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日本央行的新任行長植田和男將會正式走馬上任,接替已經在位10年的現任行長黑田東彥。而全球也正在密切關注,是否日本央行會由此調整貨幣政策,因為一旦調整,有可能會造成今年最大的「灰犀牛」之一,引發全球3.5萬億美元的資金大挪移,對日本經濟乃至全球金融市場都會造成衝擊,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日本超寬鬆政策若轉向 恐在全球引發蝴蝶效應
那麼,為甚麼全球都如此關注日本央行的政策走向呢?這就要從日本過去十年來實施的超寬鬆貨幣政策說起。
1980年代,日本經濟快速成長,股市、房地產大漲;但1990年代起,日本進入失落的20年,經濟停滯,股市不見起色,甚至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為了提振經濟,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2年提出了一個「三支箭」政策,並且任命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出任日本央行總裁,實施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希望通過購買日本國債來降低借貸成本,刺激經濟增長。
日本央行的官方名稱為「日本銀行」,它的主要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維持核心CPI,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在2%,日本的核心CPI主要是由食品、居住、交通等項目組成,但是,並沒有像其它國家那樣剔除掉能源項目,因此波動可能會比較大。
為了讓通脹率回到2%的目標區間,日本央行還從2016年9月起,實施收益率曲線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YCC)計劃,不僅將日本的短期基準利率維持在負的0.1%,同時將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也設定在接近0%的目標區間。只要利率超過目標區間,日本央行就會介入國債購買操作,直到收益率回到目標區間。
據媒體報道,自黑田東彥10年前開始實施量化寬鬆以來,在10年之間,日本央行累計購買了大約465萬億日圓,差不多3.5萬億美元的日本國債。日本央行的國債持有比例,也在去年9月底首次超過五成。今年3月17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日本央行去年12月底,所持國債(短期國債除外)在發行餘額中的佔比,達到52.02%,創下新高。
同時,由於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長期徘徊在全球最低水平,導致日本資金湧向海外,成為各國政府國債、企業債和股市的重要投資者之一。
日本國內,甚至還出現了大名鼎鼎的投資群體「渡邊太太」,這個「渡邊太太」,指的是一些日本家庭主婦借入低息日圓,投資海外高收益品種及外匯投資,套取利差。大家可別小看了這個家庭主婦形成的族群,她在外匯市場上甚至可以呼風喚雨,美元、英鎊、澳幣、紐幣等都曾經是「渡邊太太」的目標,就比如,2007年2月全球股市暴跌,就被外界認為是「渡邊太太」的手筆。
目前,日本投資者是美國政府債券最大的外國持有者,也是大約10%的澳洲與荷蘭債券的持有者。他們還擁有紐西蘭8%的證券和巴西7%的債務。
除了債券外,自2013年4月以來,日本投資者已經在全球股票市場投入54.1萬億日圓,持有的股票,相當於美國、荷蘭、新加坡和英國股票市場體量的1%到2%。
其中,澳洲、荷蘭和紐西蘭的債市和股市,最容易受到日本資金回流國內的影響,按照投資體量計算,敞口最大的前十名,還包括:巴西、法國、新加坡、南非、美國、印度和英國。
所以,一旦日本貨幣政策走向緊縮,海外資金就會流回日本,從而引發金融市場的波動,對全球金融市場以及日圓匯率,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日圓貶值加通脹飆升 「收益率曲線控制」難持續
事實上,資金回流日本,正在進行中,日本投資者去年已經拋售了創紀錄數量的海外債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資者預期日本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不可持續,越來越多的資金沽空日債、看多日圓。
一方面,在美國大幅加息後,美日利差越來越大,導致日圓大幅貶值。此外,國際油價因為俄烏戰爭飆漲,而日本能源依賴海外進口,就得兌換更多外幣買石油,也加劇了日圓貶值。日圓兌美元,曾在去年創下了32年來的最低。
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和貨幣貶值,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從2022年4月起,就超過了2%的目標。
去年12月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剔除變動劇烈的生鮮食品之外的綜合指數,比上年同月上漲了4%,創出40年來的最大漲幅。這不僅導致日本民眾生活成本大增,也拉低了現任岸田文雄政府的民意支持度。
比較諷刺的是,在黑田東彥前9年的任期內,通貨通脹率從未超過2%。但在最後的第10年,物價終於飆升,不過卻不是超常規寬鬆政策帶來的效果。
