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省昆明市一小學六年級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憑藉對結直腸癌的相關研究獲得三等獎。該研究課題之複雜引發社會關注,學生家長隨後被曝出是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

比賽官網信息顯示,這名學生來自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參賽項目名稱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指導老師呂冬梅、馬倩、時燕萍。

根據簡介,該項目通過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動物模型、臨床樣本分析等方面,對C10orf67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解析。解析發現C10orf67在結直腸癌中高表達,敲低其表達則可顯著抑制細胞的增值。因此,對C10orf67在結直腸癌中的功能解析,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

在一同刊登的實驗記錄本中,該學生寫道,他在2018年1月6日和老師一起來到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商量開展參與研究工作」;1月9日,他上網搜索甚麼是基因;1月10日,他「還是不太了解基因」。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但是到1月13日,他已經「了解了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原理,知道PCR引物的設計、PCR擴增mRNA底物和螢光基因的概念,大概了解為何通過螢光強弱的比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進而判斷一個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水平和功能強大與否」。

與此同時,簡介頁面還貼出了一些研究數據,以及該學生身著專業裝備在實驗室操作的圖片。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獲獎信息很快引發社會關注和質疑。首先,三名指導老師中有兩名是盤龍小學的教師,一名是現任校長,三人均不是課題相關方面的專業人士;其次,這項研究遠遠超出普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再者,該學生在極短時間內,從零基礎到上手如此有難度的課題,讓人難以置信。

據陸媒《新京報》報道,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一位神經生物學博士認為,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經過大半年的訓練才能操作這一實驗,且所得結果無法達到這麼完美,很難相信小學生會有如此精準的手法。

報道還披露,該學生的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其母曾研究過「C10orf67在低氧適應及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與獲獎課題十分相似。

7月13日,昆明動物研究所在官網刊登一則聲明,證實獲獎項目學生是該所研究員之子,研究所已成立調查組調查,後續會反饋調查結果。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對於這一事件,有微博網友評論說,「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已經淪為拼爹賺獎項的賽場了」,孩子「從小就學會了造假」。

也有網友說,「多關注一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還會發現更多小朋友們的超高級論文。」

「真正水深的是中學組,一方面是中學組是真的有大神在的,另一方面,中學組裏,陳同學這種事情,已經不算事兒了。」

「我們課題組老闆也這樣,司空見慣。」

還有人說,「這個獎,借名人一句話,一個真敢發,一個真敢領。」#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