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立場鮮明的史學泰斗余英時辭世享壽91歲。台灣學者陳芳明8月5日表示,面對中共極權統治,余英時勇於發言。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胡平都稱讚余英時是知識份子的典範。
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在Facebook發文悼念余英時說,聽聞一生堅決反共的中研院院士余英時於睡夢中辭世,深感不捨,這是國際史學界重大的損失,願其家屬節哀保重。余院士傾畢生之力鑽研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以敏銳的筆鋒、單純的學人、深刻的批判而聞名中外。
賴清德說,余英時院士關注人權、自由與民主,曾為「黨外」發聲、為美麗島事件投書國際媒體、聲援「六四」、支持香港。也時常提醒關心台灣,面對香港問題除了支持之外,更要不斷深化台灣的民主自由。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余英時院士的胸襟、敢言、不屈、無畏與執著,已為許多追求民主自由人士立下不朽的典範。
余英時淡泊名利 提醒台灣與中共打交道要有原則
據中央社報道,余英時2014年在美國新澤西接受專訪時提到,中華民國政府跟中共打交道要有原則,不要怕中共,要保持民主自由價值觀。「要警覺中共的背後意涵,之前國共已有3次交手失敗經驗,絕對不能大意」。
余英時指出,中國有歷史以來,哪有哪朝代像中華民國在台灣一樣,可以依選舉產生自己的總統、國會議員,「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絕對要加以珍惜。中國共產黨做得到嗎?
他批判毛澤東的「搞文革、破四舊」,中共對人沒有半點同情,順我者昌、逆我則亡。大陸「六四」異議份子「只是關起門來談談話,根本不妨礙政權」,就被關起來。可見中共對其政權多麼沒有信心。「這種情形在皇帝時代也沒有人這樣裝狠的」。
余英時說,香港18萬人站出來,是最多的一次,當中有香港人,更有大陸人,為甚麼?中共在香港採行的「一國兩治」,是做給台灣看的,目的很清楚!
余英時面對強權敢講真話 陳芳明讚知識份子典範
陳芳明今天受訪時表示,面對中共的極權統治,余英時長居美國,但同時對台灣、香港的發展十分關注,非常關心民主發展的進程,而且勇於發言。
陳芳明認為,余英時不關心中國,比較在意如何保留公民社會的傳統,以及保護及維繫自由民主的價值。
他表示,雖然跟余英時沒有師承關係,但他到了美國之後開始接觸到余英時的思想及著作,同時注意到余英時敢講真話、永遠站在正義公理的這一邊,為弱勢發聲的堅決態度,「我如果敢對政治講真實的話,其實受余英時的影響很大,他支持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反送中』運動,總是在關鍵時刻發出正義之聲,立場從未動搖」。
「余英時是用貫通的思想在做學問,而不是只研究一個朝代或片段的歷史」,陳芳明表示,「他做學問的方法師承他的老師錢穆,重視大歷史之外也注意小歷史,研究在哪一個時間點發生變化及轉折,並深究背後的原因」。
他表示,很多人做學問就是只有學問而已,但余英時做學問卻是應用在當代社會之中,「學問對社會如果沒有作用,那只是你個人的成就而已」。
陳芳明說:「余英時讓我知道,歷史不是靜態的,而是可以讓人看到時間的流動,可以看到社會的變化。余英時的文字雖是靜態的,但在他的敘事過程中,你可以感受到它的生命力,他可以說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歷史家,永遠保持開放、多元、開明的心態在做學問。」
王汎森憶余英時:對於自由民主堅持不遺餘力
中研院院士王汎森1987年至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曾受余英時的教導,王汎森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余英時不僅是史學泰斗、展現知識份子的風骨與典範,也提到余英時對學生處境考慮相當周到。
王汎森說,余英時讀書既精又快,表面雖看不出來,他思想非常澎湃、活躍,但下筆謹慎、內心始終非常平靜,在唸書時,神態彷彿他整個世界都在那頁書上。特別的是,余英時做研究到寫文章都一手包辦、很少委託研究生做事,他回憶,余英時僅有一次委託過他在空閒的幾個月協助注意一些史料,其餘就是幫忙借幾次書而已,因為「余英時一直認為學生是朋友」。
王汎森也提到,余英時所處時代正好是共產革命最盛的時代,所以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因此著有「民主革命論」,認為民主優先於革命;余英時也支持香港「佔中」運動,支持公民不服從,對於自由民主堅持不遺餘力到最後一刻。
余英時帶給王汎森影響深遠,王汎森也透露,自己本來只對一般的歷史有興趣,後來進入思想史領域最重要原因就是余英時,「好像能從他的著作中看到一個精彩且廣大的世界」。
余英時辭世 王丹嘆華人社會損失
一代史學大師余英時逝世,「六四」學運學生領袖王丹在Facebook發文表示,余英時離世「是學術界這幾年來最大損失,也是華人社會的重大損失」。
他說,這不僅是因為余英時是學界泰斗、思想大師,「更因為先生(余英時)一生以學術功力連結自由理念,埋首經文的同時不忘社會關懷,是當代知識份子的楷模和精神領袖。」
王丹並表示,余英時多年來對他關懷備至。「念及上次還與先生在他的客廳暢談良久,更是悲從中來。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唯有遙遙恭送先生,但望先生精神永存。」
「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胡平也發文悼念余英時,並指余英時「堪稱人文精神的典範,是大陸流亡知識份子的忠實友人」。
另外,中國中央民族大學退休教授趙士林也在推特(Twitter)發文表示,余英時「有史識,有史膽,有史德,非混跡學界的斗筲之徒可同日而語」。#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