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共史上,有許多間諜為中共奪取政權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但在中共奪取政權後,他們卻大多都沒有好下場。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們講過關露、葛珮琪、金無怠、陳修良等人的遭遇。今天,我再根據中國老報人顧雪雍的《我所知道的中共「五方特務」袁殊》,以及記者宋春丹的《「五重間諜」袁殊的晚年生活:經常變臉使得他悲喜無常》等資料,和大家談一談為中共當五面間諜的袁殊,他的悲劇人生。

袁殊,1911年出生在湖北省蘄春縣一個沒落的書香門第,他幼年跟著母親到上海投靠親戚謀生,曾在一家印刷廠做學徒工;12歲進入上海立達學園讀書;16歲參加北伐軍。

離開部隊後,他回到上海,成了一名文學青年。

1928年,袁殊和妻子馬景星到日本留學,攻讀新聞學。回國後,他創辦報紙《文藝新聞》,成了上海灘有名的記者。

或許,袁殊本可以成為一個新聞大家。但是,他和左翼文學界的關係逐漸密切起來,後來還發展成了中共的五面間諜。他的人生路,被徹底改變了。

袁殊的五重間諜身份

第一層身份根本上是中共間諜

1931年10月,20歲的袁殊,在上海經時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長潘漢年介紹,加入中共。

當時,潘漢年告訴他:「你加入的是秘密前衛組織,普通的組織成員不知道你的身份。」甚麼「秘密前衛組織」呢?就是中共最高特務機關——中央特科。潘漢年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央特科二科科長,也就是情報科長。

潘漢年還給袁殊介紹了今後負責與他單線聯繫的王子春。那次會面後,在王子春的安排下,袁殊接受了兩個月的特工訓練。

訓練一結束,他就正式投入地下情報工作,成為一名中共間諜,並根據指示停辦已經出了60期的《文藝新聞》。

第二層身份是國民黨中統間諜

中統的全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控制的國民黨黨務系統的特務機構。這裏的「CC」,是二陳的首字母縮寫。

1932年,根據中共的安排,袁殊請他在上海的表兄賈伯濤幫他找一份工作。賈伯濤很快把他介紹給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常務委員、社會局局長吳醒亞。

吳醒亞是中統在上海的負責人。袁殊由此順利打入中統內部,後來成為中統的秘密團體「干社」的情報股股長。

第三層身份是日本情報機構間諜

為了在工作上有所突破,袁殊根據王子春的指示,要求吳醒亞根據他的特長,為他安排一個新聞記者的公開職位。

吳醒亞同意了,安排他到當時中國最大的經濟新聞通訊社——「新聲通訊社」當了一名記者。

有了記者身份作掩護,袁殊經常出席南京政府和日本領事館的記者招待會。有一次,在出席日本領事館記者招待會時,袁殊結識了日本領事館副總領事岩井英一。

一來二去,兩人成了朋友。大約半年後,岩井英一主動提出請袁殊擔任日本領事館的情報員。

袁殊把這件事匯報給了王子春,王子春又指示他向吳醒亞報告。吳醒亞認為,袁殊打通日本人的關係對獲取情報有利,於是鼓勵他與岩井英一交往。

在岩井英一的安排下,袁殊成為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特別調查班——「岩井公館」的重要負責人。

「岩井公館」是上海最大的、公開的日本特務機關,設在閘北區的一個大院內,裏面有四幢獨立的小樓。其中一幢小樓是「興亞建國運動本部」,袁殊任總幹事。

他用「嚴軍光」的筆名發表了「興亞建國運動」宣言和不少文章,大肆宣傳所謂中日「共存共榮」,號召亞洲各國在日本領導下建設「大東亞共榮圈」。

還有一幢小樓,頂層設著秘密電台。中共派駐香港、重慶的特務,把有關國民黨和英美的情報發往延安,由延安發到「岩井公館」再轉送給日本。

同時,也把袁殊等人收集的情報,發給延安和蘇北新四軍。知情者說,「岩井公館」實際上是中共設在日佔區的辦事處。

第四層身份是汪精衛偽政權的間諜

根據中共的安排,袁殊之後又擔任投靠侵華日軍的汪精衛偽政府的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清鄉委員會政治工作團團長等,並利用這些職務便利為中共服務。

