆竊、傷人及嚴重毆打等罪案,由於沒有太多人出街,所以均錄得很低的數字,甚至部份更是有紀錄以來最低的數字。由於現在社會生活大致回復正常,罪行亦回復疫情前水平。

疫情前罪案數字遠低於今年

不過,本報記者翻查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文件,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首季總體罪案數字分別只有12,799宗和12,776宗,遠低於今年同期的20,584宗,分別只有今年同期的大約64%。

2018年和2019年全年分別錄得8,372宗和8,216宗詐騙案,比今年首季的8,886宗還要少。暴力罪案方面,2018年首季和2019年首季分別錄得2,023宗和2,026宗,比今年首季的2,249宗少。

10至15歲被捕少年罪犯方面,2018年首季和2019年首季分別有293人和211人,比今年首季的305人少。

吳志森:政府應公布騙案分項數字

資深時事評論員吳志森5月16日在其YouTube頻道上形容,即使在疫情期間,騙案亦沒有停止,增幅更高達六成半;建議政府應該公布8,886宗騙案的分項數字,究竟當中包括甚麼類型的騙案,例如冒認大陸官員電話騙案;又質疑是否與政治社會改變氣氛有關,令接聽電話的市民越來越恐懼,或因此受騙。

鄧炳強5月15日曾透露,今年首季騙案當中超過七成為網上相關騙案,網上購物騙案佔整體網上騙案接近三成,上升了36%。至於求職及投資騙案佔整體網上騙案19%,上升了44%;電話騙案方面,今年首季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6%;網上情緣騙案今年首季比起去年同期輕微下跌16%。

另外,前社民連主席陶君行5月15日在「花生台」網台節目上分析指,罪案數字急升與經濟發展停濟有關,部份基層市民收入不足便可能鋌而走險,例如一些被解僱的食肆和零售業職員。@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