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3年來只聞樓梯響的理工大學佛山分校計劃傳出變數。大陸當局指合作期間「雙方存在分歧」,承認項目進展緩慢,更提及理大(佛山)項目一旦不落戶佛山時的考慮。有學者認為,此事件的教訓是,如果不知道與大陸「合作之道」,香港院校並沒有任何保障。

《星島日報》日前報道,理大(佛山)或建校「無期」,引述知情人士指因計劃的預留用地上,有一座早前已建好,但本來不是作大學用途的建築物。佛山政府曾向境外大學,包括本港大學招手,期間有本港大學發現該建築物規劃問題複雜,於是拒絕,但最後理大接手。該報道稱,估計雙方合作的分歧之一,是多年來規劃問題懸而未決。

估計總投資達343億元

理大(佛山)項目2019年由理工大學和佛山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當時理大表示「將在教學、研究與知識轉移方面貢獻所長,並透過雙方優勢互補,理大(佛山)將為地區和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理大(佛山)項目選址佛山與廣州交界的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一個暫名「廣佛薈」的廣州、佛山2市共同籌建的區內,該地預留3幅「廣佛港三地合辦大學片區」共約1,000畝的土地。在2020年由廣東省公佈的計劃,提到項目總建築面積有約200公頃,會建設教學、實驗、科研、辦公和會議服務等房間、場館。估計總投資達307億元人民幣(折合約港幣343億元),項目亦被列入廣東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計劃。

佛山政府:協議約定用地暫無建設計劃

佛山市教育局回覆網民查詢時稱,3年前簽署合作辦學框架協議以來,項目籌設工作「取得一定進展」,但「由於合作雙方存在分歧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項目進展總體緩慢。協議約定用地未有明確作為學校建設用地,暫無建設計劃。」又補充說,「我市將結合佛山財政收入情況,爭取多方資源,推進香港理工大學(佛山)籌建工作。」

另外,管理「廣佛薈」所在的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辦事處補充:「對於項目如不落戶佛山,該地塊的建設將根據片區發展定位進一步研究考慮。」

《星島日報》報道,理大未正面回應理大(佛山)是否告吹、與佛山當局有何分歧等,只表示待有進一步消息時,會適時公布。校方表示,雖然受新冠疫情影響,仍然一直就項目與大陸有關單位和持份者保持溝通。理大又提到,理大(佛山)是該校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項目,已獲廣東省政府納入《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強調校方非常重視與大陸院校、機構合作,以期在教育、科研、知識轉移、社區服務等領域作出貢獻。

理大校長去年仍暢談佛山分校願景

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2019年上任之初,提過重要任務之一是理大進軍粵港澳大灣區,讓香港理大「在大灣區發展中佔一席之位」。去年10月大陸《澎湃新聞》的專訪中,滕表示暫未確定建校和招生時間,但佛山分校的初步規劃,是希望匹配優勢學科與佛山的人才需求,引入微電子、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專業,並設立約20個研究所,如人工智能研究所、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新能源技術研究所等,整合跨學科人員和資源,解決科研難題。

滕錦光當時說,佛山分校的辦學經費完全來自佛山,除學費收入外,主要由政府支持。他認為,佛山是大灣區「製造業強市」之一,可與理大的科學、工程和技術學科優勢相輔相成,加上當地的高等學校較廣州、深圳少,教育經費負擔相對較輕,可予理大更充足的財政支持和資源。

另一方面,理工大學在2000年於深圳設立研究院,承擔大陸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及業界的科研專案。

學者:理大有責任向公眾交代

曾任教多間大專院校的黃偉國指,雖然項目辦學經費是由佛山出資,但理大會否出師資、有無出員工負責理大佛山分校有關的行政工作?這些都涉及用到香港人的資源,認為理大一定要交代在項目中付出過什麼,理大本身教職員有否因相關工作而影響他們本身香港的工作,理大學亦要交代項目觸礁引起的損失,相關的賠償與責任安排。

曾任教理工大學的學者鍾劍華認為,理大為一間公營大學,經費都是來自社會,應該向公眾交代事件。校董會也要向政府負責交代。他指香港院校收生越來越困難,面向國際又不成功,「香港搞到咁更加唔使旨意擴大海外招生,唯有望大陸」,但是「大陸嗰啲人去唔成外國,來香港、去澳門去台灣都叫做海外升學,過去有一定嘅市場,而家唔知點啊!」

港院校與大陸合作前車之鑑 深圳中大遭降級 港大墊支6億元還款無期

香港大專院校與大陸的合作已有多年,單以珠三角而言已有2005年在珠海成立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與深圳大學合作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亦在2014年成立。不過,去年中文大學(深圳)在廣東省政府公布的「2022年度選調優秀大學畢業生範圍」公告中,由前一年的第二類高校,降級為第四類高校,與省級院校等相同,即畢業生原本最高可報考省直、市直單位和副省級城市的區直單位公務員職位,變作只可報考縣直單位和鄉鎮單位的公務員職位。

近年兩地的同類合作,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預計今年9月開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預計2023年正式開辦課程。香港都會大學(前公開大學)將在肇慶設立分校,預計最快明年完成籌備。香港大學去年亦傳出正同深圳方面商討開設分校。不過,以往雙方合作遇過風波。

2012年啟用、香港大學和深圳市政府合辦的港大深圳醫院,在營運初期財政方面遇到不少挑戰,港大醫學院的教授到港深醫院工作,港大更需墊支教授的薪金,港深醫院需要再行歸還。然而,2012至2016年期間,港大累計墊支了6億元,據悉由2017年至去年,醫院僅償還1,000萬至2,000萬元,亦有消息稱為1,700萬元。

港大深圳醫院的10年合辦合約去年7月屆滿,合約一度僅延長5個月至年底,後來雙方同意延續合約一年。

黃偉國認為,香港八大與大陸合作,主要目的不是學術交流或傳入香港成功經驗,而是搞關係。他表示香港院校可能是想透過合作得到大陸的研究經費,並建立網絡關係,對香港而言無太大益處。

他得知在長江流域的一個合作項目,香港方面要為大陸分校出教員,並向外國購買儀器器材,大陸方面負責建大樓、提供研究撥款,但情況是項目去到中途中方毀約,或者是突然不准香港研究人員進入實驗基地或建築物,中斷合作,連實驗器材也取不回,但找不到任何人可以擺平事件。

曾任浸會大學校董的黃偉國分享,以往同大陸的合作項目,校董會通常也是在出事後才獲告知,認為現時香港無機制監察院校跟大陸合作的情況,日後這些問題會繼續下去。事件的教訓,是不知道與大陸合作之道,對香港院校是沒有任何保障的,「賣豬仔上去,上邊出咩事,香港院校其實aer都無得aer(不能出聲)」。@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