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級後,中宣部連日來大搞反美宣傳,激化矛盾。中國人民大學研究院研究員公開刊文批評說,中宣部存在四大宣傳敗筆:太多、太硬、太重、太老,需反思。主管中共文宣系統的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再次受到體制內人士的間接批評。
對於中共的出爾反爾、企圖推倒此前貿易談判協議、重新談判,5月10日以來,美國進行了回擊:將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從此前10%的關稅增加到25%,啟動對另外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的程序。
面對美方的重關稅,中共已不能等量還擊,因為中方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總量僅有約1,200億美元左右。而此前,中方已先後對1,100億美元的美國徵收關稅,目前中方僅剩下約100億美元的「彈藥」可用。
但由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把持的文宣系統,從5月13日以來開始用文革式的語言攻擊美國。中共央視5月13日在《新聞聯播》上說,「中方已做好全面應對中美貿易戰的準備」;隨後又接連播放7部「抗美援朝」題材影片;並對美方放狠話,稱中共「不怕打」貿易戰,「奉陪到底」等強硬言論,煽動民族情緒。
《人民日報》從5月23日至31日連載署名鐘聲的所謂「九論」,反過來指責美國「言而無信」,「一意孤行」等。
中共官媒文革式、接連式地攻擊美國,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共一貫的技倆,即對外表示不示弱,對內則需要鼓動民族主義。
中宣部的這種宣傳,也招致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研究員的公開批評。該院研究員葉勝舟6月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刊文,點名批評中宣部的宣傳有四大敗筆,分別是:
一、太多。中共官媒近月先後有9論「可以休矣」、9論「必將失敗」、5篇「解構美式霸凌」系列、10篇「很不」系列、至少15篇「國際銳評」等,都是立場姿態的堆積或重複,無論是內容質量還是閱讀體驗都邊際效益遞減,地球上堅持全部看完的有幾人?
二、太硬。官媒自稱「檄文」、「全面駁斥」、「酣暢淋漓」、反覆強調中方都正確、美國都錯誤,如此生硬粗糙、霸氣外露,傳播效果會怎樣?
三、太重。中共官方調動三大央媒齊上陣,如此長時間的糾纏,有失所謂的「大國」風範。
四、太老。選題、策劃、體裁、文風等,都是老一套。讓人想起中蘇論戰時的「九論」,而「九論」組織者鄧小平與戈巴卓夫會談時,曾承認「現在我們也不認為自己當時說的都是對的」。
文章說,如今是新媒體時代,惜時、惜字如金,受眾選擇餘地很大。任何國內外大事,連續三評足矣,別再搞甚麼五論九評了。「真理部」(中宣部的戲稱)不妨深思,「內霸外王」走不通,只會讓國外更質疑。
中國人民大學(人大)長江經濟帶研究院,成立於2017年,是人大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的下屬機構。而人大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2013年6月成立,2018年初登上「中國大學智囊機構百強排行榜」中的首位。
其實,這不是王滬寧第一次受到體制內智囊的批評。去年中美爆發貿易戰後,王滬寧就遭到體制內人士的批評。
中美貿易戰自去年爆發後,使中國經濟雪上加霜,這也加劇了中共高層的矛盾與進一步分裂。
去年北戴河會議前夕,中共內部曾大量放風,要求中共當局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解決中央主要領導所犯錯誤問題等。
路透社去年8月9日曾報道,幾位消息人士透露,習近平雖然大權牢牢在握,但在如何處理貿易戰的問題上,中共黨內罕見地出現了批評聲音,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正在成為眾矢之的。
消息人士說,很多中共內部人士的看法是,宣傳部門的浮誇自大導致了美國對中共的警惕,進而在貿易問題上不惜跟中共直接發生衝突。
一名與中共領導和宣傳部門有關係的消息人士說:「他(王滬寧)因宣傳不當和過度誇大中國的實力,陷入麻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