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港府早前引入兩款分別由藥廠默沙東(Molnupiravi)及輝瑞(Paxlovid)研發的口服藥,如於入院初期使用,可降低死亡風險,並能減少體內病毒量,死亡率方面分別降低52%及66%。用於沒有病徵的患者身上,口服藥同樣有顯著臨床療效,團隊認為醫管局現行的用藥指引為合適,惟未來可以把服用對象擴至予18歲以上未有接種疫苗的人士,有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刺針・傳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黃競浩領導的研究團隊,於今年2月26日至4月26日期間,就口服藥對BA.2病毒株的成效進行研究,搜集全港已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病人數據,並於大約40,700名患者中,篩選出適合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的病人參加研究,並分為兩組,分別為留醫兩日內開始服用由藥廠默沙東Molnupiravi研發的莫努匹韋(Molnupiravir)的1,856名患者及1,856名對照組(即無服藥物)患者;與留醫兩日內開始服用由輝瑞Paxlovid研發的帕昔洛韋(Nirmatrelvir-ritonavir)的890患者及890名對照組(即無服藥物)患者。是次研究對象中,並不包括非氧氣治療住院患者、及已入院超過3日及18歲以下人士等。

研究發現,服用莫努匹韋的1,,856名患者中有150人死亡,對照組有295人死亡;而服用莫努匹韋的890患者中有32人死亡,對照組則有92人死亡,結果顯示,對於輕度至中度新冠患者,於確診初期使用莫努匹韋及帕昔洛韋,分別能降低死亡風險約50%和66%。然而中度至重症的住院病人,於使用莫努匹韋後,則未見有臨床效益;但研究亦顯示,服用莫努匹韋及帕昔洛韋口服藥後,患者減低需要氧氣治療的風險分別為31%及27%。

港⼤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黃競浩指,由於研究對象排除了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加上第五波疫情時,不少患者未能於短時間內入院治療,或於入院時情況已非常嚴重,因此研究中,有關使用呼吸機及入住深切治療部的數據不多。數據指兩種藥在減少病毒量上亦有成效,可減少病毒量率達38%,但對於服用藥物後5日,病毒量才現跌幅,黃競浩補充指,研究期間為疫情高峰期,未必能每天為病人作檢測,因此統計上便出現5日後才有跌幅。

口服藥用於沒有病徵的患者及未接種疫苗的確診者均見成效,但相反已接種第二劑復必泰疫苗或三針科興疫苗的確診者,則未見有顯著成效。黃競浩認為,結果證明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因接種疫苗後,身體於染疫後短時間內便出現中和抗體。

由於研究期間處於第五波BA.2病毒株疫情爆發,因此是次研究無法證明口服藥對BA.4及BA.5的效用,但黃指今年曾有不少於動物上的研究,均證明口服藥對BA.4及BA.5中和抗體都有效。黃認為是次研究證實醫管局現行用藥指引合適,亦同意若日後增加口服藥數量,可擴展至18歲以上的人士服用,尤其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士。@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