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已確定10月16日召開「二十大」。圍繞「二十大」的一個核心議題是:在習近平三連任的前提下,常委會有幾人?誰將入常?就此談點拙見。
首先,假定中共現行領導體制不變
仍舊維持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總書記的格局。有論者提出了「二十大」是否會恢復「黨主席制」的問題。茲事體大,需總體謀劃,而官方又沒消息放出,本文暫且存而不論。
其次,常委人數
目前7人。歷史上,十三屆5人,十四屆、十五屆、十八屆、十九屆都是7人,十六屆、十七屆則是9人(主要是江澤民要架空胡錦濤)。由此推測,二十屆7人的概率比較大。但習根據所面對的政治鬥爭局面,仍有選擇5人方案的主動性。5人方案的好處,通過減少席位,強行壓制黨內派系的爭奪空間(特別是當各派勢力僵持不下時),有利於習集中權力、一人掌控大權。9人方案的可能性很小。習「十八大」時不惜代價都要把常委從9人降為7人,「二十大」三連任,即使要妥協、保持派系平衡,也不大可能以恢復9人方案為代價。
再次,幾人留任問題
習上台以來的十八屆、十九屆,都是習和李克強兩人留任,其餘的人全下。為甚麼習和李留任呢?因為中共十七大(2007年)上,習和李雙雙被選為接班人,被稱為「雙接班」。但在以後的政治演變中,習強勢、李弱勢,習李變成了主從關係。「二十大」上,習有兩種極端選擇,一是自己一人留任,其餘全下;另一種是按「七上八下」規則,栗戰書、韓正到點下車,餘者全留。
「二十大」與「十二大」以來歷次黨代會的一個最大不同,是習要三連任(謀求絕對掌控權力)。這是打破慣例,阻力是很大的,習要不要給出一些補償?補償應該是少不了的(至於補償多少,這取決於習對政局的掌控能力)。因此,本文研判,習可能調和兩種極端方案,走中間路線:自己之外,留任1-3人。
第四,現常委留任可能性分析
栗戰書、韓正因年齡過線,普遍認為會全退。這裏只分析其餘4人。
李克強。習如留下李,是得分的,顯示自己有容人之量,還是尊重十七大的政治安排的。而且,李轉任人大委員長,也是有李鵬的前例可循的。但這裏有個問題,一些人炒作「習李不和」,要李領頭反習,甚至「習下李上」論都出來了,這對李留任非常不利。習如果認為李沒實力、沒野心(兩人畢竟搭班子都15年了,李是趙紫陽以來最窩囊的總理),會留下李(假設李願意),否則沒戲。
汪洋。留任政協主席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汪洋之前,李瑞環、賈慶林都任兩屆;俞正聲只任一屆,是因為年齡問題。有種觀點認為,汪洋可能出任總理。本文認為這幾無可能。汪洋被當作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在「十八大」受到阻擊,沒能入常;即使「十九大」進來了,也被安排到政協主席的閒職上,這表明汪洋並不是被充份信任之人。汪洋如當總理,需滿足至少如下三個條件:第一,亂局;第二,習的絕對信任;第三,各派勢力公認非汪不能力挽狂瀾。而這是非常難的。
王滬寧。留的理由,是他作為中共的「大腦」、習的最高智囊,無可代替之人。去,則是為習卸責。習這些年的向左轉,政局每況愈下,都是王出了歪點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已有論者觀察到了「二十大」前王滬寧權勢衰減的現象(王長期保持的中央政策研究室被邊緣化)。王去的可能性大於留。
趙樂際。作為現任常委中最年輕的一個,趙樂際去留在兩可之間。不過,即使留下,趙也不大可能再當中紀委書記了。因為這個職位太敏感,掌握了太多黑材料,所以吳官正、賀國強、王岐山都只干一任。趙去的可能性也不小,一是因為聲譽太差、能力不行、成事不足,二是空出一個位置好安排習的自己人。
結語
以上所論,都是基於當前中共內部政治形勢。不過,當前中共面臨著相當大的外部衝擊。第一,中共宣布「二十大」會期恰遇疫情反彈,全國疫情分布圖呈現一片紅,如果疫情失控,小者「二十大」推遲(2020年全國「兩會「就推遲到當年5月份),大者無限期延期。第二,「動態清零」重創經濟,民怨沸騰,已有4億多人公開聲明退出中共及其附屬組織(「三退」),中國走向「變天」的臨界點。從這個角度講,「二十大」已半邊踏空,而某些人還一個勁謀劃保黨、三連任、當常委,是不是太諷刺了?
大紀元首發#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