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環保部門公佈今年1至2月的全國空氣質量狀況顯示,今年頭兩個月,懸浮顆粒PM2.5的全國平均濃度上升了5.2%。中國的空氣質量現狀再度讓外界對當局的管控措施表示懷疑。

據中國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該部3月21日向媒體通報了今年1至2月的全國空氣質量狀況。

通報顯示,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每立方米61微克,同比上升5.2%;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同比上升24.1%,達到平均108微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10微克的安全標準10倍多。另外,北京市PM2.5濃度同比上升26.2%;汾渭平原11個城市PM2.5濃度同比上升26.6%。

從全國範圍看,2019年1月和2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下降趨勢最突出。

從1~2月情況看,汾渭平原11個城市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的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是27.6%和35.8%,同比下降分別為16.0個百分點和17.6個百分點。北京市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71.2%,同比下降8.5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包括北京在內的大陸多地空氣質量明顯惡化,陰霾回潮。3月初的中共兩會前,北京市自3月1日起PM2.5濃度迅速升高,空氣品質達到5級重度污染水準。

受中國陰霾影響,南韓首爾兩度錄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霧霾天氣。3月5日首爾的PM2.5懸浮粒子平均濃度「爆表」為每立方米147微克,是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陰霾天氣。1月14日,南韓也曾錄得截止當時有記錄以來最高的PM2.5懸浮粒子濃度。

對於空氣質量惡化,陰霾天氣「捲土重來」,路透社本月初曾報道說,由於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使一些人開始質疑其環保舉措是否過於嚴厲。早前當局強制華北地區不要燒煤取暖,又沒祭出配套取暖措施,導致許多民眾挨凍過冬,一度引發民怨。

受到中美貿易戰及中國經濟不斷放緩的影響,中共去年9月下修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冬季排放污染物目標,且放寬了鋼鐵、建材、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的生產限制,容許自行靈活制定生產時間。希望藉此來紓緩貿易戰帶來的經濟失速壓力。

PM2.5懸浮粒子,是指懸浮於空氣中的(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固體或液滴,由於非常微小,在人們呼吸時就會被吸入體內,積聚在氣管或肺部。同時懸浮粒子很容易附著有毒或有害的物質。微粒被吸入體內後,潛入肺部及心血管系統等,導致肺病、心臟病。

美國科學家之前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空氣污染平均每天會導致4000人死亡,佔中國總死亡人數的17%。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家計算,由於空氣污染中國每年約160萬人死於心臟病、肺病和中風。

日前,一項在中國進行的新研究顯示,長期曝露在有害的霧霾粒子中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證實了中國空污和糖尿病之間的關聯。北京阜外醫院和美國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研究人員指出,若長期接觸,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時,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升高約16%。

研究人員蒐集了中國15個省逾8.8萬人的資料,根據自2004至2015年的衛星資料,估算出他們對PM2.5的曝露情況。#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