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聽到樂觀這個詞時會想到甚麼呢?它是否會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生活實踐引起你的共鳴呢?抑或因它聽起來太過波利安娜式(註:波麗安娜效應Pollyanna  principle,又稱波麗安娜行為Pollyannaism或積極偏向positive bias,是一種現象,指人們潛意識裏普遍會對於別人對他們的正面描述表示認同。)而不合你的口味。

從本質上講,樂觀主義是對未來抱有希望——一種大體上相訊事情會按著對你有利的方向發展的訊念。無論你是忠誠於實踐的人,還是堅持秉承懷疑論的人,你可能至少問過自己一次:「樂觀主義真的會產生實際的生活效益,還是只是讓人感覺良好的精神慰藉?」

一項新的研究提供的證據表明,培養樂觀主義可能是值得的。根據上個月發表在《情緒》雜誌上的這篇論文,在應對挑戰或處理可能引發高度壓力的情況時,樂觀主義似乎特別有用。

研究人員海塞爾蘭科(Heather Lench)和賽利卡彭特(Zari Carpenter)通過兩項獨立研究探討了樂觀主義的好處。

在第一項研究中,一千多名本科生在他們參加第一次心理學考試前兩周完成了一項調查,這項調查評估了他們對成績的預期和對考試的情緒。考試前一天,參與者再次接受調查,這項調查是關於他們對成績的預期,以及他們為此次考試做準備的學習習慣。考完試兩天以後,研究參與者報告了他們的實際成績,以及他們的情緒反應。

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樂觀和努力之間很可能存在著聯繫。在考試前兩周 ,更多的樂觀情緒預示著學習的時間更多,對學習質素的總體滿意度更高,以及更好的考試成績。如果學生在考試前一天降低了他們的期望值,他們就會減低學習量,成績也更差。這一發現主要表明了,推動努力和結果的不僅僅是樂觀,更是在一段穩定的時間內保持從容不迫的樂觀。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以備受期待的「匹配日」為背景,這一天,醫學院四年級的學生終於可以知道他們將與哪家醫院結緣,並成為該醫院的住院實習醫師了。因為醫學院學生接受培訓的醫院會影響到他們以後的醫學生涯,所以在四年的嚴格學習之後,這件事自然既令人極度緊張又非常重要。

這182名參與者首先報告了他們的目標醫院排名表。在「匹配日」的前兩周,研究人員就匹配過程的幾個方面對參與者進行了調查,比如他們的幸福感和壓力等級,他們感覺自己與自己所選項目匹配的可能性,以及如果他們進入他們最想去的醫院,他們預期的幸福水平。

在「匹配日」的第二天,一旦參與者發現他們被匹配到哪個醫院做住院實習(如果有的話),他們就會收到另一份評估其幸福和壓力水平的調查。

超過50%的參與者與他們排名居首的項目相匹配,2%的參與者根本沒有匹配。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對與自己首選目標會匹配這方面保持的高度樂觀與在等待匹配結果過程中更高的幸福感和更低的壓力水平有關,更重要的是他們與他們的首選目標相匹配的可能性更大。

該研究還駁斥了一個關於樂觀主義的常見誤解——如果我太樂觀了,卻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我就會更加崩潰。樂觀但沒有與自己理想目標相匹配的醫學生,並沒有表現出更大程度的苦惱。換句話說,樂觀主義似乎激發了面對失敗時的快速復原能力。

為甚麼呢?樂觀的態度似乎為我們實現個人目標的努力提供了動力,同時也通過增加幸福感和減少壓力,提高了我們在實現目標時的整體體驗質量。較少的壓力也減少了一個奮鬥帶來的普遍的副作用——精神痛苦的可能性。研究人員總結說:「對於具體的、可控的和重要的未來事件,樂觀主義似乎是不需要甚麼成本就可獲得回報的方式。」  

作者簡介

珊娜B蒂亞恩博士(Shanna B. Tiayon, Ph.D.),也被稱為「幸福醫生」,是一位在幸福領域工作的作家、演講者和培訓師。目前,Shanna是WellbeingWorks, LLC的所有者,這是一家彙集了社會心理學、人力資源、研究和培訓設計等領域的、融合了最佳跨學科知識的精品福祉公司。

原文:"How Optimism Helps You Achieve Goals With Less Stress"發表在英文大紀元網站。◇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