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經》裏有一位捨身飼虎的薩埵那太子,而他的父親摩訶羅陀國王,被讃美為一位「修行善法,善治國土,無有怨敵」的好皇帝。個人自身遵從戒律,一生依善修行,從不作惡。而作為政治領袖,所有施政措施,皆以善為主,國家因而大治。至於國土內外,既沒有怨恨他的國人,更無境內境外的敵人。如此難得的國王,為何有捨身飼虎的兒子?
反送中一周年,社會依然撕裂,對抗不斷!大台沒有,人心可在?和你lunch,和你唱,並沒有因疫情限聚而銷聲匿跡。即使現在新法未到,被捕、被告、被重判的,已經大有人在。加上近萬被拉的個案,何解仍起不了阻嚇作用,市民還繼續上街抗爭?如果以經濟計算,社會不穩,失業高企,收入大減,大家不是應該乖乖聽命,好好聽話,務求回復歌舞昇平的好日子嗎?但這小地方的奇怪公民,不知是賤骨頭還是硬骨頭,就是不肯低頭!
「修行善法」,懂得自我反省衡量,自然不會歪行惡法,以善為道。「善治國土」,以民為本,施政優良,自可國泰民安。「無有怨敵」,能夠驅除怨氣,化敵為友,擁有這種政治智慧,境內境外當然沒有敵人,國家祥和安寧,才真正是「無敵」!根據佛經記載,摩訶羅陀國王有這三種美譽,難怪他的三位王子都品行端正,法象微妙。一向喜歡看美麗事物,若滿眼都是善與美的反照,人人法象微妙,品行端正,世界會多美好!
一天,三位王子一起騎馬郊遊,大王子沿途看花開花落,感嘆死亡恐懼。而二王子由死亡聯想到離別憂愁,分離痛苦,難免人間遺憾。偏偏三弟蕯埵那無有恐懼,開心策馬,直奔懸崖邊緣。然後下馬俯身,欣賞美麗的山谷景色。突然他發現有一只骨瘦如柴的母虎,被困谷底,身邊更有七只小虎虛弱代哺,心內慈悲,便對二位哥哥說:「你們不是說死亡、分離嗎?如果牠們得不到餵飼,全部都會死亡分離,誰願意捨身救虎(苦)?」二位哥哥覺得這位弟弟神經失常,慌忙勸說,但蕯埵那卻說:「是身不堅,可惡如賊,我今捨身,時已到矣。」就跳下懸崖,捨身餵虎。
故事傳說,重點從來都不在邏輯或常理,只是各自聯想解讀,引發思維。誰會愚不可及,捨身餵虎?人的身體其實並不堅固,摧毀容易。而惡毒行為,更使人討厭,有如惡賊。面對危難,正常人會避之則吉,為何有些人郤違反常理,勇敢犧牲面對?明明前面是懸崖峭壁,更下有餓虎,郤要衝卻要跳,這是甚麼意念精神?身處「修行善法,善治國土,無有怨敵」那世代的王子,居然選擇犧牲身體,以一救八,更說:「我現在捨棄生命,時間已到。」對印度宗教文化,並不了解,但王子此舉,是否等同中國的「捨生取義」?
若身處「惡法,未治,到處是敵」的紛擾世代,如有公民為善繼續抗爭,意念與推動力和捨身餵虎的王子,有何關聯?國家需要英雄是悲哀,社會出現犧牲是痛苦。捨身救苦救難,都是觀音菩薩,心內敬佩,能不悲哀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