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納瓦爾尼」這個人名並不陌生,他是俄羅斯反對派代表人物,經常出現在國際新聞裏頭。但在俄羅斯,這個名字被封殺,俄羅斯政府和各大媒體只會稱呼他為「那個人」。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CNN Films與HBO Max在今年4月推出全新紀錄片《納瓦爾尼》(Navalny),講述2020年,納瓦爾尼從西伯利亞飛往莫斯科途中突然昏迷,轉送德國救治後被發現遭神經毒劑毒害。2021年,康復出院的納瓦爾尼返回俄羅斯,一落機即被拘捕,正面臨逾十年監禁刑期。

紀錄片製作得相當精彩和感人,近距離拍攝納瓦爾尼2020年中毒後在德國的生活,以及2021年返回俄羅斯隨即被捕的過程。紀錄片的重點是納瓦爾尼和記者團隊調查是誰落毒,調查過程剪輯得懸疑,引人入勝。這部份的情節比很多荷里活特務片更富戲劇性,令觀眾不敢相信如此誇張的情節竟然是真人真事。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俄羅斯全國上下的貪腐風氣,令記者團隊能夠順利調查到對付納瓦爾尼的特務究竟是甚麼人,只要肯花錢,就可以買下不少資料。首先,記者調查到俄羅斯特務常用的神經毒劑「Novichok」,由一間表面上生產健康食品的工廠生產。隨後,記者買下工廠負責人的電話通訊紀錄,再從車牌查冊系統、電話簿系統逐一調查可疑電話號碼持有人的身份,再跟航班乘客資料核對,就發現有幾個人同樣從西伯利亞飛往莫斯科,涉嫌向納瓦爾尼落毒。

獨裁者的傲慢,同時也是愚蠢。納瓦爾尼在紀錄片中取笑俄羅斯某些官員的電腦密碼非常簡單,多次被黑客入侵。隨後,好像綜藝節目大整蠱一樣,納瓦爾尼自稱某些政府人員,致電多位懷疑毒害他的特務,其中一位竟然「中計」,透露了大量毒害行動的過程。之後,納瓦爾尼透過國際媒體、社交媒體和互聯網的力量反駁普京,這部份的媒體戰,是紀錄片最精彩的地方。

紀錄片《納瓦爾尼》在今年1月於美國辛丹斯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首映,當時俄羅斯仍未全面入侵烏克蘭,而紀錄片也恰巧加插了一些反戰元素。例如,講述納瓦爾尼在幾年前競選總統時演講,稱會終結對烏克蘭的戰爭。

其實,納瓦爾尼最大的訴求只是反貪腐,多年來不斷調查和拍片揭發政府黑幕,不存在甚麼分裂國家和顛覆國家政權。他亦是「和理非」,一直利用互聯網上的言論自由,以及合法參選總統的機會,去批評普京政權的腐敗。如此溫和的人,都被普京視為眼中釘,差點被暗殺死亡。俄羅斯媒體抹黑納瓦爾尼患有精神病、生活不檢點,普京更笑言「如果我要殺他,他一早死了」去否認毒殺他。

最令人敬佩的地方是,納瓦爾尼本身有機會在海外過著自由的生活,或者「打國際線」,但他為了要留在家鄉親手改變俄羅斯,卻冒險返回俄羅斯,一落機即被捕,正面臨逾十年監禁刑期。他的犧牲究竟是否值得?會否播下民主種子?留待時間去證明。而他在紀錄片結尾語重心長呼籲俄羅斯人不要放棄,對香港觀眾來說都有激勵作用吧!◇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