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智。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李世民,《舊唐書・魏徵傳》

2020年啟幕,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就肆虐全球,世人飽受其害。由歷史觀之,無論多大多嚴重的瘟疫,總會在一段時間之後消失。但無論科學再怎麼進步,醫葯怎麼發達,衛生如何講究,不同的瘟疫總會再出現。在「全球化」已是不可逆的現代,事態可能還會越來越嚴重。

「金融病毒」早已出現

瘟疫看似天災,其實是人禍,因為源頭都是人,而「人無德,天災人禍」區區七個字就可道盡。瘟疫是一種病毒,得病者才會中毒,雖然已是全球化,但不大可能全人類都中毒,可是已讓全球人人自危、惶惶然不可終日,若有更毒且人人無法除外的「毒品」,豈不更可怕?不幸的是,「金融」就可能是這樣的一個東西。由「金融危機」、「金融風暴」、「金融海嘯」早已是人人琅琅上口,可以印證人類早就認同了呢!

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唐玄宗開元時期的宰相張(姚崇)說,在其七十歲時就在〈錢本草〉這篇僅二百餘字的文章中,已經講得很明白了。他寫道: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寒,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理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鍊,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張說將金錢比作藥材,其「味甘、大熱、有毒」。錢讓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保證人們的生存,故其「味甘」。但對錢的追求要有度、要講道,否則便會讓人變成瘋狂,挖空心思斂財,導致「大熱」成了金錢的奴隸。錢是有藥性的,服過量便會產生副作用,會「中毒」,使一些貪婪的官員最終鋃鐺入獄,甚至喪命。他也告訴世人,「一邊積攢,一邊施財,可稱為道;不把錢當珍寶,稱為德;獲取和給予適當,稱為義;不求非分錢財使用正當,稱為禮;能廣泛地救濟眾人,稱為仁;支出有度歸還有期,稱為信;得到錢又不傷害自己,稱為智。」如果能用「道、德、仁、義、禮、智、信」這七種方法精鍊金融(錢)為藥材,將可長久地服用,使人延年益壽。如果不是這樣地服用,就會消減情志、損傷精神。

善惡同在的神秘貨幣

在一千多年前金融還不是那麼發達的時代,張說已經感受到金融的魅力與魔力。在衍生性金融坑滿谷,金融產業已可說是百業之首的21世紀今日,金融(貨幣)更為神秘莫測,已故的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 A. Hayek)在1992年就這樣說:「貨幣,或者說我們平常所使用的『金錢』,是所有事物當中最難理解的東西。」貨幣不僅讓專門學者感到苦惱,道德家們對於貨幣的猜忌也幾乎沒有一刻鬆懈。貨幣好比是萬能工具,誰掌握了它,誰就有力量,能夠以最不著痕跡的方式,實現或影響最多種類的目的。對於這個萬能的工具,海耶克舉出兩個讓道德家猜忌的理由:一是,雖然一般人一看就明白許多別的財富項目被用來做了些甚麼事,但是我們通常無法分辨使用貨幣究竟給自己或別人帶來甚麼具體的影響;二是,即使在某些情況下,貨幣所造成的影響可以分辨出來,然而貨幣雖然可以用來行善,也同樣可以用來為惡。因此,對於有錢人來說,金錢之功用在於其萬能;但對於道德家而言,正因為金錢萬能,所以金錢更不值得信任。而且,經由巧妙地運用貨幣,進而取得的巨大利益,看起來一如商業買賣,和體力付出無關,也看不出有甚麼其他的功德。

政府獨佔貨幣並不適當

海耶克嚴厲地指責說,沒有貨幣,延遠的自由合作秩序就無法運行;但貨幣幾乎自始就遭到政府無恥的摧殘, 以致它竟然變成延遠的人類合作秩序當中,干擾各種自動調適過程的主要亂源。除了少數幾個幸運的短暫時期,整個政府管理貨幣的歷史,簡直就是一部詐欺和矇騙的歷史。在這方面,海耶克已經證實,政府自己比任何在競爭的市場裏提供各種貨幣的私人機構,都來得更不道德。