第五層身份是國民黨軍統間諜

軍統的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與中統並立的國民政府軍隊系統的重要情報機關。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潘漢年以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主任的身份回到上海。從那時起,潘漢年成了袁殊的直接聯繫人。

經中共同意,袁殊先加入上海幫會組織——青洪幫,來往於杜月笙、黃金榮之間。後來經杜月笙引薦,袁殊又打入了以戴笠為首的軍統。

在徵得潘漢年同意後,袁殊成了戴笠軍統局上海區國際情報組少將組長。而他公開的掩護身份依然是記者,他也因此繼續與日方的岩井英一保持聯繫。

抗戰一勝利,袁殊被軍統任命為「忠義救國軍新編別動軍第五縱隊指揮和軍統直屬第三站站長」,授予中將軍銜。

五重間諜身份,戴著五張面具生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一個不小心,就是丟性命的事。

袁殊為中共辦成了哪些事

最重要的一件是:代表中共與日軍秘密會談。

顧雪雍撰寫的《我所知道的「五方特務」袁殊》披露,抗戰開始後,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深感與日軍作戰只會消耗實力,於是制定了「聯日反蔣」的策略,發密電給新四軍政委饒漱石,讓他派人代表毛與日軍談判。

饒把這個任務交給情報部長潘漢年。潘隨即赴上海「岩井公館」找他的下屬袁殊,一起去會見日本特務頭子岩井英一。然後,三人再去見日本駐中國最高特務機關「梅機關」的首腦影佐禎昭少將。

雙方會談3天後,達成重要默契,並寫了會談紀要,主要內容是:日軍與共軍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和平共處;中共負責保護鐵路交通安全;中共可到日佔區採購戰略物資;日軍對中共開放長江封鎖線,中共人員、物資可順利在長江兩岸通行等。

潘漢年代表毛澤東與日寇談判,袁殊既是翻譯,又是潘的助手,所以也是中共代表之一。

其次,袁殊為中共提供了大量重要的戰略情報。

比如,他告訴延安:德軍即將進攻蘇聯;日軍決定「南下打英美而非北上打蘇聯」。延安立即將這兩份情報轉告蘇聯,蘇聯因此下決心將東線40萬兵力統統調到西線。

第三,袁殊向中共提供了大量人、財、物。

比如,1945年抗戰勝利後,岩井公館將被國民黨封閉。袁殊事先得到消息,把「岩井公館」的所有土地、房屋、金銀、證券、物資等,價值約一億多美元全部交給中共,用來在上海開辦一家銀行,為中共內戰提供資金。

中共建政後被關監獄20多年

1949年中共奪取政權後,袁殊被中央情報總署署長李克農調到北京,任亞洲處處長,負責日美動向的調研。

1955年4月3日,任上海市常務副市長的潘漢年,因所謂「內奸」問題,在北京飯店被逮捕。

一個月後,袁殊受「潘漢年案」牽連,也被逮捕,之後被拘留審查10年。1965年,他被中共軍事法庭扣上「國民黨CC特務、軍統特務、日本特務、漢奸」等罪名,判刑12年。

1967年,袁殊刑滿,本該獲釋回家。但是,當時正值「文革」狂熱時期。中央文革小組決定重審潘漢年案。潘漢年夫婦被重新收監,袁殊也被再次關押。這一關,又是8年。

1975年,袁殊出獄後,不是直接回家,而是被押解到湖北武漢大軍山農場繼續「勞動改造」。

1980年,已患腦血栓的袁殊回到北京。之後,他不斷向中共有關部門申訴,希望把他的歷史問題搞清楚。

1982年8月,潘漢年案平反。1982年10月7日,中央調查部給袁殊送來最高法院的複查判決書,撤銷1965年的判決,宣告袁殊無罪。

1986年後,半身不遂的袁殊已經精神紊亂。他喜怒無常,無法控制情緒,有時突然嚎啕大哭。

1987年11月26日,那是一個大雪天,袁殊在北京去世。

結語

袁殊的經歷,很令人感慨,也至少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中共為了顛覆中華民國、奪取政權,確實是不擇手段。在中華民國軍民與侵華日軍浴血奮戰時,它竟利用高級間諜與日軍勾結。

第二,中共當政後不久就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將當年被它蠱惑而甘當間諜的人關進深牢大獄,讓他們當替罪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