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俄多架軍機相繼進入了日韓有主權爭議島嶼的領空,事關兩國敏感的領土主權問題,也讓本已惡化的日韓關係衍生出新議題。日媒指中俄的意圖是在瓦解美日韓的戰略同盟。此外,北韓在25日發射了兩顆短程導彈,給東北亞局勢增添緊張。圍繞東北亞局勢,中俄朝的極權陣營與美日韓的自由民主陣營的對壘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事關日韓「敏感地」

據南韓國防部消息,23日上午9點多,俄羅斯一架A-50預警機侵入南韓獨島(日本稱作竹島,日韓兩國對這個島嶼存在著主權爭議)上空,南韓空軍F16戰鬥機緊急升空,通過無線電發出警告,但對方沒有回應。之後南韓軍機分兩次共發射了360發子彈以示警告。

此外,俄軍的兩架TU-95轟炸機和中共軍方的兩架H-6轟炸機在南韓的防空識別區內飛行了近1個半小時。

同日,南韓總統府國家安保室長鄭義溶向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捨夫提出抗議,「事態非常嚴重,如果再次出現類似行為,將採取更強硬的措施。」

當日,日本也發出了抗議聲明,但日本在聲明中,分別對俄、韓都表示出抗議。日本官房長官菅儀偉在記者會說:「對於俄方軍機侵犯日本領空表示嚴正抗議,強烈要求防止再犯。」同時對於南韓實施警告射擊,菅義偉表示,「依照我國關於竹島領土所有權的立場,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並感到極為遺憾。」

對於日韓的抗議,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中俄轟炸機在舉行首次聯合巡邏行動,根據飛行記錄沒有侵犯他國領空的行為。」並否認了南韓的射擊警告,稱俄軍的飛行員「時刻保持著應戰準備狀態」,並沒有受到攻擊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不清楚中國軍機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的具體情況,但防空識別區並非領空,「入侵」一詞要「慎用」。

專家:中俄意在

試探美日韓反應

由於事件發生在日韓「不和」之時,同時發生地是在兩國有主權爭議的島嶼上空,引發外界對中俄是否有深層意圖的猜測。

《日經新聞》對事件的報道稱,俄羅斯正在與中國強化軍事合作,雙方在東海、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等海域實施了聯合軍事演習。報道引述前南韓總統府高官指,「(中俄)在試探有弱化趨勢的韓美同盟,有擴大韓美日安保合作分歧的意圖。」

《產經新聞》引述俄羅斯國防部官員24日向羅斯經濟報「Kommersant」透露的消息稱,「去年美軍在關島增配了B52轟炸機,在南海與日本自衛隊強化訓練,美軍在亞太的作戰力大幅度增強。這次與北京的聯合巡邏有試探美日韓軍事反應之意。」

報道還引述俄羅斯軍事專家Wassily Kashin的分析認為,中俄在對美關係同時惡化之時,彼此發覺有必要加強相互之間的關係。「這次中俄的空軍聯合巡邏行動是俄羅斯的一項重大轉變。」他說,「俄羅斯開始積極參與到中共『牽制美軍在亞太地區軍事行動戰略』之中。」Wassily Kashin強調,這是一個「標誌信號」。

東北亞

成「新冷戰」最前沿

上世紀,代表共產極權體制陣營的蘇聯與代表民主自由陣營的美國開始了冷戰對抗,兩種不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激烈交鋒後,1991年末,以蘇聯崩潰而結束。然而曾與蘇聯爭奪共產陣營霸主地位的中共卻倖免,並且在加入世貿組織WTO後,經濟得到了大幅度發展,近年,中共放棄了多年的「韜光養晦」策略,開始挑戰美國等民主自由國家。

在此背景下,美日韓與中俄朝在東北亞開始了新的對壘。鑑於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實力和人口數量,以及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等因素,誰能制衡東北亞誰就將主導全球,東北亞成為了「新冷戰」的最前沿。

美國在奧巴馬時期,面對中共在南海地區急速的軍事擴張,提出了「重返亞太」的戰略,開始加強東北亞的軍事力量,以及強化與日韓等盟國的關係,但與中國還基本保持著合作關係,奧巴馬在任期間並未抑制住中共的擴張。

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後,2017年特朗普政府發表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SS)」中,把中共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對自1979年以來,持續38年的親中路線做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並且在2018年6月以貿易戰為契機,開始了對中共的全面對抗,在中美之間開始了「新冷戰」。

2018年10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在美國智囊「哈德遜研究所」發表重要講話,闡述了特朗普政府最新的對中政策。彭斯在講話中,多處把「中國」與「中共」做出區分,從貿易、軍事、人權以及干預美國政治等多個領域批判中共,彭斯講話被視為美國向中共政權全面對決的宣言。

