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居住在南加州的人們都可能看見11歲的喬丹·拉米雷斯(Jordan Ramirez)每周一次的「步行活動」。

他並不難辨認。拉米雷斯身著軍裝,手持一面大大的「細藍線」的美國國旗,從一個警局走到另一個警局,他的身邊常常有警車護送。

拉米雷斯告訴《大紀元時報》:「我想向急救人員表示,我很尊重他們。」

自2020年9月26日以來,拉米雷斯在他的「感謝您的服務步行活動」中走訪了55名警察、警長、高速公路巡邏隊和消防局,行程近120英里。每到一站,他都會給官員們送上一塊牌匾表示感謝。對於拉米雷斯的做法,他們都很感激。

拉米雷斯想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你們不是唯一做好事的人。還有更多的人支持你們。」

拉米雷斯是一名拉普恩特(La Puente)的居民,家人在美國軍隊的四大部門都服過役,他是聖加布里埃爾山谷青年海軍陸戰隊(San Gabriel Valley Young Marines)的成員。1月15日,他被晉陞為一等兵。

「儘管喬丹因為疫情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到自己的部隊了,他還是獲得了晉陞。」喬丹的父親迪馬斯·拉米雷斯(Dimas Ramirez)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

「他的部隊指揮官告訴我,因為他一直在做著這些,維珍尼亞州的青年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接到了很多關於喬丹的電話。」

2021年1月19日,11歲的喬丹·拉米雷斯(Jordan Ramirez)坐在他位於加州拉普恩特家的柵欄上畫的美國國旗前。(John Fredricks/大紀元)
2021年1月19日,11歲的喬丹·拉米雷斯(Jordan Ramirez)坐在他位於加州拉普恩特家的柵欄上畫的美國國旗前。(John Fredricks/大紀元)

一個想法誕生了

疫情打亂了喬丹的日常生活,也激發了他對當地執法部門表示支持的想法。

在疫情發生之前,喬丹經常穿著軍裝參加5公里賽跑,以表達對他所在部隊的敬意。當比賽開始被取消時,他就想尋求其它方式繼續對部隊和急救人員表示感謝。

「早在7月初,他就知道外面發生了甚麼。」父親迪馬斯說,他指的是去年5月25日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s)去世後發生的全國性抗議活動。

喬丹首先訪問了聖加布里埃爾山谷(San Gabriel Valley)的警察和消防部門。從那以後,他和父親還前往洛杉磯縣(Los Angeles County)和橙縣(Orange County),在那裏喬丹拜訪了富勒頓(Fullerton)、阿納海姆(Anaheim)、花園格羅夫(Garden Grove)、拉哈布拉(La Habra)、佈雷亞(Brea)、普萊森蒂亞(Placentia)、圖斯汀(Tustin)、爾灣(Irvine)和紐波特海灘(Newport Beach)的警察局。

迪馬斯說,喬丹計劃走更遠,甚至可能去其它州和主要城市。

「外面有那麼多負面的東西,我們需要正面因素;你知道,人們需要它。我想這是他的方式,他喜歡這樣做。」

2021年1月19日,喬丹·拉米雷斯贏得的獎牌掛在他位於加州拉普恩特的家中。(John Fredricks/大紀元)
2021年1月19日,喬丹·拉米雷斯贏得的獎牌掛在他位於加州拉普恩特的家中。(John Fredricks/大紀元)

2020年12月5日,喬丹·拉米雷斯舉著美國國旗在南加州的警察局之間步行。(迪馬斯·拉米雷斯提供)
2020年12月5日,喬丹·拉米雷斯舉著美國國旗在南加州的警察局之間步行。(迪馬斯·拉米雷斯提供)

2021年1月16日,喬丹·拉米雷斯在南加州舉著一面美國國旗步行。(迪馬斯·拉米雷斯提供)
2021年1月16日,喬丹·拉米雷斯在南加州舉著一面美國國旗步行。(迪馬斯·拉米雷斯提供)

世界紀錄保持者

喬丹對長距離步行和跑步並不陌生:10歲時,他就創下了世界紀錄,成為最年輕的在全世界七大洲都參加過馬拉松的選手——這個頭銜是他從12歲完成同樣挑戰的姐姐那裏贏來的。

「我想打破她的記錄。」他說。

他去了澳洲、埃及、倫敦、泰國、南極洲、智利和洛杉磯,歷時一年半。

「天氣很冷。」喬丹回憶起他在南極洲的馬拉松比賽「有很多冰。這是我跑過的最長的一次,大約八個小時。」

相比之下,他在泰國的馬拉松比賽中面臨著82%的濕度,因此比賽必須在午夜開始,這樣跑步者「不會脫水脫得更厲害」,迪馬斯說。

喬丹還參加了15次半程馬拉松、30次10公里跑和大約175次5公里賽跑。儘管他說自己沒有鍛鍊的習慣,但他每周都會在自家後院的跑步機上跑幾次。

1月下旬,這名年輕人計劃拜訪洛杉磯西部和南部的高速公路巡邏站、西荷里活警署,以及卡爾弗市(Culver City)、比華利山(Beverly Hills)和帕洛斯佛得斯莊園(Palos Verdes Estates)的警察局。

喬丹的其它愛好包括搭建樂高積木和畫畫,他說他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一名消防隊員。

「我想救人。」他說。#

(英文大紀元記者Chris Karr對本文有貢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