海耶克的嫡傳弟子,已故的台灣中研院蔣碩傑院士終其一生都認為「貨幣是交易媒介」,是「流量」,不是「存量」,也不是商品,而金融機構是「資金橋樑」或是「金融中介」,他希望各國央行嚴控貨幣數量。不過,當今世人扭曲貨幣的本質,將「交易媒介」的「信用」這種內涵掏空,於是所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大量湧現,人們在「槓桿原理」的催眠下大肆進行「金錢遊戲」,大演「五鬼搬運」和「金蟬脫殼」戲碼,於是金融泡沫、金融風暴乃一再出現,而且越演越烈。

可以這麼說,自人類創造了「貨幣」以來,「五鬼搬運」就越來越方便,投機炒作勾當也愈見熾熱,而金融風暴和經濟蕭條也與人類常相左右。十七世紀初荷蘭鬱金香熱和十八世紀初的南海泡沫,是歷史上早期最經典的兩個案例。而193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恐慌,更是研究金融危機的經典事例。

金融狂熱一波接一波

這些歷史事件都不乏被記載分析,最著名的當屬1990年出版的《金融狂熱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Financial Euphoria),這是已故經濟學家約翰.高伯瑞(John K. Galbraith)所寫的一本暢銷小書。或許如高伯瑞書中所言,人們對金融風暴的記憶時間不超過二十年,當投機泡沫崩盤瓦解,理財金童受到懲罰,財務金融理財學門或許不若往日風光,但不到二十年另一批金融天才又再出現,相關學科也再度熱門,金融創新又受到禮讚,買空賣空再度大行其道,實質製造經濟又被晾在一旁,沒多久再出現瘋狂炒作,接著則是轟然瓦解崩盤,經濟大災難降臨。高伯瑞無奈地告訴我們:「除了更清楚掌握投機傾向與過程外,我們能做的似乎很有限。」也就是說,將歷史事件始末詳述,讓世人了解來龍去脈,強化自己的懷疑態度是唯一治療方式。

高伯瑞為我們記述了1930年代以前的金融狂熱,日本知名財經專家倉都康行(Yasuyuki Kuratsu)在2014年出版的《12堂撼動世界的財經課》這本書則延續高伯瑞,為我們闡述自1971年尼克森震撼以來,直到2014年經歷四十餘年已經發生過的十二次經濟危機,提醒世人金融危機時不時會重演,要我們發揮理性不要輕易被騙,讓「歷史是一面鏡子」的教訓落實,不要讓「歷史的教訓就是從來沒從歷史中得到教訓」的遺憾重演。

不過,當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達到最高潮,各國政府進一步競相使用QE(量化寬鬆)政策下,好似平息了風暴,但質疑聲一直不斷,而更大的金融風暴正蓄勢待發,也是專家們持續接力發出的警告。畢竟政府以政治手段解決危機看似有效,其實只是將病症掩蓋,甚至是累積負能量,不久之後會迸發更大風暴,也就是說,從歷史中得到的是負面教訓。

金融風暴為何出現?

其實,金融風暴、經濟大衰退之所以一再出現,大都是金融業失職、政府官商勾結推波助浪,以及政府錯誤紓困政策的結果。蔣碩傑院士早年明說的「五鬼搬運法就是金融赤字」,已指明金融機構以各種方式將錢搬給少數有權有勢者。金融機構原本扮演「資金橋樑」或「金融中介」的角色,右手接受民間的存款,左手將這些存款貸放給能力高、從事「實質生產」的業者。

這種金融體系不但無趣,規模也不大。例如,在二十世紀美國股市興起的1960年代,金融和保險業合計只佔不到GDP的四%,但這種無聊、原始的金融體系卻維繫了在一個世代之間,使生活水平倍升的經濟體。對照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夕,金融和保險業佔了GDP的八%。而且更有規模巨大的公司,吸收社會中頭腦最好的人才,他們讓金融業光鮮亮麗,其背後的證券化過程,使貸款不再專屬於借方,而是繼續轉給其他人。這些人把貸款細切、分割,並把個人的債務整合成新資產,像是次級按揭、信用卡卡債、車貸等都進入金融體系中。結果使風險倍增、金融體系弱化,終而慘遭崩解,進而危及各產業,延禍全人類。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教訓,並未讓金融業回到正軌。在衍生性金融繼續創新下,金融業掌控的權力更大,其塑造的政府官員、監管機構、行政總裁,甚至很多消費者的想法和心態,能力更為誇大。在2008年之後,行政部門的決策多為金融業帶來龐大利潤,且造成房屋所有人、小公司、勞動者和消費者的損失。金融業已成經濟增長的阻力,而非催化劑;其成長使企業和整體經濟社會都受到損害。

