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資本市場很熱鬧,阿里巴巴準備和美國分手,巧合的是,有外媒說馬雲要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而在阿里股價連跌數天的同時,恒生科指也在上周五全線下挫,外資正迅速撤離。有分析認為, 這和習近平二十大連任,那些外資看不清未來中共國策有關;雖然,中共目前在經濟發展策略上在整體調整,但經濟究竟要怎麼走,可能還是要等到二十大之後,才能日漸明瞭。那麼,這種轉型對外資會有甚麼影響呢?現在逃離的外資,還會回來嗎?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話題。
阿里或與美國分手 外資已減持
我們先從阿里巴巴說起,就在阿里宣布將申請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的3天之後,上個星期五,也就是7月29日,美國證交會(SEC),將阿里巴巴列入了面臨退市風險的中概股名單。
當天,阿里巴巴美股ADR價格暴跌11.1%,港股價格跌了6.1%。到了本周一早上,阿里巴巴的港股繼續向下,低開5%,全日跌3.8%。
阿里巴巴也在這周一發表公告稱,阿里保持在紐約上市的同時,申請香港為主要上市地。
當然,阿里要增加另一個主要上市地,會增加合規成本,但和迫在眉睫的退市風險相比,這個問題就不值一提了。
可以看到,一方面,市場在等待阿里巴巴即將公布的最新業績;而另一方面,留給阿里巴巴這些中概股的時間,也已經是越來越少了。
因為在美國證交會將阿里列入名單的兩天前,也就是7月27日,證交會的主席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曾表示,不會派遣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檢查員到中國及香港,除非美中雙方就審計權限達成一致,允許會計監督委員會全面檢查公司的審計底稿。
本來,根據去年生效的法律,美國證交會已經點名了150多家中國公司,這些公司最快可能在2024年就會被踢出美國交易所,但是,證交會的主席根斯勒說,如果國會議員提出的一些調整措施獲得通過,中概股的摘牌時間表,可能將要縮短一年,要從2024年提前到2023年。
在過去幾個月,中美雙方雖然一直在談判,以免中概股從美國交易所集中退市,但現在仍然進展甚微。
比如,對於阿里可能從美股退市這件事情,《華爾街日報》的評論就認為:「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裏,中國科技公司與美國資本市場的關係一直很活躍,但現在他們應該為脫鉤後的生活做好準備。」
的確,這些中資企業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外資已經在撤離。
我們以部份境外資產管理機構對阿里的投資情況為例,大陸財新網的數據顯示:
6月期間,英國資管巨頭安本資管旗下兩隻基金,減持阿里巴巴的幅度達到12.07%和10.94%。截至6月底,這兩隻基金所持阿里巴巴股票的市值。只剩1,039萬美元和1,377萬美元。
芒格旗下的Daily Journal,在今年第一季度,將持有的阿里股票倉位砍半,不過二季度的持倉倉位沒有變化。截至6月末,該機構所持阿里巴巴的股票市值,是3,410萬美元。
阿里,雖然可能少了國際投資者,但是阿里以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有一個好處,它將符合納入港股通的資格,也就是大陸的資金可以買賣阿里的港股股票,或者說,國家隊可以出場了。
馬雲計劃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
對於導致阿里股價連跌數日的其中一個原因,市場普遍認為,是有關阿里創辦人馬雲的一則傳聞。
在7月28日,《華爾街日報》的一篇獨家報道說,有知情人透露,馬雲計劃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
報道說,自從螞蟻集團的前身支付寶,從阿里巴巴拆分出來之後,馬雲通過一個名為杭州雲鉑投資的公司實體,控制了螞蟻集團50.52%的股份。報道還說,在中共政府先前展開的整頓行動中,馬雲成為了目標,中共政府的目的,似乎是要削弱馬雲及其麾下企業的影響力。
原本,有關馬雲的風波已經略有平靜,突然又報出這樣的消息,可能市場就會困惑了,是不是阿里這些企業又被中共政府施壓了呢?
監管疑雲未消 外資撤離
其實,除了面臨退市的阿里股價連跌數天之外,其它的中資網科股也在下跌。上周五,港股恒生科指跌了4.86%,恒指跌了近500點。有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是外資要清貨。
不過,中共當局對網科股的打壓,之前似乎已經結束了,為甚麼外資還要撤呢?
