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傾心詩詞的才女不勝枚舉,但潛心鑽研學問的女先生卻寥若晨星,王照圓便是這樣一位「普天率土之中幾乎絕跡」的才女詩人和訓詁學家。

下筆千言如有神,等身著述不為貧。
玉台金屋皆黃土,惟有永初作賦人。

王照圓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她的丈夫卻是清代大學者郝懿行,精通古籍的訓詁與考據,其著作《山海經箋注》《爾雅正義》等至今都是學術界的必讀書目。

王氏不僅是郝懿行治學生涯上的賢內助,自己也留下了補註古文的專業著作。他們都是山東人士,當地流傳著「高郵王父子,棲霞郝夫婦」的說法。那麼,生長於孔孟之鄉的王照圓,又有怎樣的人生故事呢?

平生要做校書女

王照圓,字瑞玉,號婉佺,家在煙台福山,有「福山李清照」之美譽。她出身名門望族,因幼年喪父,一生學問源自母親林氏的啟蒙。 一開始,王照圓不喜讀書,林氏便命她堅持背誦,常常讓她讀書到深夜。

王照圓在母親的嚴格教育下,逐漸成長為一名滿腹才情的少女。她十歲通《孝經》《內則》,十二歲通《詩經》,二十歲就開始創作解讀《詩經》的《葩經小記》。

二十五歲時,王照圓嫁與郝懿行。郝懿行是棲霞人,自幼嗜學,十六歲應童子生,二十二歲被列為「棲霞四傑」,三十二歲中舉,四十三歲中進士。他走的是傳統文人學而優則仕的道路,但其志趣只在書本,一生熱衷於藏書、讀書、著書。

平時,郝懿行手不釋卷,神情木訥,一天到晚說不了幾句話。但若與人談論經學,他立刻目光炯炯,侃侃而談,完全變了一個人。郝懿行本有一位早逝的妻子,在喪妻第二年,與王照圓結下良緣。

林氏知曉女兒和女婿的志向,在兩人結合後,特意聘請族中名士擔任家庭教師,這對知音夫婦又成了同窗學子。王照圓感念母親苦心教誨,曾作詩言志:「平生要作校書女,不負烏衣巷裏人。」郝懿行也對岳母充滿感恩,自稱窮途子,幸賴岳母時時督促,才有了他日的成就。

挑燈最喜親風雅

這對勤奮讀書的夫婦,也有自己的生活樂趣,吟詩唱和,風雅無限。在新婚之夜,兩人就飲酒賽詩。郝懿行回憶道:當時明月當空,他和妻子挑燈閒談。王照圓突發奇想,出了四道題目,要兩人一同作出,要是誰在酒熱前未完成,便要罰酒。

王照圓很快做出《催妝》《卻扇》《關關雎鳩》《桃始華》等四篇。郝懿行才思稍遜,僅僅完成兩首,甘願受罰。幾天後,他才補全餘下的詩作,回味當時作品,「視詩箋淋漓,尚帶酒氣也」。這對才子佳人,他們把唱和的作品編成一部《和鳴集》,取「鸞鳳和鳴」之意,作為他們詩酒年華、縱橫翰墨的美好見證。

夫妻吟詩,也是彼此激勵、不斷進步的動力。郝懿行曾在詩中說,和妻子相比,自己資質駑鈍,所以妻子經常鼓勵他勤於創作,提升作詩的技藝。郝懿行中舉之後,王照圓也作詩勉勵:「小試文場久擅名,矮盧一入倍經營。」在她的鼓勵下,郝懿行繼續勤奮讀書,後來高中進士,實現了天下學子金榜題名的夙願。

王照圓的詩歌,既有對美滿婚姻的吟唱,也有對丈夫事業的期許,其性情天真靈秀而又高雅端方,表現出才媛賢妻特有的美好品格。

等身著述不為貧

一對醉心於詩文風雅的夫婦,即使丈夫有官位、俸祿在身,他們的生活多半是清苦的。就像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雖然出身名門,卻常常節衣縮食,所有家資用於收購書籍、古玩。而王照圓婚姻生活的另一面,同樣是貧病交加的窘況。郝懿行雖然做官,卻淡泊名利,所得俸祿同樣用於收購書籍,因而家中除了豐富的藏書外,放眼望去,盡是蓬蒿常滿、僮僕不具的蕭然景象。

幸而郝懿行不以為意,王照圓更是安之若素,她像古時的鮑宣妻一樣,荊釵素服與丈夫共守著窮困的生活。除了詩歌,他們把一生精力傾注到讀書與著書中。

每次執筆展卷,郝懿行都要奮筆疾書,直到深夜四更。王照圓也說他,考訂書籍,日夜不輟,數十年來終於有了著作等身的成果。然而做學問並非易事,四十年來,他時常和妻子王照圓焚香對坐,探討、切磋研究的心得。有時候,這對恩愛夫妻還會因為觀點不同而激烈爭執。

正是在這樣嚴謹而熱烈的治學氛圍中,郝懿行完成了多部儒家典籍的校注工作,成為一名訓詁學大師。可以說,郝懿行的每一部著作,都凝結了愛妻的智慧和心血。

他們二人還有研究《詩經》的共同著作《詩問》《詩說》二書,以夫妻問答的形式解讀《詩經》內涵。王照圓有許多精闢獨到的見解,多以「瑞玉云」為標示的文字收錄其中。

在協助丈夫的過程中,王照圓也有自己的學術成果。除前文提到的《葩經小記》,她還有兩部重要的著作《列女傳補註》和《列仙傳校正》,頗受學者稱道。《列女傳》是西漢劉向所作,東漢才女班昭為其作註,可惜早已失傳。王照圓的母親曾殷切地對她說:「如果你能為《列女傳》補上註釋,就是我對你的期望了。」

王照圓花了六年時間,完成了八卷《補註》,與夫婦倆密切交往的馬瑞辰、洪頤等著名學者,也參與了書稿的校正。清代為《列女傳》作註的學者不乏其人,王氏的著作與另外兩部合稱為清代三家校註本。

另一部《列仙傳校正》,更被讚為「當世最善、最難得之本」。這部專著得以成書,最要感謝的人是郝懿行。當時的《列仙傳》屬於道藏系列,收藏於道觀之中,王照圓身為女子無法入觀參閱,郝懿行便代妻子進入道觀,一字字抄寫下來,為王照圓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底本。

王照圓與郝懿行,就這樣亦師亦友,度過了清貧卻豐滿的人生。他們相偕相助,彼此成就,共同成長為一對文獻大家。王照圓在詩中這樣稱頌他們的生活:「下筆千言如有神,等身著述不為貧。玉台金屋皆黃土,惟有永初作賦人。」借班昭作《東征賦》的典故,表達了安貧樂道、一心治學的高潔志向。

她的研究成果,也多受後世文人學者的讚揚。《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載:「女子吟詩者多,治經者少,如照圓者豈易得哉!」學者梁啟超也感歎說,女子中能作花草風月之言者,已是鳳毛麟角;若能像王照圓這樣讀古書、述文章的才女,普天率土之中幾乎絕跡也。

王照圓與丈夫郝懿行在文獻學中比翼齊飛,共同在清代文壇熠熠閃光,譜寫了一段人間稀有的佳話。棲霞郝夫婦,更是棲霞好夫婦!◇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