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鼓勵中國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目標融入中華民族和人民的「大局」,但在中國互聯網上,卻流行起「擺爛」這一詞語,一些年輕人說他們的「理想」根本無法實現,很多人已經放棄了嘗試。

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和缺乏經濟機會讓中國年輕人感到沮喪,他們因此訴諸一個新的流行詞——「擺爛」(let it rot)——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態度。

「擺爛」的意思是自願放棄追求某些目標,因為意識到這些目標根本難以實現。

在微博上,與「擺爛」相關的話題自3月以來已經產生了數億次閱讀和討論。有網民說:「自從我看透了『擺爛』的內核,以後真的就好像甩掉了一個大包袱。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剛出校園的時候我就想著,一定要好好工作賺大錢,同時也要抓緊副業,後來發現,即使是我再努力,工資差距也沒有很大,副業也沒有做得很好,整個人就很累。再後來我發現,錢多錢少我也不會享受生活哈哈哈,而且光憑工資想買房買車是不可能的,意識到這些以後我整個人就看開了。」

還有網民說:「年輕人想出人頭地太難了,拚命還值不值得#躺平##擺爛。」

最近幾天,這個詞語——以及更早的「躺平」變得流行起來,因為激烈的競爭和較高的社會期望促使許多中國年輕人放棄努力工作。

英國《衛報》說,但是「擺爛」在中國年輕人的使用方式中,有一個更令人擔憂的層面:積極擁抱不斷惡化的局勢,而不是試圖扭轉它。與它相近的中文短語有「破罐破摔」和「死豬不怕開水燙」等。

中共官媒已經註意到了這一趨勢。「為甚麼現代中國年輕人喜歡『擺爛』?」官方媒體最近的一篇文章問道,「其實這是因為消極的自我暗示,反覆告訴自己我做不到……而這種心態往往會導致人們採取『擺爛』的態度。」

但《衛報》報道說,29歲的北京創意產業專業人士薩爾·杭(Sal Hang,音譯)說,現實並不像官方媒體所說的那樣。他說,對於他這一代的中國青年來說,這種擺爛的態度很可能是由於當今中國缺乏社會流動性和不確定性增加造成的。

「與我父母那一代不同,今天的中國年輕人有更大的期望,但對我們來說也有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例如,我們不能再為自己的生活做任何長期計劃,因為我們甚至不知道五年後我們會發生甚麼。」杭說。

在中國西南地區從事飛行工程師工作後,杭三年前搬到了北京,從事他熱愛的音樂工作。但工作場所的現實改變了他最初的雄心。

「我的老闆經常為我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但無論我如何努力去達到他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我總是失敗。所以最後,我失去了動力,只是做我最最基本的工作。」

報道援引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瑪麗·加拉格爾(Mary Gallagher)教授的話說,和去年的「躺平」一樣,「擺爛也是對當今中國社會超競爭的一種拒絕」。

加拉格爾說,在今天的中國,經濟機會的減少進一步加劇了年輕人的絕望感。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數以億計的中國人由於中共的清零政策而被限制在家中,重創中國經濟。

4月份,16至24歲的中國年輕人的失業率超過18%,這是有官方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今年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好吧,我就擺爛——整天待在家裏看電視。」一名努力尋找工作的網民寫道。

《衛報》援引香港中文大學的傳播學研究者方可成(Kecheng Fang)的話說,中國年輕人用「擺爛」或「躺平」來表明他們不配合官方的說法。

「所有這些流行的短語反映了當時共同的社會情緒。」他說,「當人們使用它們時,他們不僅僅是在表達自己,而是在尋找與那些有同樣感受的人的聯繫。」

「儘管(中共)領導人發表了宏大的官方敘述,但在現實生活中,畢竟我們都處於同樣的境地。」他說。

今年夏天中國將迎來上千萬高校畢業生,由於近期中共「動態清零」政策導致多個大城市先後封閉,嚴重衝擊中國經濟,畢業生面臨最糟糕的就業寒冬。智聯招聘日前發布《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截至5月,男性畢業生簽約率約23%,女性畢業生僅有10%,都比去年低。最近一份公務員擬錄用名單中,更有北大博士爭當基層城管。#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