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漢不知餓漢饑」,這是對助民解困緩助措施的直接感覺。月入幾十萬,出入有司機,住官邸,有助理,真的可「不離地」明白窮苦大眾的艱辛嗎?疫情影響,經濟已嚴重萎縮,很多市民即使未被即時解僱,不少已停薪留職,吊鹽水、減人工,甚至已放儘無薪假,只差最後一封「玩完」信,就齊齊說Bye Bye!遊走城市各區,本來應該說看到大量「吉舖」,現在已不必顧慮言語忌諱,不如直接說「空舖」,甚至可真實形容是「凶舖」已大量湧現!他們已剷除極多香港僱員,尤以零售飲食業等重災區,在這次海嘯式的風浪下,不少已席捲消亡。

商業有虧損,如果有時間,資金能周轉,公司尚有機會逐漸捱過。可惜現在疫情嚴峻,零售飲食業等每月資金流終斷,在高企的租金壓力下,很難闖過這幾個月,以至結業潮不斷。而政府那些所謂資助、派錢等援助措施,需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交到有需要者手上。這好比一個飢腸轆轆的捱餓者,7天後就會無差別餓死,現在不即時給半點餅碎,卻說半年後,會請他到半島酒店食自助餐,能不諷刺嗎?李先生早前派錢,有些商戶,由遞交申請到錢入賬戶,只需兩星期。而號稱世界一流,行政效率極高的機構,口說「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卻「行動就超級落後」,能不令人失望嗎?

「知恥近乎勇」,能力未逮,便要參考學習借鑑反省努力追上。疫情擴散,看看全球抗疫的優劣,總結歸納,便可吸收改良,希望捱過疫情,到最後也是一個贏家。要抗疫,必須要有足夠的抗疫裝備,才能保護國民及醫護人員。現在中台亦已大量擴大生產,希望保證口罩防疫衣等設備能自給自足,甚至滿足本地需求後還可以外銷,這樣既援助其它國家,亦為本土經濟帶來動力及幫助。我們小小海港,亦未嘗不可。

做任何事,其實都要有大方向及統合的能力。不想浪費防疫資源及減少感染接觸,檢測病患,台灣已在戶外進行,更不直接進入醫院,甚至做了類似嬰兒但卻是成人版的「加護箱」去檢測懷疑病患,這樣檢測完個案後,只需清潔這個進入箱,而檢疫人員就不必耗掉全身防疫裝備,更換後才可檢查下一個,能大大減少資源耗廢。另外用聽筒聽呼吸道,是高危病患接觸,已改為在胸肺貼上儀器,看機器數據而了解病患情形。科技進步,便要靈活運用,例如自我隔離者,手機也可設定程式每天向當局自我申報體溫狀況等,只要想辦法,能統籌組織落實進行,疫情必定能解決。

今天香港社會或者很多市民,在經濟健康各方面都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統合政商科研學界等各方面力量去解決疫情尤為重要。例如各大學及各類科研或醫療機構,如何放下你我,大家資訊互通科研共享,共同研究新設備或方法去對抗疫情,在這危急關頭,非常重要。致於衣食不足,人何以為生?政商也要通力合作,助民解困。有能力的,便請對受困者多加施以援手,方便減租,特殊安排等等,請盡量開方便之門。

毫無疑問,失業率將會大幅攀升,如果政商能衷誠合作,經濟必有轉機。可惜看著龔自珍的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百年後的現代,同樣的問題,我們的人才呢?◇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