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女兒到朋友家,朋友家養了一隻貓,女兒喜歡小動物,想逗小貓玩,但小貓爬到櫃子頂上躲了起來。

朋友拿了玩具和貓食,想把小貓引出來,但沒有用。女兒問朋友:「阿姨,貓咪為甚麼不喜歡我?」朋友趕緊解釋:「貓咪沒有不喜歡你,它現在有點兒『抑鬱』……」原來,朋友一家外出渡假,有半個月的時間沒有陪小貓,小貓再見到主人就這樣躲著了。

女兒從來沒接觸過「抑鬱」這個詞,就問朋友是甚麼意思。朋友結合著小貓的事,解釋說,「抑鬱」就是不高興、不想理人。女兒學到了一個新詞,知道「抑鬱」是怎麼回事了,連忙說:「我弟弟也抑鬱了……」

在場的人無不哈哈大笑,弟弟不過2歲,連「抑鬱」是甚麼都不知道,又怎麼會抑鬱?女兒說的是,弟弟有時候發脾氣,不和她一起玩,就和眼前的小貓一樣。但是,那離「抑鬱」差了十萬八千里。

看女兒學新詞的過程,好像哪個環節都沒問題。朋友一開始提出「抑鬱」這個詞,幽默而貼切。女兒問是甚麼意思,朋友的解釋符合事實。女兒的理解也沒問題,弟弟的表現確實和阿姨說的類似。但是,最終造出的句子卻是讓人啼笑皆非的。

每個環節都沒錯,但細看其實發現每個環節都有微小的偏差。首先,貓是不是真的抑鬱,我們並不能確切得知,那句話只是玩笑話。其次,朋友為了讓小孩兒聽懂,解釋的時候簡略了很多,並沒有說清楚「抑鬱」一詞具體所指。最後,女兒對新詞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但卻「無知者無畏」,毫不在乎而大膽地用了。

微小的偏差一點點積累起來,最後就是我們沒有想過的結果。就像同一件事經過不同人轉述之後,往往與最初的版本大相逕庭。這一點很值得我們深思,生活中我們形成的認知,我們傳遞給別人的資訊,是否也是一樣經過了重重上色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