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延燒及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外資、中資紛紛撤出中國大陸。在台商加速回台投資的大環境下,財經評論員姚惠珍、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都看好台灣經濟將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姚惠珍對大紀元表示,從前三季整體狀況來看,雖然台灣出口較2018年同期衰退,但因民間投資回流有明顯逐季成長,2019年全年台灣經濟表現有機會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資金加速撤離中國 電子五哥回流

姚惠珍表示,自2000年後,台灣匯到中國大陸的資金高達2.4兆元(新台幣,以下同,約785億美元),令人怵目驚心。她說,2.4兆元本來應該挹注台灣投資,一旦台商資金出走大陸,變成台灣每年投資過低,所以消費和就業就不足,這是過去二、三十年來台灣經濟結構性的問題。

「中美貿易大戰給台灣帶來生機」,她說,在台商從大陸撤資爭相回流下,比如電子五哥(鴻海、廣達、仁寶、和碩、緯創)現在都已經陸續回流,根據經濟部預估2019年回流資金可達7,800億元(約255億美元)。當然這7,800億元可能不是2019年都到位,但如果台灣政府能解決包括缺水、缺電等「五缺」問題,然後給予台商稅率相關的優惠,讓國外停泊的資金願意回台灣的話,相信台灣經濟前景大有可為。

中美貿易戰造成中國經濟下行,但台灣有人仍然選擇大陸的投資標的,是否受媒體報道影響?姚惠珍說,這部份確實是有,像她上節目時,有人就會說這個不要談,談了後(中共)國台辦會打電話來抗議。

財經評論員姚惠珍。(鍾元/大紀元)
財經評論員姚惠珍。(鍾元/大紀元)

姚惠珍表示,鴻海集團在2000年以後,匯出2000多億元的資金到中國投資,但2019年至今卻沒匯出1毛錢。台灣財團已不再去中國投資,昔日中國概念股也淪為中國收拾股,台灣投資者應理解這樣的大趨勢,不要再將資金輸往中國大陸。

法規鬆綁、透明度提升 吸引投資台灣

另外,她說,台灣保險業者在海外的資產高達17兆元,但海外投資匯損很高(2018年台灣壽險業海外匯損高達2,300億元),可能壽險業覺得台灣投資標的不多,壽險業者有高達68%往外投資確實過高,政府法規應要修改, 比如規定至少要留五成投資台灣。

姚惠珍建議國營企業比如台電民營化,考慮將可民營的部份擷取出來,開放讓人民投資,有更多的競爭就可以提升效率;還有台灣的都市更新非常緩慢,影響了經濟發展。因為老房子屋主對建商沒有信任度,建議政府機構可考慮當莊家,找有意願的建商、老屋主,在同一個平台交談,若有公開透明機制,可能加速整個都更步伐。「其實台灣可做的努力還很多,但政府在法規的鬆綁上面,可能要更有一些創造性。」

美國總統特朗普號召「製造業重返美國」,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呼籲政府也號召「製造業重返台灣」。對此,姚惠珍說,她也認為製造業會回台灣,「其實台灣電子業一直深根台灣,包括台積電是電子業很重要的龍頭。」

她提到,台灣的鋼鐵、石化也都是重工業的兩大龍頭,但因台灣對環保要求比較高,以致石化業不在台灣加碼投資,這部份產業投資涉及環評機制,和民眾對污染的疑慮要去協調解決。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導致大量資金撤出香港。為因應此一現象,台灣金管會表示,2019年底前將打通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及指定外匯銀行(DBU)的渠道,吸引港資和人才來台。

姚惠珍說,台灣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了透明的法治和自由社會,但人才國際化及國際英文能力這兩部份台灣比較欠缺;此外,相關稅率可考慮慢慢降低,門檻不要那麼高,另外像包括家族財富傳承(Family Office)相關稅率也應考慮降低。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資料照。(宋碧龍/大紀元)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資料照。(宋碧龍/大紀元)

邱俊榮:台灣供應鏈跟美國製造業互補性強

邱俊榮對大紀元表示,全球經濟走滑下行造成的貿易衰退,對亞洲國家都會產生衝擊,2019年台灣和南韓的出口都衰退,而香港則有其自身的問題,新加坡因是轉口貿易國家,2019年經濟幾乎是零成長。

