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奮力抵抗俄羅斯入侵,其為自由、為生存而戰的勇氣已在數日內撼動了近三十年的世界格局。多年不重視國防的德國已轉向,2022年軍費開支一夜躍增至世界第三。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在2月27日的網文中說,「德國已經覺醒了。」文章指,多年來,美國一直在推動德國增加國防開支,但德國一直把這當「耳邊風」。「這不僅僅是因為德國覺得沒有必要,也或是德國把自己視為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橋梁,甚至是因為德國的經濟和商業和俄羅斯緊密相連。」
文章認為,德國的和平主義真實存在。多年來,德國民眾從不支持建設強大的國防,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無疑是警鐘,迫使德國面對現實。
德國轉向 重振國防
德國從2011年起大幅削減軍費開支,這讓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麥斯(Alfons Mais)2月24日在Linkedin網站發帖感嘆歐洲發生戰爭,但自己領導的軍隊近乎是「赤手空拳」。
麥斯在帖子中感慨:一覺醒來,人們意識到歐洲正在發生戰爭;自己從軍41年,沒想到會不得不經歷另一場戰爭。他坦言:「我指揮下的聯邦國防軍幾乎是赤手空拳。我們對聯盟(北約)能提供支持的可選項極其有限。」
2010年5月,德國聯邦財政部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宣佈大幅度削減2011年德國的財政預算,國防預算削減被列到榜首,德國聯邦國防軍協會因此感到震驚——繼續在海外參與艱難的軍事任務,但每年需節約國防開支10億歐元(約合11億美元)。
當時的德國聯邦國防軍協會負責人基爾施(Ulrich Kirsch)上校警告說,德國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我們必須做出決定的是:德國今後是否需要一支可以隨時執行使命,能確保國家在外交政策上有行動能力的部隊?麥斯在俄烏戰爭首日發表的感概,無疑是驗證了基爾施的警告。
多年來,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軍備不足,直升飛機升不了空,戰艦下不得水,坦克也趴窩。雖然德國聯邦議院於2014年首發的聯邦國防軍軍備報告通報了軍隊裝備短缺,但除不少議員感到震驚外,軍隊的處境並無改觀。
除削減軍費開支外,德國在2011年取消了義務兵役制。據德國聯邦國防軍官網的數字,目前在編人員僅25.5萬,其中部隊有現役軍人約18.4萬,包括陸軍人數約6.0萬,空軍約2.77萬人,海軍約1.63萬人。海軍有62艘軍艦或附屬船隻,51架飛機。
德國在二戰後的安全倚仗盟友的支持。2014年發生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危機後,北約針對抗衡俄羅斯的軍力做了檢討,在威爾斯峰會(Wales Summit)上制定了2%的標準,要求全部成員國在2024年時國防預算能達到其GDP的2%。2014年時,僅美國、英國和希臘達到此標準。
北約的全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是1949年由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等12個國家組成的軍事聯盟,最初的目的是對抗二戰後前蘇聯向歐洲的擴張。為了對抗北約,1955年,蘇聯與東歐共產國際建立了軍事聯盟——華沙條約組織(Warsaw Pact)。蘇聯於1991年解體後,部分前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加入北約,因此北約成員國的數量擴至30個。
2017年,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參加布爾塞爾的北約峰會時,曾要求北約成員國增加軍費。他認為,讓美國承擔高額的軍費開支,對美國納稅人是不公平的。2016年時,國防支出達到了2%標準的北約國只增加了波蘭和愛沙尼亞;德國當時的國防預算僅佔GDP的1.2%。
2019年,德國的國防預算略增至GDP的1.36%。2020年,因全球爆發中共病毒疫情,德國GDP下滑,使得國防預算的佔比躍升至1.58%。
德國30年來的低國防預算的「慣性」在今年2月27日徹底翻轉。當天,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在德國聯邦議院特別會議上宣佈,2022年的聯邦預算應該有1,000億歐元(約合1,127億美元)的一次性特別基金用於軍備,並且「從現在開始,每年都把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以上用於國防。」德國原定2022年的軍費開支為470億歐元(約合530億美元)。
肖爾茨還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個「歷史轉折點」,因為普京想要建立「俄羅斯帝國」,德國如今需要盡力確保歐洲的和平與安全。因此德國必須大幅提高國防投入,以便德國聯邦國防軍有能力保衛德國和歐洲的自由和民主。
民意與反思
德國N-TV電視台委託民調機構Forsa於2月28日對1,002名德國人做的調查顯示,雖然大多數德國人之前反對向烏克蘭運送武器,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78%的受訪者支持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反對的比例僅佔16%。同樣,有78%的比例的受訪者支持德國增加軍備開支,贊成設立1,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來支持國防。
2月27日,德國首都柏林有約10多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抗議的組織者們估計人數達到了50萬人。
對於未來可能的戰爭,德國的政治家們並不是沒有預見。朔伊布勒在2020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曾表示,雖然冷戰結束了,但世界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加安全,就在歐洲大陸上,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他當時認為,「必須嘗試,在充分尊重俄羅斯歷史和訴求的前提下,同俄羅斯開展良好的合作」。
德國確實和俄羅斯「開展良好的合作」。2月初,德國拒絕向烏克蘭運送武器,部分盟國不僅是不理解,甚至是憤怒。除有二戰遺留下的傷痛外,事實上,德國是歐盟中與俄羅斯貿易規模最大的國家,德國一半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以致肖爾茨於2月24日參加布魯塞爾的歐盟緊急峰會時,對是否將俄羅斯踢出SWIFT還有所保留。
但事態迅速反轉,德國現在已站在抗擊俄羅斯侵略的最前沿了。2月26日,肖爾茨宣布:德國將直接向烏克蘭運送1,000件反坦克武器和500枚毒刺導彈;同時取消德國製造的武器不能送往衝突地區的一些限制,使更多第三方國家也能向烏克蘭運送武器。除增加軍費開支外,德國還將調整能源政策,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德國自27日起也向俄羅斯關閉領空。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3月2日的聯合國大會上點名批評俄羅斯外長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卑鄙說謊」,把入侵說成是自衛。同日,德國殘聯主席對國際殘奧委員會決定允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參加北京殘奧會表示震驚。3月3日,國際殘疾奧委會宣布,召開特別會議後,決定禁止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運動員參加3月4日開幕的北京冬殘奧會。
對於德國的轉向,大西洋理事會歐洲中心副主任弗萊克(Jörn Fleck)認為,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強國,如不能學會在商業利益之外界定其戰略利益,將兩者有機結合併制定出可靠和有力的政策,那麼新投入的巨額國防開支將付諸東流。
他表示:德國目前的被動局面不僅僅是缺少國防投入,更多的是缺乏一個全面的戰略和支撐其的戰略文化,以及支持這些所需的公眾意識。@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