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危機正悄然擾亂全球黃金產業。過去三年在摩根大通的金庫中,發現了至少有價值5,000萬美元的「山寨」金條,其多數源自中國。
據路透社報道,鑄金商和銀行高管及其它行業消息人士透露,過去三年間,瑞士四家主要鑄金商均已確認,在摩根大通金庫中,發現了至少有價值5,000萬美元的金條蓋有瑞士鑄商標誌,但實際並非由這些鑄商生產。摩根大通是金條市場核心主要銀行之一。
瑞士最大黃金精鍊商Valcambi的行政總裁邁克爾・梅薩里奇(Michael Mesaric)指出,這些偽造品製作水準高度專業,並有可能還有遠遠更多的假冒金條仍在流通中,但尚未被發現。
報道說,同常見的只是外表鍍了一層金的假金條不同的是,冒牌金條的黃金是真的,但上面的戳是偽造的。這類造假行為給國際鑄造廠、金融人士以及監管機構製造了麻煩。
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高昂的金價刺激了非正式和非法採礦業的興起。但是沒有知名鑄造廠的印戳,這類黃金將不得不進入地下網絡,或低價出售。從而為罪犯或受制裁的政權提供資金。
報道稱,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山寨金條是誰生產的,但企業高管和銀行人士告訴路透,他們認為多數源自中國,通過香港、日本和泰國的交易商和貿易商行進入市場。
10位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摩根大通2017上半年在金庫中發現至少有兩塊公斤(一公斤)金條印有同樣的識別碼後,偽造金條的消息在黃金產業圈內不脛而走。
瑞士海關表示,2017和2018年向提契諾(Ticino)當地檢方申報的偽造金條有655條,全都是公斤金條標誌造假。瑞士四大黃金品牌享譽全球,成為最大仿冒目標。
報道稱,在中國,為嚴控資本外流,幾乎所有黃金出口都被禁止,對於想要把錢匯出國的中國富人,這刺激了設法走私黃金的需求。
諮詢公司GFMS Refinitiv的貴金屬研究主管卡梅倫・亞歷山大(Cameron Alexander)說,據估計每年有400至600噸黃金藏在汽車後備箱和廂式送貨車裏,從中國大陸偷運到香港,其中多數是公斤金條。
報道引述熟知此事的業內人士的話表示,偽造金條的數量之大、質量之高,顯示其生產必然是經過縝密的規劃。他們表示,這些偽造金條的流向分析顯示,它們是在亞洲生產,可能是在中國產出。不過鑄造這些金條的黃金在開採出來後可能在任何地方曾被熔化和再次熔化過。
五名知情人士表示,摩根大通對於其發現偽造金條的反應,是決定除其信賴的少數幾家煉廠新出產的黃金之外,不再從亞洲買進任何黃金。摩根大通對此不予置評。
另有15位行業人士表示,其它銀行也對於在亞洲購買黃金設下限制。
中國市售黃金摻假
除了路透社報道的這些大批量的冒牌金條,中國大陸過去也多次爆出「假黃金」事件。
去年,鳳凰東方財經、新浪財經、深藍財經等多家媒體曾轉載了一條建設銀行金條造假的消息。早前浙江富陽的張先生在建設銀行富陽新登支行買了一根投資金條。意外發現,金條竟然能吸住磁鐵。這說明金條中含有鐵、鎳等非黃金物質。
無獨有偶,杭州的楊先生也買了建行金,經過試驗發現他家的金條也能吸附起磁鐵片。
去年7月,蘇州網報道,金塘新村的錢阿姨買了黃金八件套。發現其中有7件能被吸鐵石吸起來。
2012年,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曾在微博上爆料稱,「工商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他還質疑,中國市場40%的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據《財經》雜誌報道,早在2005年,位於河南靈寶市的博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就研究出了黃金摻假配方:將鎢塊放置黃金中間,就能騙過普通的儀器檢測。因博源礦業是鍊金企業,透支信用獲取銀行信任,套取大量現金用於投資。
2016年6月,陝西省潼關縣一起假黃金質押騙貸案中,陝西潼關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人民幣,西安市長安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涉案約28億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