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美國開始加大對中國商品徵稅,關稅會帶來甚麼影響成為評論焦點。彭博社指出,一些別有用心的分析片面強調,美國消費者是關稅的輸家;但更公平的分析顯示,美國的損失是暫時的,而中國的損失會更大,且可能是永久性的。

彭博社周一(5月13日)發表其專欄作家、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考恩(Tyler Cowen)的分析。考恩從幾個方面例證,貿易戰真正的輸家是中共,中共實際上處於一個更加脆弱的位置,而美國只會短暫受損。

考恩在其文章中指出,需要明確的是,雖然一些研究表明,近期的關稅可能會讓美國消費者承擔更高的價格。但問題是,是否這些研究足夠重視考慮了貿易戰所帶來的長期影響。

供應鏈遷移給中國帶來的打擊是長期的

從表面上看,美國對中國商品徵稅,美國企業進口的成本增加會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這也是一些研究下結論的基點。但要記住,中國將不會再供應這些產品,尤其是在關稅仍然保留的情況下。

考恩解釋說,在短短幾年內,像越南這樣的國家將會提供同樣的產品,而且可能還會以更低的價格,因為越南的薪資較低。因此,關稅對美國消費者的衝擊是暫時的,但中國經濟所損失的業務將會是永久性的。而且,中共的主要競爭對手可能會成為更好的出口國。

自去年美國開始對部份中國商品徵稅以來,外界已經看到許多紡織品、鞋子和玩具生產商都已經將生產線遷移到越南、柬埔寨和其它低成本經濟體。此外,消費電子和其它商品的外國製造商也已經將投資轉移到東南亞以降低成本。而這些生產線的遷移,對中共的打擊將會是長久性的。

考恩說,雖然目前不可能拿出一份最終的長期估計,但是,是中國而不是美國,將承擔更大的成本,這一估計相當合理。

針對關稅給美國帶來的短期衝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上周日(5月12日)表示,失去一些就業崗位和對增長造成一定的打擊是一個合理的權衡,以糾正北京的「數十年」不公平做法。

他表示,與白宮內部估計相比,目前關稅制度對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的打擊估計「被誇大了」。

「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指糾正中共不正確貿易行為)。」庫德洛說。

利潤大的品牌商品 未必會漲價

考恩指出,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上,價格必須與成本相匹配。因此,對於一般商品來說,進口商會把增加的關稅轉給消費者,並體現在價格上。但對於品牌商品來說,因為其利潤大,經濟學並不相同。例如,如果美國對梅賽德斯 - 奔馳徵收更高的關稅,這些汽車原來的出售價格仍會超過其成本(再加上關稅),因為其利潤空間原本就大。梅賽德斯公司如果希望保持一個強大的市場地位,可能會決定願意從每輛車上獲得比之前較少的利潤,來承擔部份關稅成本,而不是將其轉嫁給消費者。

事實上,中共有一項產業政策,其目標就是在一些領域具有競爭力。而關稅將使這些中國公司獲利受限,阻止中國產品實現其全規模經濟。因此,中國經濟將受到美國關稅的打擊。

中美貿易協議中共若執行 將限制其盜竊技術

中美貿易談判的焦點就是美方要求中共停止知識產權盜竊、強迫技術轉讓和中共政府主導的產業補貼等政策。考恩指出,如果中美貿易協議可以執行,將使得中國成為一個外國公司可以投資的地方。而且,根據協議,外國公司將會受到保護,免受(中共的)間諜活動、知識產權盜竊和不公平的法律待遇等。

而上述不良做法正是中共長期依賴的獲取外國先進技術的手段。五角大樓在5月2日公佈的一份中共軍力報告中強調了中共如何利用隱蔽技術來竊取外國軍事技術,從而使其能夠跳過複雜武器系統的開發階段,來獲得先進武器。

「中國(共)採用多種方法獲取外國軍事和(軍民)兩用技術,包括有針對性的外國直接投資、網絡盜竊、利用中國民營企業獲取這些技術,以及利用其情報服務、電腦入侵,及其它非法手段。」報告寫道。

考恩說:「在我多次訪問中國時,我發現中國人認為自己比美國人更容易受到貿易戰的影響。我認為他們基本上是正確的,主要是因為中國是一個(與美國比)更貧窮的國家,政治制度更加脆弱。」

考恩坦言,他寫這篇文章不是在討論特朗普對中國的政策是否正確,而只是想澄清一個基本的經濟學。「下次,當你聽說貿易戰的成本只由美國人承擔時,要表示懷疑。」考恩認為,有太多的評論員熱衷於向外界呈現「特朗普(政策)完全錯誤」,無論是在關稅還是其它問題上,他們只挑選可利用的論據來下結論。「而更公平和更全面的經濟分析表明,中國(中共)是貿易戰的更大輸家。特朗普的(關稅)實施正在給該國(中共)帶來一些非常真實的壓力。」

中共可轉向歐洲?

考恩指出,隨著進入美國市場變得更加困難,中國(共)可能會傾向於關注歐洲。但這也存在風險。歐盟是否會採取額外的保護措施還有待觀察,但中共必須考慮到這種可能性大於零。

歐盟和美國一樣,都拒絕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也對中共市場扭曲、產能過剩和(強制)技術轉讓感到擔憂。歐洲委員會副主席於爾基卡泰寧(Jyrki Tapani Katainen)表示,如果競爭是公平的、貿易和投資是互惠的,那麼兩方關係可能是有益的,但歐洲需要確保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保護其市場不受扭曲。

在美國去年擴大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權限,加強審查中資收購美企之後,歐盟也於去年10月通過了對歐洲敏感產業的外國投資限制規定,旨在限制中共投資。

美科技產業支持對華強硬 願意忍受短期「痛苦」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和較量進入關鍵階段,美國商界對中方的態度正在改變,更多商人和企業家開始支持特朗普總統的對華貿易政策和強勢做法。

「人們的情緒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明白(美國)總統對中國(中共)的強硬態度是對的。」美國一家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上周告訴《金融時報》。

美國CNBC 財經名嘴克萊默(Jim Cramer)今年初發文表示,令他驚訝的是,為數眾多的美國科技高管們支持特朗普的對華政策。高管們告訴他,他們願意忍受貿易戰所帶來的短期痛苦,以便能夠獲得真正的長期收益。克萊默表示,他在去三藩市的時候,從科技行業中「為數出乎意料之多的人那裏聽到同樣的聲音。」

美國 CNBC 財經名嘴克萊默表示,令他驚訝的是,為數眾多的美國科技高管們支持特朗普的對華政策。(Getty Images)
美國 CNBC 財經名嘴克萊默表示,令他驚訝的是,為數眾多的美國科技高管們支持特朗普的對華政策。(Getty Images)

克萊默表示,當談到科技領袖們是如何看待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時,這些領袖的看法要比你預料得更為強硬,可能比你想像得更為現實。

克萊默解釋說:「我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從來沒有比現在更脆弱,而我們的經濟很少這麼強勁過。」「如果我們要對中國(共)採取任何行動,那麼這是一個絕好時機。如果我們要阻止他們強迫我們的公司進入可疑的合資企業,那就是當下。這些合資企業意味著荒謬的技術轉讓,而且往往是直截了當的盜竊。」

「數目驚人的(美國企業)高管正願意接受痛苦,因為他們知道,當中國(中共)最終開放他們的市場時,他們(中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收益。」克萊默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