美國擔憂

日韓同盟出現裂痕

日本和南韓是美國在東北亞地區最重要的兩個盟國,不過近期、圍繞二戰後的勞工賠償問題、慰安婦等問題,兩國出現摩擦。近日,日本政府宣佈對三種半導體晶片生產中的必需品實施出口管制,給南韓的半導體產業帶來深度衝擊,致使兩國關係對立升級。

《東洋經濟》引述美國政府官員的話稱,「兩個重要盟友發生對立,受益的是北韓和中共,它們樂意見到日韓在維護亞洲安全保障的合作上出現崩潰。」由於事關兩國間多年的歷史問題,美國處於難於插手的狀態。報道引述日本外務省高官的看法表示,「即使美國人花大力氣調停,預計短時期內難有結果,兩國積累的問題需要花時間。」

據《時事通訊》的消息,7月23、24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先後訪問了日本、南韓。24日,博爾頓與南韓國防部長鄭景鬥進行了會談,確認了強化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議(GSOMIA)的重要性,雙方強調,「為進一步發展日韓以及美日韓之間的安保合作,保持緊密的互動不可少。」

南韓軍方介紹了前日中俄軍機的入侵的始末後,博爾頓表示,「今後發生類似事件,相互保持緊密聯繫和情報交換。」

互懷戒備的中俄蜜月關係

一向貌合神離中俄關係為何突然變得如此緊密。7月25日,《日經新聞》發表評論文章「帶有異味的中俄蜜月」對中俄關係的「緊密程度」給予了否定,文中指,目前表現出的中俄合作蜜月關係的背後是相互猜忌和利用。

評論認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遭受來自歐美的經濟制裁,經濟急速萎縮,目前經濟的年增長僅為1%,在困境之時,希望從經濟上得到北京政府的支援。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戰的巨大衝擊下,中國經濟也一跌再跌,在此背景之下,北京政府認為在牽制美國上,俄羅斯具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對於俄羅斯的意圖,評論引述俄羅斯軍事專家的觀點稱,「中國的GDP是俄羅斯的8倍,人口約是10倍,強勢的中國是個潛在的威脅。」

俄羅斯特別憂心的是,在舊蘇聯時代的聯邦國,是俄羅斯的後院,目前正被北京所侵蝕。2018年中國成為了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的最大貿易國。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對吉爾吉斯、塔吉克的直接投資中國居首位,中共對哈薩克的投資已超過來自俄羅斯的投資,排名第四。

如果只是單純的經濟投資,俄羅斯理由應當是歡迎的,因為中國資金在完善基礎設施,對地區發展是有幫助的,俄羅斯自身也會受益。不過俄羅斯逐漸注意到,中共的滲透開始跨越經濟領域,在安全保障方面威脅著俄羅斯。

6月中旬,歐美等周邊國的部長級官員以及智囊專家在烏茲別克舉行了個地區情勢交流會,在會上與會者都感到一種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另與會者感到不安的是,2、3年前,情勢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變化,中共在向塔吉克輸送軍隊、並且已經開始駐留,儘管北京政府公開否定了指責,但是與會者表示,「與阿富汗的情勢十分相似。」

《日經新聞》的評論文章稱,中共是以打擊侵入新疆自治區的恐怖份子為由派駐軍隊的,這當然事先得到了俄羅斯的「首肯」。不過隨著中共影響力的增強,中俄之間的猜忌也在增大。

評論引述一名中亞問題智囊的看法稱,「目前俄羅斯在塔吉克有基地,駐紮了8千軍人,長遠地來說,中俄軍隊在塔吉克是不可能共存的。」

日本東北大學副教授張陽說:「現在的俄羅斯與中共在政治體制和價值理念上已不是同路人,中共還停留在蘇聯時代的觀點在看待俄羅斯。」

張陽表示,普京曾在2016年的公開場合,連續兩次批判列寧、史太林,表示出對共產主義的唾棄。普京雖然搞強勢集權,但與中共用共產主義洗腦,控制人的思想來維持統治完全不同,中共的強大對俄羅斯也是威脅。

張陽說,特朗普上任後,普京和特朗普雙方都多次表示出有修復美俄關係的意向,一旦美國國內「通俄門」告一段落後,美俄關係將回暖,中共將被孤立。

以中美貿易戰為主線,北韓的無核化問題、台海關係、以及南海周邊的緊張局勢等諸多問題的核心都會圍繞著中美新冷戰的發展進程會出現各種變化,也牽動著中俄朝和美日韓在東北亞的角逐,事態發展備受關注。◇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