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擬全面限制非公有資本涉足新聞採編播發等領域。觀察人士認為,當局擬行的文件明顯與2010年胡錦濤時期出台的文件相逆,背後凸顯中共政權的重重危機。

中共發改委10月8日發布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徵求意見稿,涉禁止違規開展新聞傳媒相關業務,對非公有資本參與新聞採編播發等業務進行了全面和詳細的限制。

該項禁令涉及六個方面:

1. 不得從事新聞採編播發業務。

2. 不得投資設立和經營新聞機構,包括但不限於通訊社、報刊出版單位、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廣播電視站以及網際網絡新聞信息採編發布服務機構等。

3. 不得經營新聞機構的版面、頻率、頻道、欄目、公眾帳號等。

4. 不得從事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重大社會、文化、科技、衛生、教育、體育以及其它關係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等活動、事件的實況直播業務。

5. 不得引進境外主體發布的新聞。

6. 不得舉辦新聞輿論領域論壇峰會和評獎評選活動。

分析:習逆轉胡溫新聞產業路線

中共長久以來一直有上述這類的規定,大紀元記者查證發現,中共國務院曾在2005年下發《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其中也提到,非公有資本不得投資設立和經營通訊社、報刊社、出版社、廣播電台(站)、電視台、廣播電視發射台(站)、轉播台(站)等。

但在胡錦濤、溫家寶主政的2010年1月,中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曾下發《關於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對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提出具體目標、任務和措施,包括通過引導和規範非公有資本有序進入新聞出版產業、鼓勵上市融資、資本重構等措施,繼續推動中國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

外界認為,北京擬推出的限制非公有資本進入新聞業的新規定將是其相關政策的一項嚴重倒退,事出有因。

旅美學者、《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對《大紀元》表示,當前官方擬出台的非公有資本禁令,和胡溫時期的文件顯示的路線當然就是相反的。

「第一個是鼓勵民營資本投資媒體,給你一種合法的機會,是一種鼓勵的作用。那現在它等於是開倒車了,把自己十年前宣布的東西又都要主動收回了。」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也認為,十多年前的中共新聞出版署發布的意見,和最新的新聞禁令不同的地方最關鍵是兩點:

「一個就是過去的那份指導意見,它是強調國內的新聞產業要走出去,就是要擴大外宣的力度,在軟實力上要去擴大中共的影響力,但是現在限制了非公有資本介入新聞的採編。實際上對外宣帶來一種負面影響。」

「第二點就是,過去的這份指導意見,它是公開地在鼓勵非公有資本介入到新聞領域來。它的目的是放,也就是藉助民間資本的力量來營造一個中共在走向開放、中共願意接納不同的意見等等假象。營造好像是歡迎民主化、自由化的假象,目的是讓國際社會繼續加大對中共貿易科技和投資往來等等。」

唐靖遠說,現在中共出台這個新的政策,目的就是在收。

「中共其實已經明知道,隨著自己在國際社會的外交環境空前的孤立、空前的惡化,客觀上說明國際社會已經開始普遍的都在清醒,不會再輕易相信中共了。這一點中共自己是知道的,也知道自己裝不下去了,乾脆就不裝了。」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則表示,表面上看,這次政策似乎與胡溫時期的政策有了衝突,這個政策的出台,與習的「左轉」有關,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共比起前一段時期更加虛弱。

李林一說:「隨著經濟越來越不好,社會各類潛在矛盾都在激化之中,中共高層對此感覺憂心。從現在他們的做法來看,調查金融機構、打擊政法官員、打擊教培機構等等,習是覺得唯有高壓、收緊控制,才能使得中共渡過難關。這是習出台這個政策的大背景。」

新聞領域最嚴整治凸顯中共兩大危機?

中共歷來是黨管媒體,但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調研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官方媒體時,再特別強調「黨媒姓黨」。

知名房地產大亨任志強當時曾對此做出批評,隨後受到官方媒體圍攻。

梳理官方文件可以發現,2017年,中共網信辦頒布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提到非公有資本不得接入新聞採編業務,但這些限制只適用於傳統出版業。

中共2018年起在新聞領域建立負面清單,今年擬行的版本達到最嚴。

《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禁止准入事項第4項描述為:非公有資本不得介入互聯網新聞信息採編業務。2019年版禁止准入事項增加第5項,描述為「任何組織不得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2020年版禁止准入事項第5項的措施描述與2019年相同。2021年版則增加了第6項,即「禁止違規開展新聞傳媒相關業務」。

