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陣前受傷,她背起傷重的丈夫就跑,仗著有雙大腳,逃出了生死劫。

朱元璋一生中誰的話都不聽,獨對她言聽計從。

二十歲嫁給朱元璋

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秀英,出身安徽宿州一家有名的富戶,到了父親馬公這一代,家業日衰。剛出生不久,她母親又去世了。元朝和明初婦女都是裹小腳的,馬氏卻未經纏足,人稱「馬大腳」。

馬公因殺人避禍,將愛女託付給好友郭子興,後來他客死異鄉,郭子興夫婦就把馬氏收為義女培養。馬氏聰明絕頂,十幾歲時,已能詩會畫;遇事還有一種溫婉的態度,從不疾言厲色。

元朝末年,天災人禍。郭子興成為江淮一帶義軍的首領,出身貧寒的朱元璋投奔到郭的麾下,精明能幹的他,很快成為郭的心腹。郭把義女馬氏許配給他,那年她才二十歲,比朱元璋小四歲。

背著陣前傷重的丈夫脫險

郭子興的兒子見朱元璋提升很快,就在父親面前挑唆說,朱元璋圖謀反叛。郭把朱關了禁閉,還不給他飯吃。馬氏就將廚房剛剛烙好的炊餅藏於懷中,偷偷給丈夫送去。剛出鍋的炊餅,把馬氏的胸部都燙傷了。郭的夫人得知後,感動落淚,當晚勸諫丈夫,釋放了朱元璋。

郭子興脾氣不好,又聽信了讒言,動輒就斥罵朱元璋。馬氏經常求義母幫忙向義父說情,彌縫了裂痕。

朱元璋平定天下時,馬氏追隨左右。

軍中的文書、信劄都交由她保管,她整理得井井有條,從未誤過急用。她還常給朱元璋出謀劃策,告誡他:「定天下才得人心」,不要擾民,不要濫殺。

災年戰時糧荒,她貯存乾糧醃肉,供朱元璋隨時充飢,自己卻常忍受飢餓。

朱元璋與陳友諒、張士誠戰事頻繁,馬氏就率領隨軍妻妾,不分晝夜地縫衣衲鞋,分發給前線將士。

陳友諒率兵直逼江寧(南京),重兵壓境之下,城中的官員、百姓人心惶惶,打算逃難。馬氏鎮靜自若,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來犒賞士兵,穩定了軍心民心。

朱元璋率主力先行渡揚子江時,馬氏不等丈夫下令,果斷帶領義軍的眷屬後勤緊急渡江。若晚了一步,等元軍趕來切斷了後路,眾人的性命就沒了。

甚至有一次,朱元璋在陣前受傷,馬氏背起傷重的朱元璋就跑,冒著槍林彈雨,逃出了險境。朱元璋登基稱帝,封馬氏為皇后。

親手縫製襪子給丈夫

貴為皇后,朱元璋的每餐御膳,她都親自過問操持。

馬皇后平時穿的是粗布衣裳,破舊了,縫補洗淨再穿。就連朱元璋的襪子都是她親手縫製的。有人問:皇后享天下至貴至富,何必這樣吝嗇?她說:「驕縱起於奢侈,危亡起於細微。不應忘本,不可掉以輕心啊!」

聽說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煮舊弓弦取絲、織帛衣,她就親率宮人效仿。織成的綢緞,一些做成被面,賜給孤寡老人;一些做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讓生在富貴家的子孫,知曉紡織的艱辛,惜財愛物。

披衣杖責

馬皇后有五個兒子、兩個公主,其中,放蕩不羈的幼子朱橚被封為周定王。他赴開封上任前,馬皇后很不放心,就派江貴妃隨往。她賜給江貴妃兩件東西:自己身上脫下來的舊布衣和一根木杖。囑咐說:「一旦周定王有過錯,可以披衣杖責。如敢違抗,立即報到朝廷來。」從此一見慈母的舊布衣,周王便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賢士比珍寶更重要

剛攻下北京時,士兵從元大都宮中繳獲了珍奇異寶,朱元璋喚馬皇后一起賞玩。不料,馬皇后見後一點不動心,並對皇上說:「元朝就是因為有這些寶物而亡國的啊。這些寶物能否與一個帝王更有價值的東西相比?」朱元璋明白了:「你說的是賢士?」馬皇后立即向朱元章行禮道:「我願皇上戒驕奢,防微杜漸,得賢人共理天下。」說罷朱元璋便收起寶物,從此專心國事。

她常勸皇上,人才各有其短長,應擇長處而用之,要赦免他們的小過錯,愛惜保全人才。

當馬皇后得知,國子監裏數千名太學生都有朝廷補貼,而陪讀的妻兒沒有生活來源時,就建議朱元璋設置紅倉,專門儲糧供養太學生的家人。從此,明朝給太學生家眷發放月糧就成了慣例。

天下子女安否怎可不問?

馬皇后還親自品嚐司膳房為朝廷官員備的飯菜,發現味道不好,就告訴朱元璋:「作為人主,奉養自己可以差一些,奉養賢人應該豐厚些。」朱元璋立刻下令改善,大臣們無不感恩、稱讚。

一日,馬皇后問朱元璋:「如今天下的百姓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說:「這不是你應該問的。」馬皇后說:「陛下是天下之父,妾為天下之母,子女安否,我怎可不問?」

每當遇到災年,馬皇后就率領宮人吃素食,為百姓祈禱。朱元璋告訴她已經下令賑災了,她就建議:「賑災救濟不如事先準備好積蓄。」朱元璋覺得有道理,便在各地設立糧倉,以防災年。

朱元璋再沒立過皇后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得了重病。朱元璋親自餵她湯藥,群臣們為她祈禱。馬皇后卻不讓請太醫救治。朱元璋問為甚麼,她說:死生,是天命。她擔心一旦服藥無效,朱元璋會降罪誅殺太醫。

朱元璋問她還想說甚麼,她留下的最後遺言是:「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皆賢明,臣民各得其所。」說完便與世長辭,享年五十一歲。

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慟哭不止,此後十六年,他再沒立過皇后。

為了紀念妻子,他命史官將馬皇后平日的至理名言,及臨終遺言,記下來,載於史冊。

後來,太子朱標與父親意見相左,朱元璋追著兒子打,太子就故意把自己當年畫的、馬氏背傷重的朱元璋逃跑的圖像,遺落在地上。朱元璋見畫,痛哭一場,再也不打兒子了。

馬皇后出殯當天,大雨滂沱,百姓冒雨為她送葬。宮女們和淚歌曰:「我后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

馬皇后陪伴了朱元璋三十年,當了十五年皇后,朱元璋一生中誰的話都不聽,獨對馬皇后言聽計從。她以賢德和才智,輔助朱元璋渡過了大明朝創建過程中最艱難的階段。

朱元璋讚歎她:「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