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終於在1月15日暫時告一段落。但與特朗普簽署協議的不是習近平,而是中共副總理劉鶴,雙方官級嚴重不對等。而此前,特朗普曾多次提及,他與習近平本人將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那麼習為甚麼要逃避「習特會」?

中美簽首階段貿易協議 現多個罕見現象

1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共副總理劉鶴在白宮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標誌著雙方近兩年的貿易戰暫告一段落。但中美簽約儀式前後,出現了多個罕見現象。

在中共央視報道這場簽字儀式中,當對中共持鷹派立場的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講話時,央視實時轉播的同步口譯突然中斷;中共官媒在簽字儀式逾8小時後,於第二天早上10時30分才公開文本;相較特朗普要求第二階段協議談判立即展開,中共官媒對此隻字未提。劉鶴對第二階段談判表態與特朗普完全不同。

除了中美雙方簽約官員等級不對稱外,雙方出席簽字儀式的官員陣容也不對稱,達到52:10。

美方官員包括特朗普總統、彭斯副總統、美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財長姆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和強硬的對華鷹派納瓦羅、特朗普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等20人,以及32位來自各州的參議員、眾議員和州長等人。

而中方官員只有副國級的副總理劉鶴,及9名部級官員:商務部長鍾山,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央行行長易綱,發改委副主席寧吉哲,財政部副部長廖岷等。

在這個簽字儀式上,習近平哪裏去了?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說,他和習近平將出席簽字儀式。

中美雙方一度預計去年11月16日至17日在智利舉行的APEC峰會期間簽署協議,但由於智利爆發大規模抗議,主辦方宣佈取消峰會,習特會因此取消。

12月24日,特朗普在白宮再次提到,他將很快和習近平簽署第一階段協議。

但中方對習近平將出席簽字儀式一直保持低調。去年12月25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只是說雙方正在密切溝通,但並沒有說習與特朗普簽字之事。

中共被迫簽約的內幕

去年APEC峰會取消後,中美談判曾一度陷入僵局。去年5月初,中共曾反悔已達成90%以上共識的文本協議,導致中美貿易戰升級。

《華爾街日報》1月14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披露,為了解特朗普的想法,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去年與特朗普女婿庫什納進行了交談。崔天凱對庫什納稱,中方認為美國提議的削減關稅的幅度不夠。

但庫什納回應說,是時候解決分歧了,否則特朗普準備在12月15日對中國智能電話、兒童玩具等約1,560億美元進口商品開徵新關稅。

庫什納還建議中方:「不要考慮降低關稅的問題,想想如果無法達成協議,會發生甚麼。」

在聽取了庫什納的建議後,中共表示願意達成協議,前提是美方將9月份對約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稅率,從15%降至7.5%,而不是美方提出的10%。該建議被美方採納。

12月12日,特朗普發推說,中美雙方非常接近達成一項大協議,「他們想要協議,我們也想要。」

當天晚些時候,多家外媒披露,中美原則上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香港經濟日報》1月15日披露,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出乎中方意料,北京迅即做出應對,北京時間12月13日深夜11時罕見由6名副部長舉行了一場新聞發佈會,闡明雙方即將達成協議的中方立場,以避免失去話語權陷入被動。

美東時間12月13日早10:25,特朗普宣佈中美已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更指雙方將立即開展第二階段談判。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表示,習近平不參與簽約,可能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中方在貿易協議上做出很多讓步,是被迫簽約,這可能會引發中共內外的反彈。

二是,劉鶴簽約,習自己不來,中共也為自己未來撕毀協議留下了後手。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方讓步更多

中美這次簽署的第一階段協議,一邊倒地對美國有利,中方做出很多讓步。

在美方未解除對約3,7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前提下,中共還承諾兩年內將增購2,000億美元的商品;不強制美國公司轉讓技術;保護和執行知識產權;不進行競爭性貨幣貶值;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增加美國公司進入中國金融服務市場的機會等。

從文本措辭也可以看得出來。這次的協議全文有82處「中國應……」,平均每頁一處,而相對的「美國應……」只出現了三處,完全不對等。雖然在文本措辭上,中共在「中國應……」之前,通常會冠以「為更好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XXX需求」的表述,但在協議文本上中共顯然是被動的一方。

美國之音引述美國智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查德·布朗的觀點說,從措辭來看,確實是中國需要改進的很多,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保護部份,「第一章是講知識產權保護的。如果你看過文本,其中大多數是單方面的。中國同意做這個,那個。」

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1月15日對CNBC表示,特朗普在中美貿易戰中採取強硬立場獲得了好的結果,他將其形容為「打垮了中國共產黨」。

智利APEC峰會取消後 習不與特朗普見面的內幕

在此之前,有媒體披露了習近平在2019年APEC峰會取消後已開始避見特朗普。

去年智利APEC峰會取消後,由於預定「習特會」流產,去年11月1日,劉鶴與美方代表萊特希澤、姆欽通了電話,討論「未來的談判安排」。

香港《南華早報》1月11日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話透露,習特會「確實沒有B計劃」,一個直接的選擇是在習近平的巴西之行中尋找中途停留地,讓習近平與特朗普會見。

「聽說中共官員盯著一幅世界地圖看了數小時,試圖找到理想的中途停留點」,知情人士說,以便讓習近平與特朗普會見,但習近平拒絕了前往巴西或回國的途中,與特朗普會晤的提議。

《華盛頓郵報》當時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話說,雙方還提及阿拉斯加、夏威夷和澳門等會晤地點,但特朗普不願承諾降低現有關稅,這讓北京方面覺得這份協議「不平衡」,讓習近平難以簽署。

除簽約地點、關稅問題外,雙方在其它方面的分歧也很大,如特朗普11月28日簽署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等,給雙方簽署貿易協定帶來很大衝擊。

特朗普12月3日曾對記者說,「最好等到(美國)大選之後與中方達成協議」,簽協議「沒有最後期限」。

而那時美國將在12月15日對中國另外1,5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15%的關稅。由於加徵關稅的最後期限很快來臨,因此出現了崔天凱向特朗普女婿打探消息的一幕,最終迫使中共接受第一階段的協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