他表示,台灣主因台商回台投資超乎預期,而且台灣內需不差、消費表現亮眼,使台灣經濟增長率維持在政府原先的預估水準,所以台灣有可能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報告下修2019年台灣經濟增長率預測至2%,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10月16日表示,主計總處的數據較完整,經濟增長率估計可達2.46%,目前仍沒有改變,2020年將達2.58%。香港政府預測2019年經濟增長率為0%~1%,南韓中央銀行預測全年經濟增長率為2.2%,新加坡政府預估2019年經濟增長率為0%~1%。

他說,從中美貿易戰來講,美國對中共最關切的問題,包含過去的盜竊美國技術、強迫技術移轉、補貼國企等,都造成美國非常大的傷害,事實上,也同樣造成台灣非常大的傷害。「如果中美貿易戰可以解決這些結構性的問題,其實對台灣都是有好處的。」

邱俊榮說,台灣政府加強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的經濟連結,能有效促使產業升級轉型。「如果台灣經濟要走知識經濟,走創新驅動經濟的話,將來廠商要加入的應該是非紅色供應鏈,也就是生產產品的附加價值要高。因為消費者對於產品要求更高,廠商必須有能力生產各式各樣產品,這是過去跟中共的紅色供應鏈連結,所做不到的事情。」

「台灣供應鏈跟美國製造業的互補性非常強!」他說,目前為止,台灣品牌還沒有到跟美國競爭的階段,美國需要台灣的供應鏈,而且美國也很願意幫忙台灣。從台灣與美國政府關係來講,包含人員的訓練、共同的研發,其實雙方合作意願都非常強,這是史上從未見過的友好氣氛,「美國還是最重要、最先進的經濟體,美國願意讓台灣經濟升級,對台灣經濟發展來講,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未來兩年台灣投資狀況應該還是不錯」,他表示,相對於過去台灣的內需來講,只要薪資能夠持續地改善,甚至投資能帶動就業,台灣的內需可望也不會太差,所以有信心在未來2、3年內,台灣的經濟在亞洲四小龍裏,相對會表現的比較強勁。

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大量資金撤離中國大陸,能否藉此引導台商資金回流、在台投資,還需要法規、政策的研擬鬆綁。(PATRICK LIN/AFP/Getty Images)
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大量資金撤離中國大陸,能否藉此引導台商資金回流、在台投資,還需要法規、政策的研擬鬆綁。(PATRICK LIN/AFP/Getty Images)

受貿易戰影響資金回台 專家:研議金融政策

台灣金融研訓院10月16日舉辦研討會,探討因應中美貿易衝突可能對台灣的影響,與會專家、官員發表看法。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目前中美貿易爭端並未對台灣經濟或金融市場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部份學者甚至分析,台灣與部份東南亞國家可能受惠於貿易紛爭下的轉單效應。

他說,金管會近期有提出相關金融政策,包括明定境外資金匯回從事金融投資管理運用範圍、研議財富管理方案、吸引國際企業來台掛牌、提供企業發展所需資金等措施。

台灣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表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台灣政府趁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並推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境外資金匯回條例等,同時也做好相關預備措施,以防止回流資金用於房地產炒作。

對於香港反送中引發的資金移動潮,陳南光指出,台灣應把握資金匯回契機,除放寬資金匯兌規範以及提供更多元商品之外,也可進一步擴大引進金融人才,加強金融基礎設施,以建設國際理財平台。

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表示,為強化台灣財管業務,金管會力促商品多元化,並推動「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以引導回台資金投資實體產業及金融市場。他說,台灣發展財富管理平台還可聚焦二代傳承,主因台灣產業多達99.7%為中小企業,目前逾五成中小企業主年齡逾50歲,但有接班傳承計劃比率僅6%,遠低於國際的15%,未來台灣發展國際理財平台可多朝二代接班傳承著手。

銀行公會理事長呂桔誠認為,中美貿易戰不僅是貿易戰,更涉及地緣政治、國家戰略發展,他研判中美貿易戰將延續很久,而台灣政府適時推出台商回台方案,企業在大陸有經商的敏銳度,他們已用腳投票為股東、員工做出最好的抉擇。而資金回台不僅有助實體產業發展,後續的融資需求也有助資本市場資金的去化,甚至將帶動產業升級並創造就業機會。

本文首發於《真相中國》周刊 2019.10月號/第14期 #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