嚴防「金融化」演變成「金融詛咒」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是金融家在對企業發號施令,在金融市場創造財富已成為目的,而非把金融市場當成工具,以達成共享經濟繁榮的目的。金融思維已在企業根深柢固,公司也開始運作得像銀行,只要搬動現金,就能比以前賺更多錢;光是從單純的金融活動,就能產生五倍於二次大戰戰後時期的收入。

有專家已警告說,我們的金融體系已無法對實體經濟發揮作用,而且成為一種經濟疾病,早在1970年代,「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現象就浮上◇木檯面◇,如今已不知不覺地緩慢影響全人類。它經由金融、保險、房地產三大火紅產業,在規模與權力上大幅擴張。結果就是經濟增長放緩、貧富差距擴大、市場缺乏效率、公共服務受創、貪腐更嚴重、其他經濟部門被掏空、民主和社會整體受害,「金融詛咒」(finance curse)也就到來了。也就是說,金融不但是病毒,而且毒性更強更烈。

在「金融創新」已是不可擋的潮流下,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Robert Shiller)的「將優良道德融入華爾街文化」不失為一帖良葯,這也是一千多年前唐朝張說告訴我們的用「道、德、仁、義、禮、智、信」精煉貨幣之道。除了這帖難煉的葯方之外,還有甚麼妙葯呢?唐太宗的「以史為鏡」—向歷史取經—也是一條明路。那麼,這本美國史上最著名的金融歷史學家查理斯・金德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1978年著作,長銷四十餘年,如今由金融名家羅伯特・阿裏伯(Robert Aliber)增補第七版的《瘋狂・恐慌與崩盤》(Manias, Paris, and Crashes: A History of Crises)巨著就是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頂級金融學家聯手打造的金融危機史鉅著

本書剖析從古至今的每一場重要的金融危機,幫助投資者整理出這些危機的共同特性,是所有投資者必讀的一本金融崩潰史!

金融市場常常偏離理性運行軌道。本書在梳理分析400年來全球金融危機史實的基礎上,闡述了金融危機的模式、規律、起因和影響,以及金融危機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了金融危機中金融機構和金融行為的相互作用,指出投機瘋狂、市場恐慌和崩潰的不期而遇及其最終的規模與當時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機構關係密切,總結了歷次金融危機的教訓。本書記載了金融業的興衰、金融危機的輪迴,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得到重要啟示。

2003年7月7月去世的金德伯格,從歷史觀念闡釋西方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過程及整治之道,對1987年10月紐約股市崩盤及美國揮之不去債務危機,更有詳細的解說。本書第一版於1987年出版,概述了市場發展的模式以及金融危機演變的五個階段。而阿裏伯在2005之後修訂的版本中探討了自1980年代初以來涉及四十多國的四次危機,並表明其銀行體系的內爆並非來自「不良行為者」的決定,而是國際社會功能失調的症狀貨幣安排。

本書以十五個章節的大篇幅詳細整理超過400年的金融危機史,透過理解瘋狂、恐慌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帶給現代投資者和政府重要的啟示。特別在第十五章中詳述「歷史啟示」,並在「結語」中以中國經濟危機為主題,那是2015年寫的已經認為中國遇到日本在1990年代初相同問題,那是金融泡沫崩盤,讓日本經濟失落至今,而五年後的現在,中國經濟已崩壞,成為全球經濟危機引爆點,世人宜未雨綢繆才是!這本2015年修訂的版本,不只增補了迄2015年的情況,還提供對未來的警示作用,期盼讀者們、特別是決策官員能獲取「正面教訓」,讓金融病毒轉化為良葯!#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