2021年版負面清單還特別明確:超過股比限制,非公有資本不得投資新聞傳媒領域特定業務。

大陸《紅星新聞》引述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的話稱,此次重申的核心是要「明確紅線」。意味著要限制排除或者控制各路資本,就是非公有以外的資本進入到新聞信息的生產傳播領域,加強當局對新聞的管控力度。

王四新也提到,新聞業務中只有特定業務對非公有資本有限制,主要是針對新聞採編或者新聞標準的評比等。

對此,唐靖遠表示,非公有資本不得介入新聞採編,其實早幾年就已經陸陸續續有多份相應的規定出台,對非公有資本的介入、新聞採編有做出不同程度的限制,但「這一次是最全面最徹底的一次」。

「這一系列的限制和整治,它其實凸顯了中共當局一個非常有序的扼殺民間媒體的一個過程,這是中共既定的方向。在經過了鄧江胡時代,在一定程度的有開放過民間媒體的這個時期之後,現在我們看到它重新要回到一切媒體都必須姓黨的時代,只允許一個聲音存在。」

唐靖遠認為現在習近平做出這個動作是全力在為兩大危機做準備:「一個是他既定的,就是要在自己任期內拿下台灣。這意味著他將很快要與國際社會全面的敵對,所以他要讓全社會都處於一種類似於戰時狀態,那麼輿論宣傳當然就是管控的頭號對象了。」

「另外一個就是在當前中國大陸社會(出現)這種能源危機,還有像以恒大暴雷為代表的這種地產界,乃至是金融危機等等,有可能在今後兩年引爆社會的全面的危機。那麼他要為這個可能出現的全面危機去提前做準備,他要確保自己能夠完全地控制輿論。」

唐靖遠還認為這是中共內鬥的需要:「它有一個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出口轉內銷的方式來爆料打擊對手。那麼這次整頓非公有資本的重點內容之一,它就是禁止引進境外主體發布的新聞,就等於是切斷了出口轉內銷的這麼一個渠道了。」

「我們從孫力軍到傅政華的被立案調查、落馬都可以看到,中共內部現在為了爭奪最高權力,已經到了拔刀相向的一種程度,公開化了。習近平想在六中全會舉行之前來大幅度的收緊所有民間媒體的聲音,和他的連任是密切相關的。」

胡平也表示:「我們看到最近一段時間最高當局在各方面都在緊縮,包括對娛樂界、對金融界、對民營企業,也包括房地產,整體就是在收縮,進一步加強對這些領域的控制,把一切它認為是雜音的或者不符合它的主旋律的,或者是認為不能完全滿足它的那種控制的,都加以清除。」

「這件事的背景當然第一就是習近平本人,他還想進一步強化他的個人權力;另外也可能就是他們黨內也遭遇到比較多的挑戰,面臨著明年的二十大,他要各方面全面出擊。」胡平表示。

從網際網絡到自媒體的生與死

中共擬進一步限制非公有資本涉足新聞領域的文件將出台,也引發輿論關注中共下一步是否會對自媒體全面加強管制。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近日對媒體稱「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則認為,自媒體的一些街訪、原創內容生產並不在約束範圍內。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官方的說法是「不得從事新聞採編播發業務」。

他解釋說,在中國大陸,「新聞」和「媒體」是有區別的。涉及網際網絡領域的兩種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經常會聽到「一類」和「二類」的說法。一類資質新聞網站一般簡稱「一類網站」,其通常指的是中央、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和全國性的行業新聞網站,擁有採訪權。而商業入門網站等屬於二類資質網站,只可轉載,不可進行採訪工作,比如騰訊、網易等等。

「這次的負面清單,其中有部份內容是以前都有的,只是這次又拿出來再重新發一下。目前中共最在意的是新聞的採編權,強調的是自媒體只能轉載。未來感覺對自媒體也會慢慢收緊,現在只是第一步。」李林一表示。

旅美學者胡平認為中共這幾十年的趨勢一直在朝更緊的控制方向走。

他舉例說:「互聯網剛剛在中國興起的時候,政府還沒有建立起嚴密的防火牆,海外的一些網絡上的東西,在國內的人也看得見,而且國內的人還可以自己辦網站、辦媒體,可以收集各方面的稿件發表出來,還出現論壇版。而現在要辦網站,通通給你封掉,論壇版也差不多,就只有辦成網誌,後來就變成微博,再到後來連微博都受到很大控制,只有微信,就不是充份開放,只能是朋友圈的人看得見。從內容上也管制得越來越緊,微信群那些人都變得謹小慎微。」#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