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黨媒新華社發表了「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這一領域的統戰和思想政治工作,對像包括民企主要出資人、實際控制人、持有股份的主要經營者、大股東、和在中國大陸投資的港澳工商界人士、有代表性的個體工商戶等所有相關人士,要他們「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據新華社稱,這是1978年以來中共下發的首份民營經濟統戰文件。顯然,中共發出了明確信號,要強力控制民企,揮刀「收割」。

黨的動機和「殺機」

9月16日,中共召開了全國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傳達了習近平的「把民營經濟人士團結在黨的周圍」之意見,中共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汪洋在講話中進一步透露了黨的意圖和心態。

第一,中共懼怕民營人士遠離黨

統戰工作被中共視為一大「法寶」,此乃針對黨外人士,例如民主派、海外華人、學生等。中共在9月15日的文件裏稱「民營經濟人士」為「我們自己人」,但是它向這些「自己人」揮起了統戰大旗,恰恰說明黨對他們很不放心。

汪洋稱,「堅持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完整準確理解『兩個毫不動搖』,堅定制度自信,把他們更好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民族復興凝心聚力」「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中共談「信任」,暗含「不信任」;所謂「團結」「引導」「教育」,潛台詞就是拉攏、欺騙、說服、命令,軟硬兼施。一句話,黨要民企經營者甘當傻子、奴隸,對中共言聽計從。「民族復興」是美麗的幌子和含蓄的威脅——倘若誰不服從,就是阻礙民族復興大業,這個罪名足以讓你吃不了兜著走。所謂「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則說明很多民營經濟人士對黨的「認同」不夠。

換個角度看問題,企業家、工商戶只需搞好經營,自然就是為國家經濟發展出力,中共憑甚麼要求民企圍著黨團團轉?

第二,中共逼民企對其感恩和「報國」

汪洋稱,「要調動民營經濟人士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深刻認識個人的成功既源於自身努力,更得益於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事業、偉大的黨」「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樹立家國情懷,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己任,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和精準扶貧」。

這段話把黨的意思挑明了:沒有黨,民企休想賺錢;民營經濟人士需要向黨感恩,並且要報恩。「產業報國」是假,「產業報黨」是真。「參與光彩事業和精準扶貧」是啥意思?黨要企業掏錢,幫助黨救助貧困地區,以達成全面奔小康之目標。國家沒錢了?因為黨把國庫的銀子用在別處了,比如支援非洲抗疫;為世衛代表旅遊買單;向蒙古提供7億元人民幣贈款等等。所以,百姓得勒緊褲腰帶,人民要犧牲小我,民企需要「家國情懷」。

為黨服務,才稱得上「光彩」,才是「回報社會」的「典範」。這才是黨要求的「認同」。

中共搶劫民營企業

2019年10月14日,恆大研究院發佈了《中國民營經濟報告:2019》,根據報告,民營企業是政府稅收和國家財力的最大貢獻者,2019年1~7月稅收佔比為56.9%,在製造業投資中佔比超85%。同時,民營企業是城鎮就業的最大保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陸城鎮就業人數42,462萬人,其中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佔比53.4%,全部民營企業佔比近80%。

018年11月24日,中共發佈了《民營經濟改變中國——改革開放40年民營經濟主要數據簡明分析》,全國工商聯原主席黃孟復在報告導言中稱,「改革開放」40年來,對中國經濟貢獻最大,影響最深的,應該是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的成功反襯出中共把持的國有企業的不足;另一方面,全國上千萬家私營控股企業創造的巨大利潤讓中共不會坐視不理,因此,黨把民營經濟人士稱之為「始終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必須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原因就在於此。所謂「自己人」,意指財富均分,這時候不分你我。

中共曾宣稱,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然而,近幾年,「國進民退」的跡象越來越多,政府干預和控制的信號越來越明顯。

去年9月20日,杭州市政府宣佈,將抽調100名機關幹部,向阿里巴巴、吉利控股、娃哈哈等首批100家重點企業派駐「政府事務代表」。官方稱,此舉是為企業協調解決各類政府事務等等。

雖然中共官媒稱未有「國進民退」的制度安排,但是,中共做事並不需要甚麼「制度」,如今,一份統戰文件即宣告了黨的絕對領導。

談到民營企業,人們不應忘記上世紀50年代的「公私合營」大改造。從1956年起,「國家」以「定息」制度,不論工業或商業,不論企業規模、盈虧,按照企業合營時核實的私股股額,每年支付資本家年息5%的股息(低於定期存款的年利息),一共發放了10年。至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滿,公私合營企業最後轉變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

中共未經任何合法手續,僅憑幾份文件,便以「贖買」之名「消滅」了整個民族資產階級,導致許多傳統企業和品牌被埋葬。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革命」運動中,全國幾千名工商業者被逼自殺。在上海,四個月裏即有876名資本家跳樓身亡。

1983年2月,中共統戰部和商業部聯合發文規定:國家已按年息五厘發給定息,發至1966年3季度,公私合營資產(包括核定投資房屋)已屬國家所有,不應退還本人。此後,全國發生多例私股定息或股權的訴訟,皆因上述政策文件而敗訴。有學者對這一政策提出了質疑。因為政府既然向私股股東支付定息,就等於承認了私股股東對合營財產的所有權。自1966年9月之後不再支付定息,並不說明一夜之間這些財產收歸國有。

1956年2月3日,時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在資改工作座談會上稱:「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資本家的全部財產拿過來,約計全省私營工商業的資金有1億9000多萬,現在被我們拿過來了,國家發了一筆洋財。1億9000多萬元相當於19多億斤大米。廣東年產大米是18億斤,即幾天時間被我們共了一大筆財產。」

今天,中共仍在盤算著「共產」——竊取、搶奪他人之財產,這是共產黨的存活之道。面對黨的新號令和召喚,大陸民營企業家們估計都寢食難安。

此際,中共毫不掩飾地要深入控制民營企業,暴露了它的執政危機感和經濟上的困境。黨的統治與禁錮,限制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而中共卻把中國人民創造的經濟成果歸功於它的名下,並不斷地以「民族復興」欺騙企業家和勞動者,試圖維持坐享其成的現狀。

可以預見,中共號稱的統戰「新局面」將釀成一股股寒流,或將逼退更多民企精英。希望大陸和港澳工商界人士能夠認識到,唯有遠離中共,個體的自由、權利、生命和財產安全才有保障。#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