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的中國樓價仍普遍下跌,同比跌幅超過2個百分點。《華爾街日報》發文分析指出,中國房企的債務爆煲和爛尾樓問題日益突出,嚴重打擊了公眾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

中共國家統計局9月16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5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跌,下跌的數量比上個月增加了10個。而70城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平均環比下跌0.3%,同比下跌2.1%,跌幅均較上月有所擴大,且使得下滑趨勢擴大到了一整年。小城市的情況尤其糟糕。三線城市的樓價比一年前下降了3.7%。

從各等級城市來看,僅一線大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二線、三線城市則分別下跌了0.2%和下跌0.4%,與上月相比呈現漲幅收窄或跌幅擴大的態勢。

數據還顯示:8月份新建住宅物業的銷售數量同比下降了21%。摩根士丹利追蹤的22家開發商中,8月份的房產銷售累計下降了29%。

針對上述數據,《華爾街日報》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現狀進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每年9月和10月通常是中國房地產銷售的旺季,但今年的銷售情況顯然不妙。地方政府雖然近期一直在推出一項項的措施來提振房地產市場,包括允許父母用自己的住房公積金幫助子女們購買公寓,但這些政策大多只是對以前限制的放鬆,治標不治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文章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是公眾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財務狀況的整體信心仍然脆弱。一批開發商的倒下,引發了人們對預售住宅能否如期交付的擔憂,以及擔心更強大的開發商那些尚未完工的項目是否也會面臨爛尾的風險。

此外,商品樓價格不斷下跌也是潛在買家保持觀望的另一個原因;而中國的疫情「清零」政策拖累了居民的收入增長和就業,使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情況變得更糟。

文章指出,要想恢復民眾對樓市的信心,需要解決預售未完工住宅的問題。而地方政府的財政已經因土地銷售暴跌而受損,僅依靠他們去解決這些問題很可能無法完成。

在過去1個月裏,地方政府已經開始為一些比較健康的開發商發行的債券提供擔保。這有助於預防危機進一步傳染,但還不能重建民眾對整個行業的信心。如果中央政府不能拿出更有力的措施來恢復公眾的信心,中國樓市的困境恐怕會持續蔓延下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