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雍陶,早年熱衷求仕,終因才華不凡,應對如流,而春試得中。歷任侍御史、國子監博士。五十歲時出任四川簡州刺史。

長時期的宦海浮沉,使暮年的雍陶對「功名」二字日漸淡漠,常對月長嘆,詠賦感傷之篇。

一日,衣著古樸的雍陶春遊散悶,來到簡陽縣,踱至煙雨霏微的「情盡橋」。他見岸邊柳葉垂垂,不由得想起古來長亭送別、灞陵折柳,以柳枝贈送遠行親人,用柔柳挽繫離愁的民俗。心中不勝悲涼,於是隨手折下一枝柳葉,順著冷冷流水,湛湛清波,悵然而歸。

雍陶回到住所,情思幽幽,夜不能寐,他斂眉長嘆,揮筆傾吐積愫:

從來只有情難盡,
何故名為「情盡橋」?
自此改名為「折柳」,
留它情愫一條條!

賦畢,又寫了「折柳橋」三個大字,令隨從一併送往簡陽衙門。縣令讀罷,感嘆不已,當即下令將「情盡橋」改為「折柳橋」。

畢竟處常人社會,若情盡了,又如何能做到:悲天憫人、仁民愛物,以達修齊治平的理想?「情盡橋」宜乎改為「折柳橋」!◇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