外界普遍認為,影響投資信心的因素至少有三個,首先就是中概股退市風險,我們開頭已經講了,美中雙方就中概股審計底稿問題,一直沒有明顯的進展,留給中概股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再一個,就是習近平堅持的「清零」政策,讓市場認為中國下半年的經濟下行風險加劇;而第三個因素,就是上星期市場上的一些敏感消息,比如馬雲準備放棄螞蟻集團的控制權、美聯儲加息的影響等。
中共四十年政策要變 ?
除此之外,有資深投資人還認為,導致外資撤離最大的因素,是在習近平連任的信號越來越強之時,外資看不清未來幾年,中共國策是否會轉型?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是甚麼?或者說,資金現在還摸不清楚習近平連任後的經濟政策,例如強監管會不會反覆?監管的大棒下一個又會打向誰?等等。
既然不能確定,那就不如撤出來先觀望,而且現在是美聯儲加息時節,先去賺點美息也不錯。
我們看,剛才提到的,阿里可能從美股退市、馬雲放棄螞蟻控制權,還有外資撤離等,這些非常具體的事件,其實,就是中共發展路線轉向、以及中共和西方關係惡化的一個縮影,也和習近平二十大連任之後,中國國策究竟如何變化息息相關。
在以前的節目中,我們曾經討論過,在過去5年習近平的任期內,中共的國策為何發生了變化?
過去的40來年,中共大致都在沿著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在走,就是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但是,現在的中共政權內憂外患日益加劇,對內,有人民的不信任,資本的不信任,還有內部的路線鬥爭;對外,則有西方社會的脫鉤,聯合抗共。同時,面對你死我活的二十大,習近平還要自保。
在保黨還要保命的危機下,目前階段,習近平明顯不會以經濟發展為中心,而是要以「政治掛帥」為核心。
因為對於中共來說,把發展經濟作為中心那是資本市場經濟的道路,而中共是不可以被經濟綁架的,它是要把經濟攥在手裏,發展經濟要以不能威脅權力為根本。
這一點,在7月28日,從中共召開的政治局季度經濟會議上就更加明顯地嗅出味道。外界注意到,這次會議上,中共最高層放棄了過去一直堅持的GDP增長目標的口號,反而重點強調「動態清零」不能動搖,甚至明確針對防疫要算「政治帳」,暗示可以不算「經濟帳」。可以看出,中共政治局把習近平的「動態清零」,上升到「政治」高度不可挑戰,是在為習近平二十大連任定調子。
這就是一種政治方向,而這種為了政治目的不計代價的「清零」思路,可以被用在任何一個領域和行業上。按照這個思路看,就能解釋為何網科巨頭、教培行業等會遭遇到「不計代價」的打壓。
而且,中共一定會讓這些民營企業家們知道,在「政治掛帥」的思路下,一切來自於民間的發展力量,包括企業巨頭都要明白,甚麼時候都得跟「黨」走,才能保住性命。
這種流氓統治,在香港特首任命上面,也可以反映出來這一思路。警察出身的李家超上來不是搞經濟,這就是跟緊了中共的思路,首先要穩住政權,經濟是給政治服務的。
用西方思維看似不理智的打壓和混亂的政策,但從中共的角度看,這都是有目的的在走它要的路線,就是所謂的「中國特色」。
近期,中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共黨媒《求是》上發文稱,要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就是要告訴市場,未來幾年,中共特色的資本市場要怎麼發展。
雖然,中共目前在經濟發展策略上在整體調整,但經濟究竟要怎麼走,可能還是要等到二十大之後,中共內部權力分配完成後,才能漸漸看出點兒名堂。
那麼,這種轉型對外資會有甚麼影響呢?要知道,外資進入中國,就是從改革開放開始的。現在外資走了,還會回來嗎?
我們都知道,資本是逐利的,只要看明白方向,有利可圖,可以隨時調轉方向。例如對沖基金這樣的聰明錢,它們可能會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就掉頭回來了。
不過呢,西方和中共脫鉤,現在看是大勢所趨。中概股退市,是美中金融脫鉤在一個層面的體現。另外,近期也有報道說,中韓也開始經貿脫鉤,英國企業也在大規模切斷和中國的經濟關聯。
大家還記得前一段時間,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歐美資本從俄羅斯陸續撤出,以規避制裁。就亞洲目前的局勢來看,一邊是中俄聯合,一邊是拜登在東京成立印太經濟框架,看起來,雖然是經濟層面的抗衡,但其實更是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反映。那麼接下來,資本會不會跟隨政治站隊,全球資本會不會再重新布局呢,我們拭目以待。@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沺欣
顧問:李庭千
編輯:蔚然、宇文銘
粵語配音:Ada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