由於美日利差不斷擴大,再加上日本通貨膨脹飆升,海外投資者大舉押注日本央行未來將會調整超寬鬆貨幣政策,因此大量拋售國債。
為了遏制債券收益率的上升,日本央行也被迫購買更多的日本國債。媒體報道稱,日本央行在截至3月底的上一財年,直接購買的日本國債規模升到135.989萬億日圓,大約是1.02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幾乎是前一財年(72.87萬億日圓)的兩倍。
去年12月20日,日本央行突然意外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YCC),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 正負0.25%(±0.25%)的區間放寬到正負0.5%(±0.5%)的區間,當時消息一出,市場震驚,日圓單日就大漲 3%,創下4個月來新高;而美元則是重貶3%,國債飆高,全球股市動盪。
由於日本長期利率都接近目標區間的上限,所以日銀此舉也成為「事實上的加息」,也被視為是日本將要調整超寬鬆貨幣政策的信號。雖然日銀否認「加息」,並且在1月決定,維持現在的貨幣寬鬆政策,但據日經報道,做空日本國債的持倉並未減少。
由於日債市場已經形成了「金融堰塞湖」,所以,一旦湖水決堤,對日本經濟、日圓匯率乃至全球金融市場,都可能構成重大的威脅,也將會成為2023年最大的「灰犀牛」之一。所以市場尤其關注,在植田和男正式上任後,是否會調整日本的貨幣政策。
特別是眼下,多國央行持續加息已經撼動了國際銀行業,並威脅到金融穩定,所以,日本央行的下一步就「事關重大」。一旦日本央行開始緊縮,可能會放大全球債市的波動,讓全球經濟遭受新一輪衝擊波。
而且,加劇這種不安的是,3月30日,華爾街金融家,《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也再次發聲,警告日本央行可能會是下一個倒下的全球超級大行。
這位清崎君的警告可不容小覷,因為此前,清崎曾經因為精準預測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而成為「華爾街傳奇人物」,在最近的美國矽谷銀行破產倒閉之後,他也在3月13日預言瑞士信貸銀行將會是下一個「矽谷銀行」,結果兩天後,瑞士信貸就真的「爆煲」了。
清崎指出,日本央行不僅長期將利率維持在零,還為全球衍生品市場提供了龐大的資金。如今,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正面臨著嚴重問題。而日本央行與衍生品市場的緊密聯繫,使其處於更脆弱的地位,並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3萬億美元的大雷是否會引爆?
那麼,這顆大雷是否會引爆呢?我們先來看一下,植田和男本人對日本的貨幣政策持有甚麼樣的觀點。
植田和男(Kazuo Ueda)是一名學術經濟學家,曾在1998到2005年期間擔任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委員。由於他是學派院出身,並且已經脫離央行系統很久,所以日本政府提名他來做央行行長,就讓外界倍感意外。
據說,植田和男很難被簡單地歸類為緊縮派還是寬鬆派。但是,他在日本通貨緊縮階段參與了零利率政策的出台,並在2000年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投票反對取消該政策。
植田和男還在今年2月日本國會的聽證會上表示寬鬆貨幣政策「利大於弊」,目前沒有改變2%通脹目標的打算,會繼續觀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區間放寬到正負0.5%的影響。
他還表示,日本通脹上升是由成本上升所推動,潛在通脹預期會逐步向上,如果能看到通脹穩定在2%以上,貨幣政策就可以轉向正常化。
同時,植田和男去年7月在《日經新聞》(Nikkei)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也反對過早加息,理由是這可能有損經濟,並不利於實現使日本擺脫通縮的長期目標。
所以,綜合這些言論來看,植田和男短期內不太會調整貨幣政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3月31日發布報告,建議日本央行「應避免倉促退出現有貨幣政策」,否則會給經濟帶來風險,也不利於更平穩的過渡以及保護金融穩定。
而且,矽谷銀行等無預警倒閉,也為日本央行增添了變數。如果美國不加息,日本央行緊縮貨幣的壓力就會降低。
此外,日本的經濟狀況也令人擔憂。日本央行4月3日發布的季度短期報告顯示,3月份日本最大製造商的信心指數,已經從7降到了1,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第五個季度惡化。有學者表示,日本經濟今年將會陷入衰退,原因在於出口下跌與投資者的謹慎情緒。
當然,日本央行持有的國債存量已經很高,如果放棄收益率曲線控制,允許利率提升,就會加重日本政府的債務負擔,所以日本央行必然也會謹慎行事。
但是,日本央行通過「收益率曲線控制」人為扭曲債券市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續的。如今,要如何修正這個政策,是擺在日本央行面前的難題,也將考驗植田和男的智慧。@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粵語配音:Ada
剪輯:曲歌
監製:陳思雨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